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精英人才 上海海事大學「加碼」青島平臺建設

2020-12-09 教育信息速報

信網11月24日訊 廣發「招賢令」,集聚精英才。作為一座正在創業的城市,在今年,青島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迫切,而回望城市自身,這裡正逐漸成為創新要素集聚,人才茁壯成長的「熱帶雨林」。

2020年5月,上海海事大學與青島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研究院於2020年10月註冊成立,落戶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第30層。

時間走到11月21日,「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在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校長陸靖、副校長楊萬楓以及上海海事大學各地校友會負責人的見證下,論壇現場舉行了上海海事大學山東校友會的成立儀式。隨後,在上海海事大學相關領導以及市北區相關的領導的見證下,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揭幕儀式成功舉行。

風從「上海」來。我們可以看到,以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成立為契機,一座立足於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為人才發展提供廣袤空間、為青島港航產業注入創新引力的複合型產業基地已初具模型。

山東校友會成立+青島研究院落地,「雙招雙引」成績再加碼

當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一系列機遇疊加,這些種種,構成了新時代青島城市發展的「天時」。

從曾經的小漁村變身國際化大都市,從青島港奠基到郵輪母港區,青島用了一百年的時間。青島因海而生,向港而興。圍繞港口做城市發展文章,對青島而言是「地利」。

如今,市北聚焦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打造創新中心核心區,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亟需引進和培養一大批與之相適應的高層次緊缺人才,亦急需藉助高端的港口、航運、物流、供應鏈、自貿區等領域的智力資源和創新力量。

上海海事大學山東校友會和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的成立,也進一步促成了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過程中的「人和」。

國家級、部市級重點學科13個,15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究和教學基地,工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學科領域全球第一,在航運、物流、海洋等特色專業上,一直以來上海海事大學都是國內科研教育的先行者。

上海海事大學被譽為我國高級航運人才的搖籃,累計培養出超過16萬人的優秀畢業生,他們中許多人已經成為行業翹楚、國之棟梁。把握教育培訓、科學研究、行業智庫等方面的突出優勢,目前學校已與多個地市開展了深度合作。

據了解,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計劃5年內完成如下任務:選派350名全日制研究生赴青島實習實踐;在青島本地化培養45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1000人次的高端人才培訓;建設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亞洲郵輪學院等駐青島派出機構;通過科研合作,服務當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舉辦各類國際會議、專題論壇、講座等,搭建國際化交流合作的平臺;助力青島市建成北方國際航運信息中心。

對學校自身而言,上海海事大學山東校友會的成立是學校校友工作新模式的又一探索,而對於創新中心核心區而言,校友會的成立和研究院的落地是其開展人才招引工作的一項重大成果。作為把握核心產業要素的人才平臺,立足青島輻射山東,校友會將在學校與青島的合作中發揮重要力量,下一步,以匯聚校友所具備的優質的人才資源和企業資源為主,開展人才招引工作,校友會的成長將更加積極地融入青島的發展戰略。

用平臺思維做乘法,助推創新中心核心區產業建設

本次正式揭牌並開學的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未來以此為依託,將成立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生院、青島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的一套運行班子。

借力上海海事大學的人才、技術資源,青島圍繞港口、航運產業的研究得以深化,專業領域相關點企業合作將不斷加強,從這一角度來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影響力將不斷擴大。

隨著「慧海達航」論壇的舉辦,上海海事大學的目光一路向北,最終決定與青島攜手,圍繞港口產業做文章,帶動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發展。此次上海海事大學接受青島拋出的「橄欖枝」,促成了「強強聯手」,從另一層面來看,已成為創新中心核心區以「平臺思維」「生態思維」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樣板。

本著「精誠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合作中初衷所依據的「青島市、市北區經濟發展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實際需求」,直指青島的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

根據協議,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將聚力構築具有影響力的北方航運高端人才培養平臺、港航高端智庫平臺、國際化合作交流平臺,為青島市打造創新型、複合型高端產業人才鏈。

邁入新時代,青島認為,「搞活一座城」,平臺思維是其關鍵。現在,青島提出,城市的建設要以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以平臺思維整合資源,以平臺思維營造科技創新大生態,積極搭建各類平臺,用開放的視野在更大空間整合資源,推動財富與產業、技術、人才等要素在青島互動耦合,創造新的組合,實現價值倍增。

去年4月25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出席「雙招雙引」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時強調:「抓 『雙招雙引』工作,要提升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樹立平臺思維,提高聯想力和想像力,不能用傳統思維做加法,要用平臺思維做乘法,通過平臺整合資源,形成不同要素之間的互動,開展集群化和產業鏈招商,實現價值倍增效應。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創發展環境。」

