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人在社交平臺上發出一個問題,引發幾十萬網友轉發評論"什麼時候最能看清一個人"其中點讚第一的只有一句話"失意的時候"是的,我們的一生要經歷很多的事情,接觸各種各樣的人,還沒落魄的時候無法看到身邊人的真實面目
只有在一個人處於困難的時候,才會看出身邊的人,哪些是講義氣的朋友,哪些是酒肉朋友,甚至很可能落井下石。郭德綱就是一路從逆境坎坷走過來的人,看透了人情世故,經歷了行業排擠,徒弟背叛等各種危機,最後帶領德雲社成功上位,已經是目前行業內的翹楚,其中旗下包括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燒餅,郭麒麟等受到市場,粉絲們熱捧的演員。
失意的時候千萬不要放棄,怨天尤人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是蘇秦的經典名句,也是郭德綱前半生的寫照。郭德綱曾在表演京劇《六國封相》之前在之中應用了這句話。郭德綱能有現在的成績都是靠被同樣排擠,封殺而自己走出來的。
相聲大家也是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說過一句話
"他一路坎坷走來,勢必要嫉惡如仇!"這就是郭德綱的總結,短短幾句話,就說出了前面幾十年的艱辛。
相聲界是個講究師承的行業,但是郭德綱三次上北京,但是因為沒有人脈屢屢碰壁,看似在最繁華的都市,實則過著最心酸的生活。沒有人願意收郭德綱為徒,拜師無門只好回歸小劇場繼續日日夜夜地熬著。
沒有出路,沒有掙錢渠道,他住在離市中心很遠的一個小平房內,屋內就一張床,一把凳子。掙不到錢,所以就沒錢交房租,也沒錢吃飯,挨餓受凍那都是常有的事兒。
然而郭德綱在《過得剛好》這本書中回憶道:
"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回頭看那段歲月,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舉目無親。
我窮過,苦過,受過罪,挨過餓,甚至哭過,但就是沒有怨過。"
因為沒有怨過,所以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反倒把我逼成了龍。
郭德綱:人都是為自己而活,你喜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經常看郭德綱的採訪,一定會發現:他說話,往往透過現象看本質。演藝界的腕兒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外界的聲音?很多人會說,"好的,不好的,我都虛心接受。"
這個問題到郭德綱這裡,就有些出乎意料了,他說——
一丁點兒影響都沒有
"你花三千萬,花一個億拍一個電影,我就不喜歡,相聲也是一樣,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用他自己話,人都是為了自己而活,你喜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這番話說著沒什麼,但別背後一定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他的兒子郭麒麟,年少成名,這點多少人羨慕不來,可郭德綱卻說,
「我不希望他大紅」
作為一路坎坷走過來的父親,郭德綱說出了讓人動容的一番話:
紅起來容易,難的是接住自己,年三十吃頓餃子容易,之後呢,得天天吃餃子才行啊。可你有那麼多面和餡嗎?所以,要多下功夫才行啊
郭德綱:小人永遠是小人,不會因為你的客氣而改變,這個世界上惡人都是慫人慣出來的,別怕得罪人
娛樂圈一直以來都不是個容易呆的行業,我們從娛樂明星的內鬥,爭C位就能看出,特別是身處演藝圈,多少眼睛盯著你,說錯一句話,要得罪多少人。
郭德綱,還挺敢說的。有一次,魯豫問他,我有時聽你說話,就挺替你擔心的,因為你說話挺橫的,你就不會有擔心的時候嗎?
郭德綱說——
小人永遠是小人,他不會因為你的客氣而改變,世界上的惡人都是慫人慣出來的,你把人都得罪了,就沒有什麼可得罪了。
常常覺得,郭德綱就是生活中不斷被錘鍊,最後成功脫穎而出的一批人,沒什麼文憑,但是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值得琢磨,都能直擊人心,有個網友寫過一句話
"郭德綱,活的通透,可能就是被生活扒了好幾層皮"
活到一定歲數,看的多了自然都懂,沒有什麼金句雞湯,都是人生閱歷罷了,沒經歷過的奉為金句名言,已經經歷過的笑兩聲,懂的人自然都懂。
郭德綱常說的"金句"
1.人到用時仁義少,事無經過不知煩。
2.郭德綱,你記住了,今天的一切是你永遠的資本,你必須成功。
3.您還茹毛飲血呢,我跟您探討什麼滿漢全席啊。
4.人生在世就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話笑話別人。誰人人前不被罵,誰人背後不罵人呢?
5.許多同行,由於沒能耐,導致沒心胸,然後沒志氣,接著就是沒溜兒,最後沒飯。
推薦這本郭德綱親筆寫的
《過的剛好》
親身講述40年同行之間,學藝之間的故事,除了幽默,更有直截了當的諷刺,同時在書中郭德綱講如何面對外界評論。大部分時間他看得比較淡,但是逼急了也罵人。估計跟我們平常人一樣,在"祈禱世界和平"和"意難平"之間不定時搖擺。
這是一本人性的故事書,是一本郭德綱的發展史,更是人面對生活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對待困難的啟示書,不妨讀一讀,相信對我們的一些經歷也有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