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創建國家健康促進區全面啟動

2020-12-20 天津頻道

原標題:天津濱海新區創建國家健康促進區全面啟動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濱海新區2018年衛生計生工作暨創建國家健康促進區啟動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濱海新區全面啟動國家健康促進區創建工作,努力建設「健康濱海」,著力提高新區人民健康水平,為創建繁榮宜居智慧新城提供堅強的健康保證。

  嚴肅整治「紅包」「回扣」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嚴厲查處「黑120」「黑護工」「倒號」等行為

  實施重點藥品監控,促進醫療機構合理用藥

  落實財政補助政策,使醫聯體雙向轉診數、專家下沉數同比增長20%以上

  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

  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體責任,招聘400名左右本科以上畢業生

  建成指揮型120急救中心

  推進1230戶農村戶廁改造

  建成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完成新區腫瘤醫院主體工程、新區中醫醫院綜合樓工程等

  嚴肅整治「紅包」「回扣」等行為

  據了解,新區將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抓好衛生計生行風建設。嚴格落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嚴厲整肅行業不正之風專項工作管理規定》和行風建設「九不準」等規範要求,以「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行風問題大檢查大起底為抓手,通過不定期明察暗訪、視頻監控點評、群眾投訴舉報等多種渠道,搜集違反職業道德規範和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問題線索,嚴肅整治「紅包」「回扣」等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嚴厲查處「黑120」「黑護工」「倒號」等行為,堅決遏制行業不正之風。

  進行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據了解,新區將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激發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活力。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為契機,積極探索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編制管理、深化分配製度和績效評價體系改革等措施。實施重點藥品監控,通過約談、督辦等方式,促進醫療機構合理用藥等。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改革。完善醫聯體運行機制,落實財政補助政策,使醫聯體雙向轉診數、專家下沉數同比增長20%以上。強化醫療質量控制和醫療安全管理,實現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資源共享。開展9家遠程視頻醫療會診試點,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區域遠程醫療服務網。推廣移動式籤約服務,注重籤約服務數量和質量,籤約協議完整率達到80%以上,鼓勵開展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籤約需求。

  完善績效分配製度改革。將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兩個原則,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

  將招聘400名左右畢業生

  據了解,新區將加強醫療機構內涵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在深化對外合作交流方面,推進五中心醫院、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等共建單位實現階段性合作目標。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將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體責任,招聘400名左右本科以上畢業生。

  新區還將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認真抓好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就醫感受百日行動,嚴格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質量10項任務,推行預約診療服務,強化抗菌藥物應用監管等。

  實施千餘戶農村戶廁改造

  據了解,新區將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方面,將加強康復服務,在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開設慢性病康復病床。加強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明確鄉村醫生職責,規範村衛生室執業行為,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做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保持在133萬份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達14萬人以上,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分別達到14萬人和5.4萬人,慢性病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70%。完成適齡人群大腸癌篩查和兒童窩溝封閉預防齲齒工作任務。落實婦女兒童健康促進計劃,為全區20萬人次提供20項惠民項目。

  抓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推動三級綜合醫院設置精神科或心理治療科門診工作,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社區管理的規範性。

  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濱海新區將建成指揮型120急救中心,實現對全區急救呼叫需求的統一受理、對全區院前急救資源的統一指揮和統一調度。

  在愛國衛生工作方面,新區將推進健康濱海建設,推進國家健康促進區創建,紮實推進1230戶農村戶廁改造工作等。

  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將建成

  據了解,新區將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完成新區腫瘤醫院主體工程、新區中醫醫院綜合樓工程,加快推進大港醫院二期工程,完成五中心醫院門急診樓主體工程、塘沽中醫醫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漢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濱街港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裝修改造工程。

  加快衛生計生信息化建設步伐。推進全區醫療衛生信息專網建設,力爭覆蓋40家醫療機構。完成三級醫院智慧門診建設。搭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15家以上醫療機構的數據共享、互聯互通。(記者 陳西豔)