把握平臺思維、生態思維進行「雙招雙引」,這為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能順利落地帶來了強大驅動力。我們可以發現,創新中心核心區內的創新要素不斷集聚、整合,「產學研」「政校企」的合作不斷深化融合,這裡正構築越來越和諧的生態發展體系,而在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這裡正成為城市開放、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走出去」「引進來」雙輪驅動,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下一步,青島市各方面將傾力為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提供全方位優質的服務,全力支持研究院的發展,我們也殷切地希望,青島研究院能夠架起連接青島和上海的新橋梁,將更多的行業論壇、高級峰會、科研成果帶來青島,助力青島打造成為航運、產業、信息技術、人才等要素聚集的新高地。我們真誠地邀請上海海事大學全球的校友多來青島走一走,看一看,共敘友誼,共話發展。」

在論壇現場的致辭中,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再次表達了對於青島和上海海事大學攜手的美好願景。

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調整的今天,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格局中,青島勢必將承擔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職責。

「走出去」+「引進來」,這是青島把握時代策略,開放發展的風向標。

今年6月28日,青島派出赴上海專業實訓幹部51名,主要拜上海的企業、機構為師,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鮮活的上海經驗、上海場景;7月7日,以現代服務業為紐帶,王清憲率領青島市黨政考察團一行來到上海市,向上海的高校、企業發出了共同發展的邀請函;8月28日,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在上海虹口區成功舉辦上海-青島發展服務業合作對接論壇,面向長三角大力推介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等核心產業。

去年以來,青島發起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航運、貿易、金融、高新科技成為創新中心核心區取經上海的重點領域。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以金融放大貿易,以貿易撬動航運,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將極大提升青島在航運、貿易、金融領域的全球影響力。與上海海事大學的合作,創新中心核心區正是牢牢把握了航運為引領的產業發展思路。上海海事大學研究院的成立將更好的助力創新中心核心區以海洋賦能經濟發展,為港口航運領域的高質量互動合作注入澎湃動力。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開放配置上海的更廣資源,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核心產業發展,也將因為研究院的落地獲得強大的發展動能,帶動城區建設向更廣闊的舞臺啟航。下一步,青島市、市北區將與上海海事大學在人才培養、智庫建設、政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領域廣泛深入開展合作,助力青島提升在港口航運、自由貿易、物流、產業供應鏈等領域的全球知名度,展現這座崛起的國際化大都市的開放魅力。

信網記者 杜杲燃

[來源: 信網 編輯:光影]

