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親戚沒有那麼壞,富親戚也沒有那麼好

2020-12-13 文化大視野

01

前段日子,有個朋友的父親突然腦梗塞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被家人送進了醫院,後又送入ICU病房搶救,一度情況危急。

主治醫生在搶救三天無起色後,把朋友叫進了辦公室。

他的意思是,情況比較嚴重,按照目前昏迷不醒的狀態發展,即便醒來,也很有可能成為植物人。問是否繼續搶救?

搶救意味著每天需要幾萬元錢,不搶救意味著朋友父親的命隨時終結。

五大三粗的朋友,當著醫生的面紅了眼圈,蹲在地上掩面哭泣。

換成從前,這些錢根本難不住他家,但今非昔比,自從他父親近幾年生意接連失敗後,把房子車子公司都賣了,還還不清銀行的貸款。

朋友現在租的是別人的房子,家裡還有一個患輕微老年痴呆症的母親要照顧。日子本就過得四面楚歌。

蹲在地上仔細算過,一個月帶上獎金最多8000元薪水,只夠交付房租和一家老少開銷,妻子賺來的錢全還了銀行,孩子還在讀初中。

銀行的債務早已壓得他每個月直不起腰,現在父親生命垂危,真是陷入兩難境地。

他想救,賣血也不夠點數。但不救,作為兒子的孝義何在?

至少錢花下去還有50%的希望醒來,若不花,父親的命真的說沒就沒了。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搶救父親到底,他請求醫院容他想些日子籌錢。

醫生看著他的眼圈,大家都是中年人,心裡都懂那份辛酸和無力,默默點了頭。

02

決定救治後的朋友,站在走廊裡,翻開手機通訊錄,開始找可以借錢的親戚和朋友。

他先給經濟條件最好的親姨媽打電話,想著家境富裕時,兩家來往最緊密。小時候姨媽還說要當半個兒子養。

電話接通,姨媽客客氣氣喊著外甥,關切問了其父親病情,得知是來借錢後,話鋒一轉,委婉拒絕了。

他給表哥打電話借錢,想著父親生意火紅時,年年來拜年,搶著要孝順。兩家經濟條件相符,那些年處的和親兄弟似的。說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表哥也以買了房手裡沒錢拒絕了。

他給有生意往來的父親的老朋友打電話,對方先是一口侄子侄子的叫,一聽說要好大一筆錢,支吾著都表示不方便,結束了通話。

朋友很不解,為什麼那些被父母和自己高看的富親戚都變得這麼小氣了?家裡有錢時,門庭絡繹不絕,口口聲聲都是一家人。如今有難,紛紛避之不及,躲瘟疫一般。

人心真涼薄。朋友發朋友圈嘆息!

03

正當他萬念俱灰,打算去借高利貸時,有個遠房堂弟給他打來電話,說是在醫院裡轉了幾圈,找不到病房,讓去接一下。

他壓根沒想到這個多年不走動的親戚會來看望。

不僅人來了,還買了鮮花和水果。一直等到醫院的探視時間看望了病人後才肯離去。情真意切。

走時,堂弟囑咐一定要先吃水果,後又連連回頭,說一定再來看。還說家裡母親在廟堂一直祈禱,父親也坐在家裡等消息。

朋友覺得水果有蹊蹺,拆開包裝,果不其然在籃子中央發現了一個被舊報紙包的鼓鼓的東西,打開看是一踏踏的錢,足足有六萬。

朋友哽咽說:真是發生點爛事,才能看清身邊的人是神是鬼。沒想到今天救自己父親的竟然是當年被父母嫌棄的窮親戚。

04

他說:這個遠房堂弟住在山區,叔嬸一輩子靠山吃飯,家裡窮的叮噹響。

小時候,每逢節日,叔嬸會帶著堂弟來家裡走親戚,送一些雞鴨河魚筍乾之類的特產。

母親總覺得寒酸,不是很待見,尤其是家裡有其他貴客時,把他們吃飯都安排在小桌上。

有時,堂弟一家來勤了,父母還會厭煩,想著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是來借錢的。

雖然每次父母也會回禮一些酒水茶葉衣服之類的東西,但背後多有嫌棄。深怕沾上窮氣。

朋友記得清楚,十歲那年春節,堂弟家的山裡下雪了,他們還是踩著半腿深的積雪來拜年,父親安排他們住在一間很少有人住的房間,把帶來的豬腿肉和雞鴨蛋放在廚房角落,任由貓狗嗅著。

那天姨媽全家也來了,手裡提著菸酒和古玩,母親把禮物放在客廳最顯眼地方,安排他們住到了靠近主臥的客房。

第二天醒來,朋友看見寵物貓打碎了客廳的一隻景德鎮官窯瓷瓶,但母親第一個跑去質問堂弟是不是他幹的?

