本不該給方方的一句話:錯而能改,善莫大焉

2020-12-16 嶽峰社會觀

方方女士,的確,我沒有更多時間看完你所有的關於武漢的日記,所以我也擔心自己說話以偏概全。

但至少我從你的那篇自媒體文章《3月16日,借陸遊三個字:錯,錯,錯》看到了你的片面:你說遠在柏林的作家嚴歌苓同樣關注著武漢,她寫了一篇文章,《借唐婉三字:瞞,瞞,瞞》

試問:遠在柏林的這位女作家怎麼會如此了解中國的內情呢?我們國人尚且沒有如此了解自己國家的實情,她遠在國外,拿什麼證據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嚴歌苓的這篇文章被自媒體平臺刪了,於是你憤憤不平,續寫了這篇《借用陸遊三個字:錯,錯,錯》,如此這般與嚴歌苓一唱一和!你不知道你這種論調會別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作為詆毀中國的工具嗎?是你太天真嗎?你還是這般太傻太天真的年齡嗎?

接下來不得不說,你的日記即將在國外出版將有可能成為事實。一旦出版,它會被一些對中國不友好的國家所利用,也將是不爭的事實。如此這般,網友們已經給你提出來了,並且引發了整個社會的輿論,錯而能改,善莫大焉。可你卻與你的幾位文人隊友們一再狡辯,到了這個年齡,不懂放下,不懂回頭是岸,實在是有些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前面我們看到,女留學生許可馨在遭受到輿論攻擊的時候,尚且知道發篇道歉信,真誠與否姑且不論,至少在強大輿情面前還懂得知難而退。在這點上,曾經見過大世面的方方女士,真的還不如一個年輕女孩?說你幼稚,是出於愛護你,說你固執,是出於關心你。

這個過程中,眾多網友的上綱上線的言論,是可以理解的。也許他們有些偏激,也許他們有些片面,但大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作為芳芳,是一定要想想:真理真的只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嗎?無論他們的觀點多麼的偏頗,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更多的中國人是愛國的!而且他們愛國的方式,比方方們表現得更為得體。

最後我想說:網絡輿論已經發酵了這麼多天,作為政府層面,尚且沒有對你方方有一點動作,這就證明著一個大國的寬宏,也是在給您足夠的時間與迴旋餘地,希望你自我覺悟,自我知難而退,自覺收回於國於民不利的言行舉動。但依目前的情況來看,你實在是不夠知趣。

