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婚」悄然出現,你怎麼看?

2020-12-23 西安發布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和小西夫婦一樣,選擇兩頭婚的多是江浙農村的獨生子女。「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杭嘉湖地區,我接觸的案件當事人,集中在杭州市周邊的九堡、臨平、餘杭一帶,多為村轉社區的地方,還有就是湖州地區,兩頭婚現象非常普遍。」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介紹說,「可以說,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

在杜鵬看來,兩頭婚是「招上門女婿」的更優解。「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話叫『招女婿招女婿,最後招了一個懶惰女婿』。」杜鵬解釋說,以往招上門的女婿會存在這樣的心理——「反正孩子不跟我姓,這個家也沒有我的份,我到這裡只不過是完成生殖繁衍任務而已。」在這種心態下,久而久之,上門女婿對家庭的責任感越來越淡薄。而且通常情況下,招上門女婿家庭一般是女方經濟條件優於男方或者女方家庭涉及拆遷,招女婿家庭中不少家庭對招進門的男性存在一定防範和歧視。所以,無論從上述哪一點來看,都會造成上門女婿家庭後期的不穩固。

除此之外,兩頭婚家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即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

「『兩家拼拼』的主要原因是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子女,再加上目前保姆行業的不成熟,他們只能依靠父母。」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省律協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慧麗說。她從事家事領域研究已有14年之久,幾年前,她就開始關注兩頭婚。

「還有部分小夫妻,因為自幼是被原生家庭寵大的獨生子女,原生家庭條件也相對較好,獨立生活能力差,所以對原生家庭有非常大的依賴性。」楊慧麗補充說。

利大還是弊大?

「我覺得,這種『不來不去』的兩頭婚應該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探索,這種探索蠻好,有利於家庭的穩固和諧。」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如是說。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首次接觸到兩頭婚時,就對此表示贊同。

經過研究兩頭婚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楊紅之所以贊同的一個原因與自身有關。「獨生子女成家後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大多數獨生子女的父母是樂於接受的。」楊紅只有一個女兒,目前正在讀大學。從她個人感受來說,女兒外出上大學,每逢節假日回家,都會讓她十分高興。「如果將來我女兒選擇兩頭婚,不完全從我們這裡剝離出去,我是非常贊成的。」

然而,兩頭婚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在實際生活中,兩頭婚具有一定的「後遺症」。對於這點,三位律師不謀而合。

「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雖好,但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楊慧麗說。「而且現實中我們接觸到的案例,兩頭婚家庭會因為誰家都不能少、不能輸,從而發生爭執。比如有的男方不願多在女方家住,怕住得時間多一點會有入贅之嫌。」

就拿小西夫妻來說,兩家曾因清明節男方要不要跟隨女方去掃墓而鬧過不愉快。小爭認為,去女方處掃墓是上門女婿的行為,堅決不去。但小西認為,既然大家都商定好是兩頭婚,去女方處掃墓又有何不可?

有些是可以調和的,但有些矛盾不好調和,甚至會引發離婚。」杜鵬說。事實上,哪個孩子跟誰姓,有「對賭」成分在。如果生育的二孩性別一致,則皆大歡喜,但生育的二孩中有一胎為女孩,且隨男方姓氏為女孩時,則有可能造成男方的心態失衡。

「偏心情況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孩子很難融入自己的家庭。這更多地需要小夫妻去疏導,儘量讓原生家庭的父母做到不要偏心。」楊慧麗表示,「尤其是當兩個小孩不長期居住在一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至少應保證周末小家庭成員在一起活動來培養感情。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多多考慮自己的兄弟姐妹,照顧對方的感受,如節假日互贈禮物等。」

杜鵬和楊紅認為,兩頭婚總體上是利大於弊。但楊慧麗則持相反觀點。她認為兩頭婚的原生家庭父母或多或少尚未脫離中國的傳統家庭模式,希望自己的姓氏可以延續。

消失還是普及?

未來兩頭婚的發展如何?楊慧麗、杜鵬兩人和楊紅給出了不同的預測。

兩頭婚這種社會現象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種產物。」杜鵬認為,今後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需求下降,兩頭婚現象自然會減少。「我個人認為,就目前而言,未來二三十年,大的傳統隨父姓的格局不會改變。」

「我也認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會消失。一方面,全面二孩開放,一個家庭的子女增多,就沒有了兩家去拼拼的需要。另一方面,社會服務業發展尤其是家政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幼兒培訓的完善和發展,以及未成年人各項保護政策的出臺,都會刺激和鼓勵小夫妻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楊慧麗說。

而楊紅對此持積極樂觀態度。「我覺得未來這種形式可能會增多,我甚至希望它能成為一種主流形式。」在楊紅看來,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這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

記者注意到,「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是三位律師不約而同提到的共通點。兩頭婚究竟何去何從,還需交由時間去驗證。