自從那次後,就很少來了,除了堂弟讀大學那年,父親路過他讀書城市,禮節性送過2000千元錢後,再無其他往來。

可今天雪中送炭的確確實實是那些年不被家人看得起的窮親戚,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要當爹當兄弟的富親戚,一個個逃的無影無蹤。

05

後來,朋友父親從鬼門關被救了回來,雖然左腿再也不能走路,好歹性命保住。

他買了禮物去山裡跟叔嬸道謝,兩個老人做了好多吃的招待他,走了還給他裝了兩蛇皮袋山貨。

他去堂弟公司寫欠條,約了還錢年限。但被堂弟一口拒絕。

他對朋友說:我們是兄弟,親戚有難,怎能見死不救?何況小時候,我在你家睡了好幾晚,吃了好多稀罕的糖果,你送我的玩具還在呢!6萬元你寬裕了再看著還,先不急。

事後,朋友問我:婉清,我該如何去回報堂弟的這份情義?

我說:你只要把他當親戚就成,不要太負擔。真親的人,不會計較和在意他們的付出。

而我後來一直再想親戚間相處的一些事。

覺得我們活在世上,自打呱呱陸地開始,生命裡就擁有了許多親戚,這些親戚裡必然有窮的也有富的,有走動的頻繁的也有很少聯繫的。但無論怎樣,應該交心,不是交利。

不要因為一時的窮,利益薰心去追捧富親戚,迷信他們會給你的生活帶來錦衣玉食而甘願卑微,喪失骨骼;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富,傲慢自大看不起身邊的窮親戚,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天窮親戚也可以是你的貴人。

身而為人,活得是一個心安理得,講的是一份為人情義,任何時候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處理關係,包括親情。

