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育 | 如何計算化學反應的焓

2021-02-12 Next4U


引言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要麼吸收環境中的熱量,要麼向環境釋放熱量。化學反應與其環境之間進行的熱量交換被稱為焓,通常用H表示。但H無法直接測量,科學家會利用反應溫度隨時間的「變化」來計算焓隨時間的「變化」,後者用』』』∆H』』』表示。在知道∆H後,科學家就能判斷一個反應是在釋放熱量還是在吸收熱量。釋放熱量被稱為「放熱」,而吸收熱量被稱為「吸熱」。通常情況下,∆H = m x s x ∆T,其中m是反應物的質量,s是生成物的比熱,而∆T是反應溫度的變化。

解焓值問題

1:確定反應的生成物和反應物。任何化學反應都涉及兩種化學物質,即生成物和反應物。生成物是反應「生成」的化學物質,而反應物是通過「相互作用、組合或分解」來生成生成物的化學物質。換而言之,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就像食譜中的原料,而生成物就像做好的菜餚。要計算出反應的∆H,首先得確定反應的生成物和反應物。

例如,假設我們要計算氫氣和氧氣生成水的反應焓:2H2 (氫氣) + O2 (氧氣) → 2H2O (水)。方程式中,H2和O2是反應物,而H2O是生成物。

2:確定反應物的總質量。下一步需要計算反應物的質量。如果不知道它們的質量,也無法稱量反應中的反應物,你可以使用它們的摩爾質量來算出它們的真實質量。查詢標準的元素周期表或關於分子和化合物的其他化學資料,可以找到摩爾質量。只需用每種反應物的摩爾質量乘以消耗的反應物摩爾數,就能算出反應物的質量。

在水的例子中,反應物是氧氣和氫氣,它們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g和32g。由於方程式中H2旁邊的係數為「2」,而O2旁邊沒有係數,所以反應中會用掉2摩爾的氫氣和1摩爾的氧氣,因此,反應物總質量的計算過程如下:

2 × (2g) + 1 × (32g) = 4g + 32g = 36g。

3:找出生成物的比熱。下一步需要找出你分析的生成物的比熱。每種元素或分子都有一個與之相關的比熱值:這些值是常數,通常可以在化學課本後的表格中或其他化學資料中查到。比熱有幾種不同的度量方式,本公式中,我們會使用以J/(g• °C)為單位的比熱值。

注意,如果方程式有多種生成物,那麼你必須對生成各生成物的組分反應進行焓計算,然後將它們加總,算出整個反應的焓。

本示例中,最終生成物是水,它的比熱約為4.2 J/(g• °C)。

4:計算反應前後的溫度差。下一步我們需要計算∆T,也就是反應前後的溫度變化。用反應的初始溫度T1減去反應的最終溫度T2,來算出∆T。和大多數化學計算一樣,此處應該使用開爾文(K)溫度,但使用攝氏(C)溫度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在本示例中,假設一開始的反應溫度是185K,反應結束時的溫度是95K。這種情況下,∆T的計算過程如下:

∆T = T2 – T1 = 95K – 185K = -90K。

5:使用公式∆H = m x s x ∆T來求解。知道反應物的質量m、生成物的比熱s,以及反應的溫度變化∆T後,你就能算出反應焓了。只需將它們的值代入到公式∆H = m x s x ∆T中,然後做乘法就可以了。答案的單位將是能量單位焦耳(J)。

在本例題中,反應焓的計算過程如下:

∆H = (36g) × (4.2 JK-1 g-1) × (-90K ) = -13,608 J。

6:判斷反應是失去能量還是獲得能量。之所以要計算各種反應的∆H,大部分情況下是為了確定反應是放熱的還是吸熱的,前者會失去能量並釋放熱量,而後者會獲得能量並吸收熱量。如果∆H的最終答案是正數,那麼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反之,如果答案是負數,那麼反應就是放熱反應。數字越大,表示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越多。對強放熱反應要多加小心,它們有時會釋放出大量能量,要是釋放的速度足夠快,甚至可能引起爆炸。