自律給我自由。作家的自律,更是文字自由的前提。

支持方方的作協副主席張抗抗,我們可以理解你作為同一代作家,於私於友,對陷入輿論困境的朋友方方給予的同情。但是你如此發聲:如果你習慣了在黑夜之中摸索,別人的一點光亮都會讓你覺得刺眼。你們把生活的這個前進中的偉大時代,做如此的形容,恐怕不止是僅能讓人「呵呵」了!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作文
    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最終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看中『哪怕是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了』的精神,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的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易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引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聖人之心是在於有一顆有過而改之,無過而加勉的智慧。人這一生誰都會犯錯,不管是誰,大大小小都犯過很多錯誤,有的時候越怕出錯越容易犯錯,但是這個世上卻沒有不犯錯的人,最重要的是犯錯之後敢於承認,敢於改正,敢於直面自己的問題。更何況,只有什麼都不做的人才不會犯錯,越努力犯錯的機率越大,但是每一次的錯誤都會讓他踩著錯誤不斷的攀升。
  • 寫在《問政山東》開播兩年: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最早出自《左傳·宣公二年》。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知錯就改,既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又是個很重要的道理。
  • 最容易犯錯誤的星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出自《左傳·宣公二年》,算是中國一句最為經典的勸人語句。意思小編也不在這裡多做解釋了,想必小夥伴們都十分的清楚這句話的含義。其實人生難免會摔跤和犯錯,因為年輕不成熟,不懂得去愛,不懂得去表達,不懂得去維護,不懂得去經營,但是沒關係,先自我反思一下自身問題,為什麼會摔跤?為什麼會失敗?其實只要改掉不足,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重新站起來,繼續往前走,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左傳》: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譯文:誰能沒有過失呢?有了過失而能夠改正,那就沒有比這再好的了。3、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譯文:百姓的生計全在於勤勞,只要勤勞生計就不會睏乏。《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譯文:下棋的人拿著棋子而決定不了下在什麼地方,這樣的人必定勝不了對手。14、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左傳·襄公十年》譯文:眾人的憤怒不可以觸犯,個人專權的欲望難以成功。15、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如果就是我不符合客觀規律,最終將會被滅亡,只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更好的發展,這有必要因為外界的關於細胞的留言細胞是一個分享知識開闊人們事業的平臺,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更沒有什麼東西能一直不被超越,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只能從片面的角度看待問題,就好像並不是因為片面而自責。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方方作家還做出了承諾,「我沒有外文閱讀能力,但這些都可以及時糾正」,「兩個封面已經都改過來了。」新的封面裡,「那些小字」確實改了,由原來的「DISPATCHES from the ORGINAL EPICENTER」,改為了「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
  • 送給《方方日記》的六個贊
    所以說,方方作家能夠拿起筆來與民呼,就是善莫大焉。二個贊,給那些真實的話。《方方日記》網上都有,具體內容不再複述,此處只談感想。之所以強調了真實,是因為我們獲得信息的途徑。當然,也並非說主流媒體的報導就是虛假,而是報導的側重點大有不同。簡單說就是一個詞——需要。什麼話能講,什麼事能做,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了主的。
  • 李小璐你知道嗎,「人誰無過」後面還有一句話,「過而能改」!
    筆者無意為李小璐辯白,畢竟她的所作所為確實不配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因為這句話之後還有「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事發之後已經過去將近兩年的時間了,也沒見她改啊,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傷害家庭傷害賈乃亮。言歸正傳,下文筆者談談《左傳》的作者爭議問題。
  • 郭敬明向莊羽道歉 張一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時隔15年,郭敬明向莊羽道歉郭敬明與韓寒、張一一、唐家三少並稱「新四大才子」(張一韓二唐三郭四)2020年最後一天,郭敬明就當年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作品《圈裡圈外》一事在微博上道歉,並表示將把《夢裡花落知多少》的版權收入全部賠償給莊羽女士,「如果莊羽女士不願意接受
  • 《左傳》的大智慧: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多行不義必自斃。」多做壞事的人,必然會自取滅亡。2「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不能因為個別過錯,就抹殺了一個人的大功德。一個人不可以失去善良的本性,不可以滋長惡習。5「日月之食,何損於明?」6「不義而強,其斃必速。」用不道義的手段變得強大,其滅亡一定很快。
  • 小米常程捐款10萬,為不當文案道歉,網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剛剛,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為小米10青春版預熱過程中出現的不當文案誠懇道歉,並自行捐款10萬元支持青少年教育,得到網友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誡勉與肯定。那麼,身為小米集團副總裁的常程犯了什麼錯誤而道歉?小米10青春版預熱環節出現的不當文案具體指哪些內容?
  • 大學生是如何看待《方方日記》的?清華大學老師就此做了一個調查
    關於對《方方日記》真實性的態度方面,54人認為日記不真實,45人認為日記總體比較客觀,還有10人認為日記是在造謠。而對於方方寫日記的動機揣測方面,47人認為方方是善意的,43人認為方方並非善意,33人認為方方是惡意抹黑,47人認為方方並未惡意抹黑。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丨敢於直面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善莫大焉
    《左傳》中有一段兒至理名言:「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每個人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誤,而過而能改也是一種品質。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原文導讀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於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於孝友之道,陷於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於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飭也。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於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於改過從善之心。
  • 這個「高中生」,寫給「方方阿姨」的「公開信」,真是疑點重重
    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來,您肯定能。您是作家!(《一位高中生給「方方阿姨」的信》)3.把「方方作家」和「西方媒體」聯繫起來,詆毀作家方方像「西方媒體」那樣「揭己之短」!內容如下:疫情面前,如果西方國家對我們說三道回也就罷了,因為他們獸性未改,既便他們罵我們是病夫,我們也不計較,人不能和獸計較。
  • 方方在日記中描寫了一些什麼內容?
    方方在日記中描寫了一些什麼內容?說起方方,說起方方日記,很多網友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爭論中逐漸看清楚了作者方方的真面目。為了能給大家說一說方方日記中究竟描寫了一些什麼內容,居然惹怒了如此眾多的網友,我本人特地花了一個下午加晚上的時間,好好讀了讀方方日記。
  • 士人墮落的極致,方方
    中國的傳統士人用聖王之道為國家為民族的命運殫精竭慮,無時無刻不在思考本民族的未來,為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為人民書寫著大寫的命運。他們的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是與生俱來的,天生的為了本民族的福祉。崇拜本民族的英雄,以本民族的文化為榮,熱愛本民族的人,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 非洲的鬣狗​與方方的別墅
    方方多次在網絡上公開過有關別墅的來龍去脈,申明該別墅既不違規,也不違法。……吵吵鬧鬧半年後,關於方方別墅的問題,在這個十一長假期間,終於由官方給了一個定論:10月5日,《長江日報》第六版在《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群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察邊改公開情況(第三批)》專題欄下,附登了「武漢市群眾信訪舉報和邊督察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其中,編號(2020)23-069的案件,就是作家方方位於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島「水天居」的別墅的調查核實情況。
  • 【教育系列】作文:學會傾聽,善莫大焉
    一句話,學會傾聽,善莫大焉!伯牙彈琴,彈到描繪高山的曲調時,聽琴的鐘子期就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彈到描繪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聽懂了伯牙的音樂。因為懂得傾聽,世上便有了這一段有關知音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