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方方,是因為那篇日記。正值抗疫期間,除了滿天的傳言和飆升的數字之外,這篇日記稱得上人氣最高的戰疫劇情了。關注和討論的數量,應該遠超本時期所有的相關話題。同時可以想見的,是來自不同群體的不同觀點。讚揚有之,批評有之;有謾罵,有掌聲;有恨之如妖鬼,有奉之為神靈。忍不住急匆匆的尋來,一篇篇細讀。然後遍翻微博論壇,百家頭條,仔細品味,反覆咀嚼。終歸忍耐不住,要敲起鍵盤,把所思所想,一一道來。當然,做為提綱契領的意思,先要表明我的觀點——給《方方日記》六個贊!
頭個贊,送給一個善良的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是咱們二千年前的老祖宗留下的真言,難道現在我們還不能完整地理解它嗎?人性本善,那就要學會幫助弱者。這次疫情,帶給武漢人民的不僅有困窘,有痛苦,還有絕望。不是真正處在那種環境之下,誰也無法真實地體驗那種感受,特別是社會底層人員的困苦。疫情前期,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底層人員,會有多麼的無助?有一個武漢的朋友,我打電話想寬慰一下他,因為他同時失去了兩位親人。在談到前期的困境時,他只說了三個字「沒法說!」就哽咽不止。讓我們再想一下九死一生,膠囊上寫日記的董婉婷。四處奔泊卻一無所獲,先後送別父母,自己又染病仍然求告無門的小杭姑娘。你就會大概明白什麼是真正是呼天不應,叫地不靈了。所以說,方方作家能夠拿起筆來與民呼,就是善莫大焉。
二個贊,給那些真實的話。《方方日記》網上都有,具體內容不再複述,此處只談感想。之所以強調了真實,是因為我們獲得信息的途徑。當然,也並非說主流媒體的報導就是虛假,而是報導的側重點大有不同。簡單說就是一個詞——需要。什麼話能講,什麼事能做,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了主的。疫情的前期,「可防可控,人不傳人」,「幾天沒有新增病例」,這些話你信嗎?恐怕說話的人也不會相信。現在總該知道,一個聲音是多麼可怕。這種閉上眼睛就是天黑,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之舉,終歸是要付出代價的!好在有了後來的陣前換帥,應收盡收,形式才得以挽回,避免了這種慘勝的繼續上演。戰局的轉換,讓我們不得不感謝諸如方方作家之類的戰士,從戰火份飛的前沿陣地,傳回的戰局實況。讓人們了解了真像,也促成了改變。
三個贊,安慰一下勇敢的心。看過《方方日記》的都知道,這些日記的誕生和傳播,也差點搞成了西天取經似的神話。刪帖、封號、謾罵、恐嚇、打棍子、扣帽子……不能說無所不用其極,也算是全方位、多層次、飽和式攻擊了。看了很多相關的文章,有說心態陰暗的、有說沽名釣譽的、不合時宜的、立場站隊的……等等等等。面對迎面而來的非議和打擊,不是勇士,只能是逃之夭夭了。但方方不能,看過她寫的回憶錄,拉過板車,扛過大包,生活的磨難,早練就了百毒不侵。如魯迅先生所說,敢做一個為民請命之人。
第四贊,送於良知。正義得不到昭彰 罪惡便會亂行。清正愛民,悲天憫人的德行,就是一種良知,也是文人應有的操守。替誰說話,為誰感恩,是這兩天最熱火的話題。從3月7日《方方日記》中,可以讀出了這種觀點。在道德層面上,感恩是一種與人和諧、勸人向善的力量,也可以看做是對作出重大犧牲者的一種心理安慰或補償。國家是人民的,而被稱為英雄城市的武漢,以及她的人民,在這次疫情中,做出了重大犧牲。無論是醫護、志願者還是其它各類工作人員,都是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們應該丟掉「父母官」的思維,反過來把人民,把一方百姓,看成我們的父母。有了這個良知,就明白為誰感恩了。
第五贊,歸於理性。如果你有耐心,能夠從頭至尾看完《方方日記》,你就會明白方方作家言詠嘆罵,始終是在理性的範圍之內。下面摘抄一段2月22日的日記,就可以看得清楚。
方方直言:「我寫『武漢日記』的基調始終秉持與政府絕對保持一致,絕對配合政府的每一項舉動,並且努力幫助政府說服不理解的人們,幫助政府安撫焦慮的人們。只是我們在方式上各有不同,可能在寫作的過程中,偶爾會冒出自己的感想,說幾句反思的話,如此而已。毋庸諱言,這次武漢疫情暴露出政府在治理中的許多問題。如果我們反思了,吸取教訓,並將結論付諸行動才不至於對不起在這次疫情中死去的百姓。」
通過這段話,可以看出《方方日記》的出發點以及她處理問題的方式,絕對不是潑婦般地咒罵或巫婆樣的陰險,以至於簡單的一個目光,我們都能從中尋出若干的惡毒或奸詐出來。言語犀利一些,能不能看成是對某些官員的怒其不爭,恨其不明的諍言和勸告呢。
第六贊,獻給人性的光輝。按我們所掌握的公共信息來看,方方的生活水準和人際交往,大大優於我們普通百姓。決沒道理來趟這種出力不討好的渾水。那是什麼讓她能放下「小我」,丟掉「精緻的利己主義」思維,去呼籲吶喊呢?這就是人性的光輝,是人類靈魂深處那些美好的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對某些人來說,真正的疫情也許並不是肺炎,而是他們的隱藏在深處的靈魂。只怪心和肺離得太近,哪兒有病,實在是不大能分得清楚了。
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每當遇到讓我覺得非常糟糕、非常不幸的公共問題時,都會究其發表看法,因為沉默會使我有罪惡感,覺得自己犯了共謀罪。」此時此刻,我們的戰鬥還在繼續,人類的死敵仍然肆虐,還遠不到蓋棺定論之時。我們需要陽光,但如果陽光太強,卻會讓我們忽略掉角落裡的汙漬和罪惡,所以很多時候,真相需要我們閉起眼睛,用心品,用鼻嗅,用耳聽。感覺世界的方式是多樣的,一種顏色,一種聲音,一種氣味,那種世界,是可怕的,也不是我們需要的。有時候,我們無法選擇預感天災,但我們盡可以避開人禍。這就是我們的美好願景。
當一個災難洗劫過人類之後,我們都要學會反思,而不是掩住疤痕,忘記傷痛
謹以此文獻給尊敬的方方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