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2020-12-25 澎湃新聞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2020-12-23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時報作者   胡思華

12月18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儀式在臨港校區舉行。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徐建東、二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陳新,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校長陸靖,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門妍萍等學校黨政領導共同出席。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以及師生代表等參加了儀式。副校長嚴偉主持本次開工儀式。

上海海事大學是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的多科類大學。根據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重大戰略部署,學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的總體規劃目標,提出「航運科技創新大樓」建設項目。

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圍繞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聚焦航運、物流、海洋等三大優勢領域,依託於上海地方高校高水平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以及原高原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形成三個學科三幢單體的組合式的建設模式。項目已列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大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8億元,整體建築由1層地下室和3個8層塔樓(含3層裙房)組成,建築高度49.1米。

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在致辭中指出,上海海事大學辦學111年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人才17萬餘人,大批畢業生服務於航運、港口、物流等行業,被譽為「高級航運人才的搖籃」。作為一所以理工見長的高校,提升服務航運強國、服務行業企業、服務臨港新片區的能力,是海事大學的責任和義務。航運科技創新大樓的開工建設,不僅是上海海事大學「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平臺,也是更好服務臨港新片區的有力抓手。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陳新代表建設單位致辭。他對項目開工建設表示祝賀,並承諾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發揮集團的技術優勢,嚴格執行各項標準規範,強化以安全、綠色、環保為核心的文明標準化管理,以實際行動確保項目的圓滿履約。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智強調,此次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的開工建設及將來投入使用,是學校進一步整合多學科資源,發揮特色優勢的重要契機。希望學校堅定聚焦航運、物流、海洋三大領域的辦學特色,推動優勢學科蓬勃發展,推動「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積極服務交通強國、海洋強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臨港新片區建設等國家戰略。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陸靖宣布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出席領導與嘉賓共同為項目培土奠基。

陸靖表示,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作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重大工程,將進一步發揮學校特色優勢,推動新片區科技創新、產教融合等重要戰略部署的實施。該項目建成後將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在全球經貿新格局、綠色航運新趨勢、航運技術新突破的國際形勢下,積極推動新時代背景下航運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增長動力的轉換,助力提升上海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海運強國、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

