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網友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這位學生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
而針對這件事,當事老師也給予了回應,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會讓家長感到不滿。
對此,許多網友表示贊成老師的做法。
關於性教育的話題,一直以來都是父母心中最敏感的話題,大部分父母總是固執地認為孩子還小,性教育離他們很遠,可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每時每刻都有兒童受到侵害。
2016年5月,北京市昌平區某高校17歲男生性侵併殺害16歲女同學。
2018年5月1日,安徽宿州15歲男生強暴12歲女童。
2019年3月3日,甘肅一名13歲男孩性侵鄰居6歲女童。
2019年10月20日,13歲的蔡某,試圖性侵10歲女孩無果,將其殺害。
2020年5月21日,上海5歲的小女孩在西西弗書店角落看書時,被一名10歲的男孩猥褻。
2020年8月29日晚,哈爾濱一名5歲小女孩遭54歲鄰居性侵住進ICU。
性侵事件頻頻發生,性侵受害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小,父母覺得孩子年紀尚小,沒有接受性教育的必要,可是壞人正是抓住了這樣的漏洞,才會無所顧忌地傷害孩子,因為孩子的懵懂無事,正是壞人最好的保護傘。
當我們遮遮掩掩,對性教育羞於啟齒時,那些躲在陰暗處的人渣,早就伺機而動。
當我們幡然悔悟,讓孩子接受性教育,建立正確的性觀念時,也許孩子早已被傷害。
根據2017年到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相關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三年期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加起來超過了4萬人,佔侵害未成年人總數三分之一。
4萬人,他們的每一次侵犯,背後都有一個或者一群孩子受到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性教育早已不是父母應該阻止和避諱的話題。
談性色變幾乎是很多父母的常態,不敢談性,忌憚談性,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們對性的認知太過狹窄,同樣地,性教育也並不是父母視為禁忌的生殖知識和性行為,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懂得生命的價值、理解愛和尊重的意義,學會接納、保護和珍惜自己。
1
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最不該阻止的是父母,最不該缺席的也是父母。父母要第一時間幫助孩子建立起身體權意識,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任何你不喜歡的身體接觸,不論對方是誰,你都可以拒絕;或者任何你不喜歡的人想要觸摸你,你都可以拒絕或者動手阻止。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一些成年人在表達對孩子的喜愛時,經常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就通過擁抱、親吻、撫摸等行為來表達喜歡,但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並不喜歡,甚至牴觸這樣的身體接觸。
但是家長們往往會為了不讓成人尷尬或者讓孩子接受,就會跟孩子說:「叔叔阿姨是喜歡你,才親你,你要乖,聽話懂事。」
這樣的表達會讓孩子以為每一個觸碰他的人都是喜歡他,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意識,當遇到性侵行為時,可能就會不知道自己應該拒絕,還是像聽話的孩子一樣接受。
2
其次,家長還要幫助孩子認識隱私部位。
作為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
1.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背心、內褲蓋住的部分是我們的隱私部位,不會隨便給別人看,更不會給別人摸。比如我們的胸部、屁股、生殖器。
2.當有人提出要脫我們的衣服,並且要摸我們的隱私部位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拒絕,並且大聲地喊叫。事後也要把這件事情告訴爸爸媽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學會對孩子進行恰到好處的性教育,而不是避而不談或者在孩子主動了解時因為「羞恥」而苛責孩子。
3
除了給孩子普及性知識以外,父母們要有對性的敏感性,留意孩子的生理、行為上的異樣,並且父母一定不要把孩子託付給不信任的人,盡最大的可能保護孩子不受傷害。
比如孩子生殖器官會出現受傷、出血或者感染的現象;比如孩子性格變得容易爆發脾氣、不斷攻擊他人;比如孩子對某些人或某些地方變得非常牴觸,出現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孩子已經受到了傷害,父母要及時採取措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並同時注意調節孩子的心理狀況,避免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性教育這堂課,也許我們已經空白了很多年,但從此刻起必須重視起來,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傷害,為了不給壞人可乘之機,也為了換孩子一個平安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