(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小西和小爭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婦女網、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兩頭婚」新模式悄然出現,傳統婚姻或遇挑戰,年輕人為何熱衷?
    於是,新的婚姻模式誕生了,那便是近日在網際網路鬧得沸沸揚揚的「兩頭婚」,它的悄然出現對我國傳統婚姻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但也提供了更多可能。今天,我們就來系統了解一下什麼是「兩頭婚」,以及它的利與弊。▲什麼是「兩頭婚」?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兩頭婚#我要上微頭條#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過來人:姓氏、稱呼都亂了
    然而,在江浙一代,卻悄然興起了另一種嫁娶模式。01不娶不嫁的"兩頭婚",正在悄然興起何所謂"不娶不嫁",又何所謂"兩頭婚"?都是父母的孩子,卻姓著兩個姓,即便是獨生子女的,也喜歡讓孩子的名字裡,出現兩個姓氏。在稱呼上,和開心果一樣困惑的孩子有很多:外公外婆是誰?"兩頭婚"的姓氏、稱呼,其實都亂了,已經和傳統的稱呼姓氏,截然不同。有網友戲稱:因為這兩頭婚,教科書中對于姓氏、稱呼的問題,是不是該改改了?
  • 兩頭婚:一種新的婚姻形式?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江浙地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人民生活條件較好,盛產商人。即便如此,江浙地區也有很多家庭也面臨著婚姻中男方付不起彩禮,女方家庭不滿意的情況。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兩頭婚」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你怎麼看?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不要彩禮嫁妝,生娃隨兩人姓
    不得不說,高手在民間,這不,江浙一帶,早就悄然興起了另一種針對獨生子女的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什麼是「兩頭婚」?一句話就是:不嫁不娶不要彩禮不要嫁妝,孩子生兩個,一個隨一家姓。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思是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然與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兩頭婚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仍與各自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眾人熱議的江浙兩頭婚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淺說兩頭婚背後的故事
    二是兩頭婚雖然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稱呼,但本質其實是一樣的。比如很多網友分享的,常熟的「兩頭蹲」,蘇州的「合併」等,其實都只是一種不同的叫法而已,跟同一種酒卻貼上幾個不同的標籤一樣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三是兩頭婚並非是今天才出現的新事物。從很多人分享的信息來看,兩頭婚的情況在很多年前都已經出現了。
  • 「兩頭婚」為啥在浙江興起?
    「『兩頭婚』是一次積極的嘗試, 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 澎湃新聞:有觀點認為「兩頭婚」實際上是父母更多地幹涉了年輕人的生活,你怎麼看?
  • 兩頭婚與北俱蘆洲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的模式是這樣的:男方無需付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妝。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通常,兩頭婚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兩頭婚恰好可以相對平等的解決獨生子女家庭中老人贍養與遺產繼承的問題。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兩頭婚悄然興起,老大隨爸姓老二隨媽姓,過來人:生完二胎後悔了
    在江浙一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悄然興起了兩頭婚的新型結婚方式,所謂的兩頭婚就是男不婚女不嫁。 陳靜左右為難,之前覺得很幸福的兩頭婚,不到五年就感覺痛苦不堪,後悔不已。早知有今天這種局面,就不會同意兩頭婚了,生二胎後後悔了。
  • 聽說過「兩頭婚」嗎?你可能也正處於這種新婚姻形式!網友炸鍋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聽到「兩頭婚」這個概念,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這男婚女嫁自古有之,誰又弄出這麼一出來?這「兩頭婚」到底啥意思?哪裡是什麼「兩頭婚」,分明就是「兩頭混」。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未來,老人是過去,老人多付出一些可以理解,但孩子的問題誰來解決?那麼,兩頭婚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第一,孩子的姓氏不一樣,讓兩個孩子缺少歸屬感。
  • 「兩頭婚」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
    文/黑擇明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了「兩頭婚」這種婚姻組成的家庭小兩口通常在成家後依舊各住各家。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種婚姻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此舉是積極響應國家的生育政策,對社會老齡化是重大利好。此外,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大幅減輕了男女雙方的經濟壓力,由此提高了年輕人的結婚意願。何況,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還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 杭州夫妻「兩頭婚」衝上熱搜,你怎麼...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什麼是「兩頭婚」? 定義是什麼?
    專訪「兩頭婚」研究者:為什麼興起在江浙,家庭內部如何協商「男不叫娶、女不叫嫁」「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不是娶媳婦」。近日,一種被稱為「兩頭婚」 的婚姻模式引起人們關注。
  • 江浙地區興起「兩頭婚」,會成為未來婚姻的新模式?
    近年,在江浙地區一帶悄然興起了一種新式婚姻—兩頭婚。  聽到「兩頭婚」,很多朋友可能跟小孚醫生一樣感到好奇。  這個「兩頭婚」具體是一種怎樣的婚姻形式?  今天小孚醫生帶大家了解「兩頭婚」的形式,怎麼產生的,以及「兩頭婚」的利弊之處。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這種婚姻形式,就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兩頭婚」是什麼?它的出現是好是壞?
    這兩天網上討論度比較高的一個話題「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什麼是兩頭婚呢?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大原因就是現代生活工作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自顧不暇,沒有多餘的精力照顧孩子,只能依託父母的幫助。  兩頭婚現象喜憂參半,有人認為是好事,有人認為是悲劇。  優點是雙方沒有嫁妝和彩禮的壓力,經濟顧慮小,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