關鍵詞 >> 上海海事大學,國際航運中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12月18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在臨港校區開工奠基。為了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學校於2018年向上級部門提交建設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的申請。作為一所以理工見長的高校,提升服務航運強國、服務行業企業、服務臨港新片區的能力,是海事大學的責任和義務。航運科技創新大樓的開工建設,不僅是上海海事大學「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平臺,也是更好服務臨港新片區的有力抓手。
  • 這個重大工程開工,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這個重大工程開工,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信息來源:浦東發布】【信息時間:2020-12-25 】
  • 總投資約4.5億,上海海事大學將在臨港建設航運科技創新大樓
    根據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消息,上海海事大學將在臨港新建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目前,工程設計方案正在公示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大樓公示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大樓據了解,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大樓計劃建於該校臨港校區東北部,總體建築面積37084平方米,是該校支撐大學高峰高原學科建設,改善實驗實訓條件,提升學校辦學功能
  •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
    當時代把新的使命交給青島,這座城市應該如何以平臺思維做乘法,集聚創新要素,向更多「合伙人」發出邀請函?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11月21日,「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解讀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等決策部署,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市交通委牽頭研究編制《計劃》,並經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該《計劃》在總結回顧「十三五」前期建設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今後三年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十三五」規劃的有效補充。
  • 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落戶市北 中國北方航運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1日訊 今天上午,「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本次論壇聚焦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上海海事大學主辦,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承辦,上海海事大學校友會、上海海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UNIMEX環球海事精英平臺協辦。
  • 青島打造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在今年9月份東亞港口論壇上,上海海事大學與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就建立上海海事大學青島人才培訓中心進行揭牌,這是青島港航人才培養新的計劃,也是青島港航產業高端航運人才培養與引進體系建立的一個開端。國務院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青島打造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形成東部地區轉型發展增長極。為落實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國務院批覆文件精神,青島市出臺「一三三五」工作舉措,提出在全球坐標中,要努力建設國際海洋名城,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造就國際航運中心的關鍵是人才,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航運人才的需求量也將相應增加。
  • 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入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暨開學典禮成功舉行
    11月22日,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入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暨開學典禮儀式在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隆重舉行。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陸靖,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山東海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濤等有關領導出席了此次儀式。
  • 關注|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強,上海打造世界航運中心的優勢有...
    根據當天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強,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亞太地區航運中心代表之一的上海,如何在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加速「東移」的大潮中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打造世界航運中心。
  • 集聚精英人才 上海海事大學「加碼」青島平臺建設
    上海海事大學山東校友會和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的成立,也進一步促成了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過程中的「人和」。據了解,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計劃5年內完成如下任務:選派350名全日制研究生赴青島實習實踐;在青島本地化培養45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完成1000人次的高端人才培訓;建設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亞洲郵輪學院等駐青島派出機構;通過科研合作,服務當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舉辦各類國際會議、專題論壇、講座等,搭建國際化交流合作的平臺;助力青島市建成北方國際航運信息中心
  • 國際海事組織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上海...
    12月30日,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MTCC)第一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校長陸靖出席並致辭,上海海事局副局長吳紅兵、一級調研員梁蔥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于波、航運處處長井豔,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副處長蘆琍琍,以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等各理事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 吉布地航運人才培養項目在上海籤約
    2014年1月3日吉布地駐華大使阿卜杜拉•米吉勒(Abdallah Abdillahi Miguil)代表吉布地共和國政府在上海和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教授、達之路集團董事長何烈輝籤署了吉布地航運人才培養項目三方合作協議。該項目旨在充分利用上海海事大學的優勢,為吉布地共和國培養合格的航運人才。
  • 專家建言航運數位化發展:打造一批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帶動項目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12月11日在上海臨港舉辦。與會人士圍繞「海上自主航行」「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港航產業的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開課
    圖說: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 學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焦玉玲)昨晚,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第二季「偉大工程」系列示範黨課之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開課。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今天在北外灘開幕
    圖說:航運建設成果展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任天寶)「向海而興揚帆遠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今天上午在北外灘白玉蘭廣場開幕,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主辦,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中國航海博物館承辦
  • 五部門: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
    (二)推進港口網絡建設。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推進沿海港口專業化碼頭和深水泊位建設;推進大型石油儲備基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國家煤炭儲備基地等能源儲運項目配套碼頭建設;加快實施內河主要港口、區域重要港口建設和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港口資源配置,提升內河港口的支撐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港口體系。
  • 2019年上海海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招生簡章
    2002年,學院與MSM合作舉辦的MBA項目獲得AMBA認證。2014年,學院成為AACSB(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會員。上海海事大學MBA以供應鏈物流的工商管理教育為主要品牌,重點突出港航優勢,兼顧綜合管理教育。眾多的上海海事大學MBA畢業生成為大型企業尤其是海運、港口和物流企業的CEO、CFO、CLO及其他高層管理人員。海大MBA教育中心被譽為「航運界的黃埔軍校」。
  • 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孕育世界航運精英的搖籃!
    伴隨大連海事大學111年的發展歷程,輪機工程學院匯聚和培養了一代代祖國航運事業的棟梁之才、興業精英。近年來,作為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核心力量,輪機工程學院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並開展學科前沿研究,已成為我國海上交通領域重要的科研基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話專業——交通運輸
    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大一期間須修讀完培養方案中所規定的專業分流前的必修課程,並在大一末按「績點優先,參考志願」的原則分流為交通運輸和交通工程兩個專業。
  • 上海首度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名
    新華社上海7月11日電(記者何欣榮、賈遠琨)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十連冠、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水平與營商環境穩步提升……7月11日,在上海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名,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