本例題中,我們的最終答案是-13608 J,由於是負數,所以我們知道反應是放熱反應。這是合理的,因為H2和O2是氣體,而生成物H2O是液體。蒸汽形式的高溫氣體需要以熱量的形式向環境釋放能量,冷卻到能夠形成液體水的溫度,這意味著形成H2O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估算焓值

1:使用鍵能來估算焓值。幾乎所有化學反應都會涉及到原子間鍵的形成或斷裂。由於化學反應中的能量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出現,所以,要是知道反應中形成鍵或破壞鍵所需的能量,我們就能將這些鍵能相加,非常準確地估算出整個反應的焓變。

讓我們以反應H2 + F2 → 2HF為例。在該反應中,破壞H2分子中的H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436 kJ/mol,而F2所需要的能量是158 kJ/mol。[1] 最後,H和F形成HF所需的能量等於-568 kJ/mol。[2] 由於方程式中的生成物是2HF,所以我們需要乘以2,即2 × -568 = -1136 kJ/mol。將所有值相加求和,得到:

436 + 158 + -1136 = -542 kJ/mol。

2:使用生成焓來估算焓值。生成焓是固定的∆H值,它代表生成特定化學物質所用的反應焓變。如果知道生成方程式中的生成物和反應物所需的生成焓,你可以將它們相加,來估算焓值,其方法與上文所述的鍵能方法非常類似。

讓我們以反應C2H5OH + 3O2 → 2CO2 + 3H2O為例。在該反應中,我們知道如下反應的生成焓:

C2H5OH → 2C + 3H2 + 0.5O2 = 228 kJ/mol

2C + 2O2 → 2CO2 = -394 × 2 = -788 kJ/mol

3H2 + 1.5 O2 → 3H2O = -286 × 3 = -858 kJ/mol

由於將這些方程式相加後可以得到C2H5OH + 3O2 → 2CO2 + 3H2O,正是我們想要計算焓值的方程式,所以我們只需將以上反應的生成焓相加,就能算出該反應的焓值,計算過程為:

228 + -788 + -858 = -1418 kJ/mol。

3:顛倒方程式時不要忘了改變符號。一定要注意,使用生成焓來計算反應的焓值時,只要顛倒了組分反應的方程式,就需要改變生成焓的符號。換而言之,如果為了得到所有生成物和反應物,以便將它們約去,你顛倒了一個或多個生成反應方程式,那麼你必須改變這些生成反應方程式焓值的符號。

你應該注意到了,在之前的示例中,我們為C2H5OH而使用的生成反應是顛倒的。C2H5OH → 2C + 3H2 + 0.5O2展示的是C2H5OH的分解過程,而不是它的形成過程。由於為了得到所有生成物和反應物,以便將它們約去,我們顛倒了方程式,所以我們必須改變生成焓的符號,得到228 kJ/mol。實際上,C2H5OH的生成焓等於-228 kJ/mol。

實驗觀察焓變

1:找一個乾淨的容器,裝滿水。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我們很容易看出焓的作用原理。為了確保實驗反應發生時不受到任何外來汙染物的影響,請清潔打算使用的容器,並進行消毒。科學家會使用一種被稱為「量熱計」的特殊密閉容器來測量焓值,但使用小玻璃杯和燒瓶來做實驗,你也能得到合理的結果。無論使用什麼容器,用乾淨的室溫自來水裝滿容器。你應該在室內某個溫度較低的地方來進行反應。

