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濱海新區創建國家健康促進區全面啟動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濱海新區2018年衛生計生工作暨創建國家健康促進區啟動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濱海新區全面啟動國家健康促進區創建工作,努力建設「健康濱海」,著力提高新區人民健康水平,為創建繁榮宜居智慧新城提供堅強的健康保證。
嚴肅整治「紅包」「回扣」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嚴厲查處「黑120」「黑護工」「倒號」等行為
實施重點藥品監控,促進醫療機構合理用藥
落實財政補助政策,使醫聯體雙向轉診數、專家下沉數同比增長20%以上
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
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體責任,招聘400名左右本科以上畢業生
建成指揮型120急救中心
推進1230戶農村戶廁改造
建成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完成新區腫瘤醫院主體工程、新區中醫醫院綜合樓工程等
嚴肅整治「紅包」「回扣」等行為
據了解,新區將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抓好衛生計生行風建設。嚴格落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嚴厲整肅行業不正之風專項工作管理規定》和行風建設「九不準」等規範要求,以「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行風問題大檢查大起底為抓手,通過不定期明察暗訪、視頻監控點評、群眾投訴舉報等多種渠道,搜集違反職業道德規範和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問題線索,嚴肅整治「紅包」「回扣」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嚴厲查處「黑120」「黑護工」「倒號」等行為,堅決遏制行業不正之風。
進行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據了解,新區將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激發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活力。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為契機,積極探索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編制管理、深化分配製度和績效評價體系改革等措施。實施重點藥品監控,通過約談、督辦等方式,促進醫療機構合理用藥等。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改革。完善醫聯體運行機制,落實財政補助政策,使醫聯體雙向轉診數、專家下沉數同比增長20%以上。強化醫療質量控制和醫療安全管理,實現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資源共享。開展9家遠程視頻醫療會診試點,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區域遠程醫療服務網。推廣移動式籤約服務,注重籤約服務數量和質量,籤約協議完整率達到80%以上,鼓勵開展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籤約需求。
完善績效分配製度改革。將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兩個原則,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
將招聘400名左右畢業生
據了解,新區將加強醫療機構內涵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在深化對外合作交流方面,推進五中心醫院、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等共建單位實現階段性合作目標。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將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體責任,招聘400名左右本科以上畢業生。
新區還將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認真抓好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就醫感受百日行動,嚴格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質量10項任務,推行預約診療服務,強化抗菌藥物應用監管等。
實施千餘戶農村戶廁改造
據了解,新區將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方面,將加強康復服務,在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開設慢性病康復病床。加強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明確鄉村醫生職責,規範村衛生室執業行為,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做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保持在133萬份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達14萬人以上,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分別達到14萬人和5.4萬人,慢性病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70%。完成適齡人群大腸癌篩查和兒童窩溝封閉預防齲齒工作任務。落實婦女兒童健康促進計劃,為全區20萬人次提供20項惠民項目。
抓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推動三級綜合醫院設置精神科或心理治療科門診工作,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社區管理的規範性。
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濱海新區將建成指揮型120急救中心,實現對全區急救呼叫需求的統一受理、對全區院前急救資源的統一指揮和統一調度。
在愛國衛生工作方面,新區將推進健康濱海建設,推進國家健康促進區創建,紮實推進1230戶農村戶廁改造工作等。
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將建成
據了解,新區將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完成新區腫瘤醫院主體工程、新區中醫醫院綜合樓工程,加快推進大港醫院二期工程,完成五中心醫院門急診樓主體工程、塘沽中醫醫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漢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濱街港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裝修改造工程。
加快衛生計生信息化建設步伐。推進全區醫療衛生信息專網建設,力爭覆蓋40家醫療機構。完成三級醫院智慧門診建設。搭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15家以上醫療機構的數據共享、互聯互通。(記者 陳西豔)
(責編:李 丹、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