【來源: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
    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當時代把新的使命交給青島,這座城市應該如何以平臺思維做乘法,集聚創新要素,向更多「合伙人」發出邀請函?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
  • 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落戶市北 中國北方航運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1日訊 今天上午,「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當天,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揭幕,中國北方航運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等20家單位被授牌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實踐基地。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出席並致辭。作為集航運、科技、經濟、教育、傳媒等領域要素的綜合性論壇,「慧海達航」論壇已在廣州、寧波、北京等地陸續成功舉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與業內好評。
  • 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入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暨開學典禮成功舉行
    11月22日,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入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暨開學典禮儀式在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隆重舉行。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陸靖,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山東海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濤等有關領導出席了此次儀式。
  • 集聚一流航運教育資源!中國遠洋海運大學西海岸揭牌
    7月3日,中國遠洋海運大學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揭牌成立。這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整合各地教育培訓資源和資質,依託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組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黨校+企業大學+研究院+青島船院」四位一體新平臺,打造企業高端人才培養、航運人才培育和航運科技創新的新高地。
  • 青島打造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在今年9月份東亞港口論壇上,上海海事大學與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就建立上海海事大學青島人才培訓中心進行揭牌,這是青島港航人才培養新的計劃,也是青島港航產業高端航運人才培養與引進體系建立的一個開端。;在以往港航人才培養經驗的基礎上,今年與國內知名航運類人才培養高等學府上海海事大學共同建立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青島實訓實踐基地,著力培養港航產業高端人才,提高青島高端航運服務業水平,打造層次高,專業性強,需求度廣的高端航運業人才培訓基地,該基地已在九月青島西海岸舉辦的2018東亞港口聯盟大會上舉行揭牌儀式。
  • 「開放市北」打造人力資源「獵場」,集聚人才發展平臺
    在剛剛召開的中共市北區二屆八次全體會議上,市北區提出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著力構建「1412」發展格局。在以12個平臺為支點,創新整合資源的過程中,市北區以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核心,打造全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示範基地平臺。
  • 一文看懂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經管類專業的辦學歷史源遠流長,記錄著中國航海類院校商科高等教育的歷史,承載著成為航運經濟與供應鏈管理為專長精英商學院的使命。學院立足上海、輻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沿海沿江地區、面向海內外,追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種功能的協調發展,是國家一路一帶戰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上海自由貿易區建設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經濟管理問題的重要研究基地,為全國海運、物流及其它相關涉海和臨港產業提供經濟管理人才支持和相關的智力和決策支持。
  • 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孕育世界航運精英的搖籃!
    又是一年招生季,又是一年逢君時,這裡有最廣闊的藍色舞臺,這裡有最激情的青春夢想,這裡是大連海事大學。選擇海大,就是選擇了最具影響力的孕育世界航運精英的搖籃;選擇海大,就是選擇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青春未來。
  • 大連海事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哪家好?
    從近代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直處於航海技術不發達的階段,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國家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海運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海運精英,才讓我們在世界抬起頭來。說起海運技術,不得不提的就是海事大學。在我國最為著名的海事大學有兩所,分別為:大連海事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
  • 2021年上海海事大學MEM招生簡章
    上海海事大學發軔於1909年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是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經濟與管理為特色,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和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2011年,上海海事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工程管理碩士(MEM)授予高校,也是浦東新區唯一的高校。2017年,上海海事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國際項目經理(IPMP)人才培養基地。上海海事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教育中心將集聚全校優質資源,發揮上海海事大學行業特色優勢,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優化課程設置,強化實踐教學,加強學位論文質量控制,並逐步擴大招生規模,建成國內知名的工程管理碩士(MEM)培養基地。
  •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徐建東、二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陳新,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校長陸靖,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門妍萍等學校黨政領導共同出席。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以及師生代表等參加了儀式。副校長嚴偉主持本次開工儀式。上海海事大學是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的多科類大學。
  • 上海海事大學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誠邀全球...
    現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建設學科,1個上海市高峰學科,2個上海市高原學科,9個部市級重點學科,工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學科保持全球領先。為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建設,貫徹「人才強校」戰略,上海海事大學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定於2020年12月28日召開,旨在集聚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探討科技前沿,促進交流合作,博攬青年才俊。
  • 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揭幕及開學典禮等活動成功舉行
    2020年5月,上海海事大學與青島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研究院於2020年10月註冊成立,落戶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大廈。11月21-22日,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揭幕、開學典禮等系列活動在青島市成功舉行。
  • 圍繞「一帶一路」新平臺,市北區將建「跨境貿易+特色消費」集聚
    市北區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國家使命和省委對青島打造山東對外開放橋頭堡的要求,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發起的「十五個攻勢」行動,緊緊圍繞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的目標要求,加快整合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建設航運、貿易、金融等領域創新燈塔,錨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新方位,結合青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
  •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項目已列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大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8億元,整體建築由1層地下室和3個8層塔樓(含3層裙房)組成,建築高度49.1米。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在致辭中指出,上海海事大學辦學111年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人才17萬餘人,大批畢業生服務於航運、港口、物流等行業,被譽為「高級航運人才的搖籃」。
  • 一流人才集聚 西海岸新區建設國際海洋人才港
    據悉,在引才活動方面,新區先後組織開展了「全球海洋人才洽談大會」、「青島2014藍洽會」、「國際大學創新聯盟項目合作」、「2015年『千人計劃』專家走進青島西海岸新區」等大型人才及項目現場對接洽談和實地考察活動,達成合作意向百餘項,集中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來區創新創業。在政策推介方面,新區組織相關企業赴海外進行高層次人才招聘推介活動,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 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哪所院校實力最強
    上海海洋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是上海三所實力不錯的大學,那麼究竟誰的實力更強一些呢?下面用數據分析一下,結果一目了然。上海海洋大學,始建於1912年,坐落於上海市,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 上海海事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工作開始了
    中心還是上海市重點學科「物流工程與管理」的建設主體單位。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研究院是響應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而建立的專業化供應鏈研究及智力轉化的發展平臺,旨在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供應鏈發展政策研究、決策諮詢、戰略規劃,以及供應鏈管理實踐與信息化發展服務。
  • 培養高素質的海商法治人才 ——訪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國華 | 法學院
    受訪者/供圖記者|陳和秋責編|薛應軍正文共1959個字,預計閱讀需6分鐘▼「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2年原上海海運學院遠洋運輸業務專業的海商法系列課程。」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國華介紹說,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原上海海運學院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歷經多年,該校海商法科研、教學工作得到了不斷發展和強化。2008年,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成立,在尹東年、於世成、蔣正雄、王國華等人的帶領下,該院始終保持著鮮明的海商法教科研特色,其法學本科、國際法碩士研究生和航運管理與法律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 崑山引鳳築巢,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發力人力資源「大平臺、大服務、大數據、大產業」建設,以更優的人力資源配置和服務水平引鳳築巢,廣聚天下英才,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人才市場綜合實力保持全省縣市第一。南京大學物理專業博士生王一鳴說。9月26日上午,王一鳴通過預約通道,來到2020年崑山市「極致英才」高端產業精英獵聘大會碩博人才(南京)專場現場,尋找心儀的崗位。該次獵聘會是2020年崑山人力資源市場主導產業精準引才系列活動第三場獵聘會,也是首次走出崑山、跨區域舉辦的獵聘會,吸引了800多名人才參會,達成初步引進意向2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