本實驗需要一個非常小的容器。我們會測試泡騰片的焓變效應,所以用的水越少,溫度的改變就越明顯。

2:將溫度計插入容器中。找一支溫度計,把它插入容器,使玻璃泡位於水平面以下。讀出水的溫度,就本實驗而言,水的溫度就是反應的初始溫度T1。

假設我們測量水的溫度,發現剛好等於10攝氏度。稍後我們會用溫度計樣本讀數來說明焓的原理。

3:將泡騰片放入容器中。做好開始實驗的準備後,放一片泡騰片到水中。你會發現它立即開始鼓泡並發出嘶嘶聲。隨著泡騰片在水中溶解,它會分解成碳酸氫鹽HCO3-和檸檬酸,檸檬酸會以氫離子H+的形式發生反應。這些化學物質會在3HCO3− + 3H+ → 3H2O + 3CO2反應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4:反應完成後測量溫度。監控反應過程,泡騰片應該會逐漸溶解。泡騰片反應結束後,或反應速度邊得很慢後,再次測量溫度。水的溫度應該比之前稍低一點。如果水溫升高,那麼實驗可能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所在房間的溫度過高。

本實驗中,假設泡騰片起泡結束後水的溫度是8攝氏度。

5:估算反應的焓值。在理想的實驗中,將泡騰片加入水中時,它會生成水和氣泡形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導致水溫下降。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就能預計反應是吸熱反應,即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能量的反應。溶解的液態反應物需要額外的能量才能變成氣態生成物,所以它會以熱量的形式從周圍的環境中吸收能量,在本反應中,周圍的環境就是水。這會讓水溫下降。

