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男,漢族,中共黨員,1973年9月出生,現任煙臺大學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團委書記。2001年3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2009年擔任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2006級(198人)輔導員和院團委書記。
二、工作情況(一)面對抉擇,義無反顧
2001年3月,丁峰所任教的中專學校併入煙臺大學,面對擇崗分流的機會,他毅然選擇了輔導員崗位。對於他來說,已近三十歲的年齡,對工作又不太熟悉,再加上是新建院系,一切工作幾乎從零開始。面對壓力,丁峰不僅沒有退縮,更是迎難而上,在付出了別人難以想像的辛苦努力之下,他很快就成為了輔導員中的行家裡手。
輔導員首要素質是講政治,為此丁峰十分注重自身政治素養的提高。業餘時間,他自覺學習各種理論,累計撰寫讀書心得近5萬字;工作中,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開展教育,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為提高業務能力,他先後參加了山東省輔導員、團幹部、全國職業指導師、心理諮詢師、職業規劃指導講師等業務知識培訓,2007年至今,兩次參加了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輔導員骨幹培訓。
(二)愛崗敬業,任勞任怨
多年來,丁峰把滿腔的熱忱傾注於工作,為了學生他捨棄了安逸,為了工作他忽略了家人。從2002年開始,他將鋪蓋搬進了學生公寓,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學生們同吃同住。2008級新生入學報到期間,丁峰9歲的孩子感冒發燒,為了保證新生順利入學,孩子住了四天院,他卻沒到醫院看過一回。幾年來,他沒有度過一個完整的雙休日,平時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每學期下來,總要有十多個晚上是在辦公室裡熬到天亮。
工作上的勞累,加上平時吃飯、休息不規律,使他患上了萎縮性胃炎、膽囊炎等慢性疾病。胃部時常疼痛難忍,只好捂著肚子堅持工作,領導和同事多次勸其抓緊到醫院檢查治療,他卻從沒有在意。2009年9月開學不久,他的病情再次加劇,為了儘量不擔誤工作,他硬是又拖到了「十一」長假才住進醫院。丁峰愛崗敬業的態度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名師生。由於事跡突出,他已連續三次被評為「煙臺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三)以生為本,至心至誠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丁峰用至誠的愛心傳遞著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生病住院的時候,他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自費買些禮品給學生以關懷;逢年過節,他常常把貧困生請到家裡給他們改善生活。2009年,他主動拿出4000元幫助兩名貧困生墊付了學費。
丁峰意識到,對於貧困生來說,思想引導和解決實際困難同為重要。幾年來,他一方面積極通過各種渠道為貧困生排憂解難,另一方面主動找貧困生談心,勉勵他們以積極心態面對困難,教育他們學會感恩,勵志成才20。02級的一名貧困生,因迷戀上網嚴重影響了學習,丁峰兩次在深夜裡到網吧找到他,與其觸膝談心,在他的感召下這名學生終於戒掉了網癮習慣,在畢業留言上學生這樣寫道:「丁老師,是您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我會牢記您的教導」。
在丁峰看來,學生就像自己的家人,學生的安全就是他的責任。曾經有一名學生在威海某地進行傳銷活動被困,他在給學校有關部門匯報之後,馬上起身前去解救。為了不讓妻子擔心,他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是外出參觀學習,其實那天正是他與妻子結婚12周年紀念日。對待工作和學生,丁峰從沒有計較過個人得失,用他的話說:為了學生,即使付出的再多也值得!
(四)勤於思考,精心研究
丁峰始終注重工作理論研究,善於在實踐中總結經驗。2007年以來,他已主持完成「山東省輔導員骨幹支持研究課題」1項、校級黨建思政工作研究課題2項;2009年1月又獲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輔導員專項課題」1項,累計科研經費2萬餘元。先後公開發表論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此外,還參與編寫了新時期高校德育研究叢書—《大學美育》。
多年的潛心研究結出了累累碩果。近年來,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各級各類評比中獲獎。論文《高校黨建工作進學生社區的探索與實踐》先後獲得「山東省首屆輔導員論壇」一等獎和「第十一屆全國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論壇」優秀論文;另有兩篇論文也分別獲得「山東省共青團工作調研獎」三等獎和「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論文」二等獎。2009年,他參與的教學研究項目獲得了山東省教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五)立足實踐,不斷創新
幾年來,丁峰認真履行輔導員崗位職責,準確把握新時期學生思想教育的規律,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業績。
他認為,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通過長期觀察,他把特殊學生歸為思想落後型、學習鬆懈型、經濟困難型、心理困惑型等類型,並分別給予「特殊關照」,採取因人施教。
丁峰注重發揮典型育人的作用,他長期開展的「優秀學子成長論壇」已成為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活動。2009年4月,2006級孫成法同學因「背著母親上大學」的感人事跡被評為「煙臺市十大傑出青年」,先後受到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山東教育電視臺、煙臺電視臺、煙臺日報等眾多媒體的廣泛報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丁峰創造性地實施學生黨員「教育、成長、形象、示範、服務」五項工程,通過開展「成長目標承諾制」、黨員聯繫班級、宿舍制度,健全黨員成長檔案和考評體系等措施,有效加強了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在兼任了學校社區黨工委第三分工委書記期間,他大膽實踐,總結形成了以「四個地帶」為特色的社區黨建工作模式。2007年該成果被山東省高校工委作為先進經驗向全省高校下文轉發。
丁峰積極倡導「目標牽引式學業規劃與素質拓展一體化」的學生培養模式,提出並貫徹「全程化」和「一對一」的學業與就業指導工作思路,從大一入學開始,為每名學生建立了學業規劃檔案,有針對性地開展跟蹤指導。幾年來,他所帶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90%以上。
2006年,丁峰創建了以宿舍文化為依託的學生審美實踐基地,獲得學校重點扶持,通過舉辦宿舍美育文化節等形式,長期開展「環境整潔、舍風文明、學風濃厚、關係和諧」的宿舍文化創建,所在院系連續六年獲得全校「宿舍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丁峰十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2005年他牽頭成立了煙臺大學首個「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室」,目前已累計吸納近百名學生走進實驗室開展學術研究;自學校設立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四年來,他先後組織學生申報項目105項,獲得資助85項。2007年至今,他所帶的學生共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1項、山東省特等獎2項、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全國銅獎1項。
他善於引導學生加強實踐鍛鍊,提高社會責任感。幾年前,丁峰引導學生成立了「綠色使者」志願者協會並擔任指導教師,2007年9月,協會開展「綠色文明推廣工程」獲得共青團中央「文明禮儀推廣行動」項目重點資助,並於2008年8月被團中央評為「全國第七屆青年志願者活動評選」優秀項目獎;2009年該協會又申請獲得了中華環保基金會5000元項目資助。幾年來,他指導的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先後獲得全國優秀社會實踐團隊1次、省級優秀實踐隊2次。由於工作突出,近三年來他連續被評為「煙臺大學先進青年工作者」。
三、獲獎情況2009年:
煙臺大學優秀青年工作者;
煙臺大學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2008年:
山東省第二屆高校十佳輔導員;
煙臺大學十大優秀輔導員;
煙臺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煙臺大學優秀青年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