(責編:李  丹、王浩)

相關焦點

  • 天津濱海新區:今年推進國家海洋博物館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
    國家海洋博物館「推進國家海洋博物館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工作已入列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化和旅遊局印發的《濱海新區文化和旅遊局2020年工作要點》。濱海新區政府網站近日發布的「關於印發《濱海新區文化和旅遊局2020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公布了《濱海新區文化和旅遊局2020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全文。
  • 天津濱海新區:「一廊一帶一區」做足「海洋文章」
    隨著濱海新區2020年發展海洋特色旅遊攻堅行動的打響,新區將積極推動旅遊項目建設,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構建沿海藍色旅遊走廊、海河都市觀光帶、中新天津生態城全域旅遊示範區「一廊一帶一區」旅遊空間布局,進一步做足「海洋文章」,著力打造海洋旅遊文化新地標。
  • 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啟動十條行動計劃 讓"美"更有內涵
    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內涵提升十條行動計劃啟動  用高品質服務把讀者留下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地處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會點,內陸腹地廣闊,輻射西北、華北自2006年5月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並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以來,濱海新區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多重疊加的歷史性窗口期,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天津濱海新區,已成為國內外企業青睞的投資熱土。如今,這裡已聚集了逾7000家外資企業、上萬家內資企業,在這裡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超過140家。
  • 大名鼎鼎的天津濱海新區都包括哪些區?
    天津濱海新區全國聞名,20多年來保持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在規劃、產業布局、功能分區等方面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那麼,目前濱海新區旗下有哪些區?相互之間是什麼關係?相信您看過本文,就再也不會分不清了。一、天津濱海新區簡介天津濱海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
  • 天津濱海新區
    2019年初,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政務服務辦公室正式揭牌,作為濱海新區政府組成部門,同時加掛天津市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天津市濱海新區營商環境辦公室牌子。除原來區行政審批局的行政許可職能外,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政務服務辦公室又增加了政務服務其他領域的職能,從原先的標準化審批向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過渡,更好地為廣大市民和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 南港工業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亮點(圖)
    按照整體規劃,天津南港工業園區將主要發展化工和製造業等產業,為石油和石化產品的生產、倉儲運輸和貿易服務,規劃建設精細化工、倉儲物流、分撥配送、專業碼頭、機械製造、行政金融居住和發展預留區等七個區域。加大圍海造陸投入,建設南港工業園區30平方公里海域造陸和40平方公裡陸域的填平補齊,並啟動區內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本市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確定的十個重大項目之一。
  • 濱海新區「5·11健康塑形公益捐步」活動啟動
    記者 何沛霖 攝5月11日,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濱海新區疾控中心聯合愛心企業安利公司發起的「5·11健康塑形公益捐步」活動在安利濱海體驗店啟動,濱海新區5·11健康塑形公益俱樂部同步成立。當日下午1點,「5·11健康塑形公益捐步」活動啟動儀式暨大型網絡直播活動啟幕。
  • 天津大學、濱海新區將合作建設「天津大學濱海國際醫學院」
    天津大學將與天津發展的引擎濱海新區合作建設「天津大學濱海國際醫學院」。據《濱海時報》報導,7月16日,濱海新區與天津大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補充協議),將雙方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推向深入。雙方將充分發揮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既有優勢,在共建新型研發機構、高層次人才交流培養、匯聚優勢資源、提升醫療健康水平、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增加合作維度、擴展合作空間、提高合作效能。
  • 天津濱海新區啟動志願服務「五個一」活動
    今年7月9日起,天津市濱海新區啟動了志願服務「五個一」活動之一的「承包一個交通路口,開展文明勸導活動」。截至目前,共有5000餘人次參與到交通勸導志願服務中來。  今年南開區已啟動兩個階段的文明交通引導志願服務。
  • 天津或有大發展!兩個區有望「合併」,或將成濱海新區後又一新區
    天津的發展從古代開始就有了非常明顯的成就,天津的漕運自古以來發展的都很不錯,而且也是靠著發展漕運興起的,因此這裡的港口也是非常多且又很大的,是我們國家在北方地區最大的一個港口城市。天津目前下轄有16個區,這幾大區之間不管是從發展還是人口以及城市規模上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差距,特別是遠離城區的郊區和靠近市區的城市,這兩種區之間的差距最為明顯。
  • 濱海文化 | 天津濱海新區文化館:創新未成年人文化教育服務新模式