本實驗中,加入泡騰片後水溫下降了兩度。這與我們預計的溫和吸熱反應表現一致。

小提示

這些計算使用的是開爾文(K)溫度,和攝氏度一樣,開爾文是溫度計量單位。要在攝氏度和開爾文之間轉換,只需要加上或減去273度就可以了:K = °C + 273。

如果你手裡只有一把錘子,那麼在你眼中每個問題都會是一顆釘子。

——Abraham Maslow

相關焦點

  • 201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焓介紹以及計算
    內能的絕對值雖無法測出,但內能的變化△u可通過熱力學第一定律進行計算。  (3)熱力學第一定律:  人們經過長期實踐證明,能量是不生不變的,但它可以變換形式,這就是能量守恆定律。也稱為熱力學第一定律。(三)焓(H)  在恆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叫做恆壓熱效應,用Qp表示,某化學反應在不作其他功和恆壓條件下進行時,其熱效應Qp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  Qp =( u2 +pV2)一(u1+pVl)  從上式可看出,Qp就是終態的(u2 +pV2)與始態的(u1+pVl )之差,由於u、p、V都是體積的狀態函數,它們的組合當然也是狀態函數,在熱力學中
  • 高中化學 |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在日常生活、生產中,人們廣泛利用一些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如何定量描述一個化學反應釋放或吸收的熱量呢?用什麼方法可以測定、計算這些熱量呢? 二、化學反應的焓變1、焓變(1)定義:為了描述與反應熱有關的能量變化,引入了一個叫做「焓」的物理量,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稱為化學反應的焓變。用焓變來描述與反應熱有關的能量變化。
  • 鍵能和鍵焓
    鍵能和鍵焓都是能量,單位為kJ∙mol-1,數值相差不大,一般用鍵能表示但是鍵焓的數值。為什麼?
  • 熱重圖譜分析之用Origin從DSC曲線計算焓和比熱容
    利用Origin,我們可以計算熔化焓(此外,我們還可以確定熱力學事件的插入和偏移溫度、如何計算在一定溫度下的比熱容。例如:最終我們的DSC圖如下圖所示:DSC曲線與TGA的對應關係3. 熔融焓和晶化焓的DSC峰型4. 熔融焓和晶化焓的公式5. 熔融焓和晶化焓的數據處理6.
  • 熵焓補償的分子起源
    >最近,哈佛大學化學家George Whitesides小組發表一篇題為「The Molecular Origin of Enthalpy/Entropy Compensation in Biomolecular Recognition」(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biophys-070816-033743)的文章,討論了熵焓補償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
  • 高二化學之化學反應的方向(熵焓論)
    一個化學反應能否自發發生,取決於熵變和焓變,即化學反應的方向取決於熵變和焓變。  熵變大於零,也就是混亂度增加,有利於化學反應發生,焓變小於零,也就是放熱反應,有利於化學反應自發發生。
  • 今日教育 | 如何計算質量百分比
    引言化學作業要計算質量百分比?別擔心,往下讀吧。這個計算比聽起來的簡單多了!開始質量百分比就是目標化合物的質量除以溶液或總化合物總質量得到的百分比數。有兩種方法可以運算。下面教你如何辨別用哪種方法。「找出氫原子在水分子中的質量百分比」如果是這種問題,就看到「如果沒給質量,如何計算質量百分比」部分。如果給了質量,如何計算質量百分比下面是解決給了質量讓你計算質量百分比的題目。比如「100g水裡溶解了5g氫氧化鈉,那氫氧化鈉的質量百分比是多少?」我們以它作為例子來計算。1:計算總質量。
  • 化學反應前後什麼變 什麼不變
    化學反應前後6個不變,宏觀:物質的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元素的質量。微觀: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目、原子的質量。化學反應前後2個一定變:宏觀:物質的種類(有新物質生成)。微觀:分子的種類。1個可能變:分子的總數。
  • 化學反應中的焓變和熵變
    1.化學反應的焓變化學反應中的焓變,就是系統的終態(產物)與始態(反應物)之間的能量差,用H表示。2.化學反應過程的熵變(1)熵在自然界中,發生的自發過程一般都朝著混亂度增大的方向進行。在熱力學中,用一個新的狀態函數熵表示系統的混亂度,符號為S。
  • 「多尺度模型」計算神秘化學反應
    昨天,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猶太裔美國理論化學家馬丁·卡普拉斯、史丹福大學生物物理學家麥可·萊維特和南加州大學化學家亞利耶·瓦謝爾,因開發多尺度計算模型處理複雜體系的化學反應而分享獎項
  •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根據IUPAC於1981年提出的定義,催化劑是一種物質,它能夠加速反應的速率而不改變該反應的標準Gibbs自由焓變化。這種作用稱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劑的放映為催化反應。催化劑(catalyst)會誘導化學反應發生改變,而使化學反應變快或者在較低的溫度環境下進行化學反應。
  • 高中化學 | 化學反應速率計算
    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計算公式為,單位為
  • 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吉布斯自由能變
    在等溫等壓條件下,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方向與反應的焓變和熵變有關,但焓變和熵變對自發反應進行方向的影響是相反的。因此,需要綜合焓變和熵變的變化來判斷反應的自發性。1876年美國科學家吉布斯把焓和熵歸併在一起的熱力學函數稱為吉布斯自由能,用符號G表示。
  • 高二化學化學反應原理期末複習
    ,但並不是唯一的表現形式③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與反應的發生條件沒有必然的聯繫④可逆反應中的反應熱表示物質完全轉化時的反應熱,只是理論值,不可能達到。②結合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考查③注意計算時ΔH的值正負,大小變化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一 化學反應速率1.定義、數學表達式、單位
  •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的方向》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2.教材中的內容本節內容介紹了"焓判據、熵判據及自由能(△G=△H-T△S)知識,有一定難度。蘇教版教材將本節內容安排在學生學習了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之後以知識介紹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了解決定反應進行方向的因素不是單一的焓變,熵變也是決定因素之一。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分四個層次就化學反應的方向進行了介紹。
  • 《化學反應速率》說課稿
    一、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學反應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第2章第1節的教學內容。在高中化學必修2中已經初步學習過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從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化學反應,使學生在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工生產問題時,體會理論學習的重要性。
  • 機構改革如何催生「化學反應」?
    「物理整合已經完成,但化學反應還沒有真正揮發。」據媒體報導,當前一些機構形式上整合了,但尚未實現實質性的融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動。它絕不是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增刪並轉、輾轉騰挪,更不是簡單的換塊牌子、改個名字,而是職能、資源的深度融合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