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語語法不可深入琢磨,不然會妨礙對語言的習得。但是學習日語語法有助於我們系統把握日語的核心,這樣對於初學者消除日語的陌生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快、準、狠的掌握日語語法。特別是宏觀的把握,對於細節不要去下功夫琢磨。
一、日語概況
兩個特點:
1、黏著語,決定了日語沒有嚴格的語序要求
2、表音文字體系,決定了日語學習必然要有大量聽力輸入做支撐
二、基礎助詞
1、は(wa)、が
は作為表示主題的助詞,我更願意把它視為起一個貫通語義的作用。所謂主題,跟主語不同,主題的範圍要比主語要大。
舉個例子:私が學生だ
這句話僅僅講明我是學生這樣一個概念。並且信息闡明完畢,以後就不說話了但是
私は學生だ
除了表明我是學生這樣一個概念外,重要的是裡面是圍繞著我,去闡明一切和我有關的信息。
舉個例子日語維基百科對曹操的描寫:
曹 操は、後漢末期の武將、政治家。詩人、兵法家としても業績を殘した。字は孟徳、幼名は阿瞞、また吉利。沛國譙県の出身。後漢の丞相・魏王で、三國時代の魏の基礎を作った。廟號は無、謚號は武王。開頭曹 操は,說明了其後的闡述都是圍繞曹操,接著字は,幼名は,廟號は,謚號は分別闡述有關信息。如果用が,講到開頭那句話,以後信息就不必講了。那為什麼以後信息不講,因為聽話人已經知道後面信息,就是不知道前面那個人是誰。
比如你在歷史課上睡覺,歷史老師問你:同學,告訴我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
誰が中國の歴史上、最初の皇帝?
歷史老師當然知道是秦始皇啦。他想詢問的是,符合後面信息的答案,重點在が的前面。
所以は和が的區別如下:
1、は重點在後面的信息,が重點在前面的信息。延伸出來就是疑問詞在前面要用が,比如例句中的誰が。
2、對比語氣要用は。舉個例子
你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
私は秦 檜は嫌いですが
(我討厭秦檜)
原句應該為:
私は秦檜が嫌いです。
我們可以發現原句和含有對比語氣的句子不同之處在於原來的が被替換成了は。
那麼區別在哪裡?原句僅僅闡明一個信息就是我不喜歡秦檜。而含有對比語氣的句子除了闡明原句應該有的信息外,還蘊含著我喜歡誰。比如我喜歡嶽飛。
那麼は和が的區別講的這裡已經講了一半,後面還有兩個用法,留待後面講。
其實講了這麼多,要了解は和が、不如在雅虎日本上打上一些關鍵詞,去看原句,大量輸入才是語言學習的正道。
2、を
我們知道漢語中有把字句和被動句
原句:我坐在船裡讀那本書。把字句:我坐在船裡把那本書讀。被字句:那本書被我坐在船裡讀。
那麼日語中最類似於中文那種語序呢。稍微了解一點日語,就算你不了解日語,看過抗日神劇都會聽到日本鬼子說」你的幫我,我的錢的大大的給。「
學過前面內容應該知道,所謂的你的,就是は的用法。而給就是動詞,動詞擱到最後。
這種語言叫做協和語,是日本殖民中國東北時期,偽滿洲國普遍採用的一種語言。
動詞擱到最後是我們對日語一個重要的認知,但這個認知不準確。最準確的認知是日語中一句話可以沒有主語、沒有狀語,卻不可以沒有動詞。只要一個動詞就可以單獨成句。
魚をたべる。
(把魚吃=吃魚)
ラジオを 聞きます
(把收音機聽=聽收音機)
所以を的主要用處就是類似於把字句。を還有兩個用法,我們以後再講。
3、に
兩個字概況這個助詞的本質就是」目標「,什麼叫」目標「
這就是目標。並且這個是靜態的目標,就是句子裡儘管發生了動作,說話人心裡看到的是結果就像圖中,看到的事箭頭射到靶子上這個結果,而不是在空中飛行的過程。
日本にくる
(來→日本)
還有一個類似於這句話的助詞へ
日本へくる
(來日本)
好像沒什麼區別。當然不是,其實區別是很大的。用へ是這種感覺,車輛在過程中刷刷的跑
而用に,說話人腦子想的是出發點和目的地。
再看一個例句,
六時に起きます
(六點起床)
用に,說話人想到的是六點這個點狀的概念。
再看一個例句
バスに乗る
(乘 到公交車)
這句話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乘這個動作,另一個著落到公交車這個動作。用に表明的是第二個動作。
最後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法,
りんごは機の上にある。
(蘋果在桌子上)
這裡蘊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目標的概念,另一個就是兩個概念,就是蘋果和桌子是兩個概念。動作發生的場所是分離的。
4、で
で本質上就是限定在某個範圍。
中國語で手紙を書く。
(用中文寫信)
我們說過動詞是核心,那麼這句話裡手紙を書く是重點,中國語で是附帶成分。所以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寫信,然後限定在中文寫信。
再看一個句子,
一人で映畫をみた。
(一個人看電影)
同理,看電影,限定在一個人之中。
再看一個句子
家で掃除をしている。
(在家裡正在掃地)
同上,正在掃地,限定在家裡。
由此可知,で就是限定某個範圍,可以限定動作發生的空間、手段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で所蘊含的動作,動作的空間和動作是合一的。
家で掃除をしている。
(在家裡正在掃地)
這句話講的是一個人在房間裡掃地的樣子,而不是一個人用一個很長很長的掃把在家外面掃地的場景。
5、も
一個基本含義是,也。
私は學生だ。
私も學生だ。
再比如有動作的句子,
私は映畫を見た。
(我看電影了)
私も映畫を見た。
(我也看電影了)
も的別的用法也是嵌套在句型中講。
6、と、や、とか
と:表明完全列舉,舉個例子
私は今朝 パンと牛乳を買った。
(我今天早上買了麵包和牛奶)
表明今天我只買了麵包和牛奶
と還有嵌套到句型的用法
や、とか:表明不完全列舉,舉個例子
私は今朝 パンや牛乳を買った。
(我今天早上買了麵包和牛奶)
表示我今天早上不僅僅買了麵包牛奶,可能還買了其他東西。
而とか是由と和か兩部分合成。
と我們知道是完全列舉、而か表示不確定。
私は今朝 パンとか牛乳(とか)を買った。
(我今天早上買了麵包啦、牛奶啦)
也就是說從很多項中選出最經典的兩項來說明。
7、の
表示類似於的
私の本(我的書)
還有種用法表示同位語的感覺。
私の友達の林さん(我的朋友、小林)
這裡的の和第一種不一樣,第一種起一個限定、修飾作用,第二個起一個說明作用。類似於英語同位語。
最後學習語法的目的是系統把握日語,能夠看懂句子,聽懂句子。僅此而已,絕不是學會語法,就會日語了,這是兩個概念。通過看懂大量文章,聽懂大量句子,進行大量可理解性輸入,當達到一個量級時,自然習得了日語,所以學習語法的要求就是能在文章中識別該語法藉助於它,能夠讀懂文章。
電話:0512-67726799
中心校:蘇州幹將東路666號和基廣場325室
新校區:蘇州濱河路1388號創意街區3A501室
專注於日語培訓
竭力為每一個學員爭取最美好的未來
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