    濱海文化 | 天津濱海新區文化館:創新未成年人文化教育服務新模式 2020-07-11 09: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共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關於制定濱海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
    民生保障不斷增強,每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濱海圖書館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成為網紅打卡地,濱海科技館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10座博物館建築之一,被譽為海上故宮的國家海洋博物館開館,在音樂界享有美譽的茱莉亞學院正式開學,周大福國際金融中心開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依法治區工作深入推進,濱海新區行政執法監督平臺被評為全國示範項目。
  • 濱海新區與天津市教委、市衛健委籤署推進濱海新區教育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
    時報9月19日,濱海新區與市教委、市衛健委籤署推進濱海新區教育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積極引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深化教育醫療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補齊社會事業短板,促進新區教育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市教委還將支持各區、各學校名師、名校長到濱海新區設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支持市教科院設立濱海新區分院,提升濱海新區教育科研水平。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市教委將支持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等重點平臺承接首都轉移項目在職職工隨遷京籍子女在濱海新區就學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簡化入學手續。
  • 濱海新區與市教委、市衛健委籤署推進濱海新區教育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
    市教委還將支持各區、各學校名師、名校長到濱海新區設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支持市教科院設立濱海新區分院,提升濱海新區教育科研水平。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市教委將支持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等重點平臺承接首都轉移項目在職職工隨遷京籍子女在濱海新區就學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簡化入學手續。
  • 天津濱海新區開通免費「空中就業專列」
    新華網天津3月14日電(王安)近期,天津市濱海新區在嚴密落實疫情防控的基礎下,正穩妥有序推進各行業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復工復產企業已超過15000家,「四上企業」復工率接近100%,規上服務業、限上批發零售企業復工率也達到95%左右。
  • 天津南港鐵路全面建成通車,將促進天津形成「雙城」格局
    天津南港鐵路日前全面建成通車,全線開通運營。天津南港工業區港區配套鐵路、華電項目專用線也正全力開展建設工作。南港鐵路是連接南港工業區與國家鐵路之間的新建集疏運鐵路工程,有助於促進天津形成「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
  • 濱海新區:美好公共文化服務就在您身邊
    日前,在全市的統一部署下,濱海新區文化和旅遊局正在逐步有序可控地組織各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復工營業。隨著文化中心、區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中新友好圖書館、泰達圖書館、泰達街道綜合文化中心、茶澱街道綜合文化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相繼恢復開放,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 天津濱海新區重構空間發展格局 漢沽、大港為副城區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天津5月2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6日從天津濱海新區獲悉,該區將構建「一主、兩副、六組團」空間格局,其中:「一主」指濱海主城區,現代化海濱城市功能的核心承載區;「兩副」指北翼漢沽副城區、南翼大港副城區;「六組團」指國際航運核心區組團、中歐產業園核心區組團
  • 天津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就是根和魂
    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第二個國家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緊緊抓住根和魂,濱海新區成為國內對外開放區域形態最為齊全的地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19年在全國開發區綜合評比中名列第一,濱海高新區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天津港保稅區誕生全國第一個空港保稅區,東疆保稅港區創全國面積最大保稅港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多年來,濱海新區累計吸引14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近400個項目,年實際利用外資超百億美元。
  • 濱海新區反邪教「趕大集」活動隆重啟動
    原標題:濱海新區反邪教「趕大集」活動隆重啟動   日前,濱海新區反邪教警示教育「趕大集」活動啟動儀式於1月7日在濱海新區大港街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濱海新區區委防範辦主辦,濱海新區大港街工委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