說真的,窮親戚沒有那麼壞,富親戚也沒有那麼好。

唯一有區別的是,真心和假意。

相關焦點

  • 俗話說: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古人為何這麼說?
    筆者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這句俗語就是跟鄰居和親戚有關係的,它就是,「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古人們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先來看看前半句,「親戚只怕親戚窮」。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說的就是人很怕和一些很窮的親戚來往,有一種嫌棄的意味在裡面。
  • 現在的親戚有貧富之分,窮親戚不願上富親戚的門,越走越煩心
    但是也有一樣東西隨著改變了,那就是親戚之間的走動,也隨著生活的改變,有了變化,因為都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所以也很少走動了。不過逢年過節時都要挨家挨戶的走親戚,增進感情,拉拉家常。不過現在走親戚非常尷尬。
  •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親戚和鄰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的兩類人,親戚指的是具有一定血緣的關係,鄰居指的是因為居住地近而形成的關係,這兩類人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
  • 農村越有錢的親戚越指望不上,遠不如窮親戚靠譜,為啥?
    但是,在遇到一些大病或者大事兒的時候,往往又會需要親戚們的經濟援助。按照常理,很多農民在此時首先第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那些已經奔小康、家裡相對比較有錢的親戚,畢竟他們有經濟能力,能夠比較輕鬆的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可是,如果你登門求助的話,在很多情況下,會碰一鼻子灰無功而返。相反,反倒是那些經濟條件不怎麼好的窮親戚,願意在這個時候給予幫助,在能力範圍之內盡微薄之力。
  • 俗語「窮怕親戚,富怕賊」怎麼理解?說明窮人富人各有各的煩惱
    文·段宏剛俗語「窮怕親戚,富怕賊」在民間流傳很廣,深刻揭示了窮人和富人都有各自的煩惱。窮人致窮的原因有很多種,要麼是好吃懶做,不學無術,自己缺乏上進心,成天混日子。大多數窮人的思維,總是跟社會上大部分人的思維格格不入,目光短淺,好面子,自尊心強,做事畏手畏腳。窮人之所以表現出這些思想、行為和習慣,根本原因是窮人的錢袋不夠飽滿,心中沒底氣。不管哪種因素致窮,在生活開支上,窮人總是捉襟見肘,恨不得把一分錢掰開當做兩分錢花。
  • 窮親戚投奔和珅,和珅:幫我曬銀子吧!半月後親戚全走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門前拴著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著討飯棍,親朋好友不上門。世上結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三窮三富過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 「窮養」一定是好的?教育孩子若生活中窮養,那麼精神上必須富養
    小紅帶孩子出門走親戚的時候,她的女兒讓大家覺得讚不絕口,當時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嚷嚷著要買一個玩具,小紅的女兒看到這種情況,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小錢包,拿出十塊錢遞給親戚家的小孩,說姐姐給請客買玩具,當時大人們看到這一幕都笑了,覺得小紅的女兒非常的可愛,也非常的大方,這件事情也讓小紅的女兒受到了很多的表揚,小紅自己也覺得非常的驕傲,因為她的女兒養成了一種非常大度、樂觀的性格,對金錢也有正確的價值觀,沒有養成
  • 菏澤農村,為啥親戚混得越好越是指不上?反而窮親戚更靠得住!
    ,成了小富,這畢竟是少數,一個村能二三個這樣的就算好的了。大多數農村人在真趕上急需用錢的時候,還是拿不出錢,更多的還是要找親戚救助。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混得好的親戚幫忙,總是認為這些親戚家裡有閒錢,這樣既能在不耽誤他們自身用錢的情況下,就能解決自個的事。往往在真的上門求助後,很多農村人都會吃個閉門羹。而真正給予自己幫助反而是那些和自身差不多不怎麼有錢的親戚。越是混得好的親戚,越是指不上,窮親戚反而靠譜,為啥會這樣呢?
  • 富在深山有遠親!斷交親戚上門合照,大衣哥朱之文一臉無奈
    富在深山有遠親!斷交親戚上門合照,大衣哥朱之文一臉無奈有一句老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大衣哥朱之文的經歷就說明了這一點。當年大衣哥參加《星光大道》出名,還登上了春晚的舞臺,但是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出名之後就搬離了老家,他反而卻一直住在老家,不過他的寧靜生活也因此被打破了。前幾天還有新聞說大衣哥拒絕了幾十萬的商演,回家收玉米,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沒忘本。
  • 臨近年關,農村「表面親戚」越演越烈,親戚味一年不如一年,為啥
    然而,談起「走親戚」估計大家心裡都有感觸。如今,隨之農村經濟的發展,親戚之間的貧富差距也逐步地顯露,富裕的生活更好了,貧困的依然如初。親戚間的關係也沒有兒時那麼穩固了,近年來更是出現了「斷親」的現象。總的來說,這些年,「表面親戚」多了,可是親戚味卻一年不如一年,這是為啥呢?
  • 帶娃去小姑子家,卻被嫌棄「窮酸教養」,人窮時別帶娃亂走親戚
    文|文兒親戚往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親戚也會有窮富的差距,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親戚之間也會相互嫌棄。而「窮親戚」為了避免遭人白眼,基本會在「有錢親戚」面前走動,所以感情自然會比較淡薄。這主要是因為有一些親戚,確實會狗眼看人低,看不起窮親戚。
  • 夫妻如果要分男方親戚,女方親戚,分那麼清楚有意思嗎
    夫妻之間沒有商量,如果要分男方親戚,女方親戚,那麼你們就各自走各自的親戚,如果是我的話,不管是男方親戚還是女方親戚,只要親戚要求不高,禮尚往來都會願意走。不管男方還是女方,如果說分親戚拜年總體來說就是有點過,丈夫家親戚要走,老婆家親戚也要走,如果條件可以,那麼就合理安排好,如果條件不夠,那麼就不愉快的親戚就不要走了,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公的親戚走了幾家,如果沒有走老婆的親戚,那麼老婆就會說,你家的親戚是親戚,我家的親戚就不是親戚嗎
  • 古語說「人窮不串三種門」幾個意思?血緣維繫不了表面親戚
    每到過年時,平時為了生計四處奔波人們回到老家,親戚、鄰居、朋友們開始走動串門,說到親戚朋友間串門,古語有句話叫做「人窮不串三種門」,最近大家也在聊一個話題,就是「表面親戚」,那麼,為什麼說「人窮不串三種門」,表面親戚到底該不該維繫呢?臨近過年,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農村俗語:「人窮莫上親戚門,人窮莫忘娘家門」說的對嗎?
    明白自身現在的處境,不要經常去親戚家走動,不要在你窮的叮噹響的時候,去考驗親戚的耐心和感情,這種特殊情況下的親戚感情最不經考驗。如果你在經濟能力不好的時候請親戚辦事,大多數的情況下事情沒有辦好還被數落一番。
  • 窮的時候你被親戚瞧不起了嗎?遠離看不起你的親戚,珍惜質樸親情
    你有沒有那種很勢力的親戚,窮的時候你有被親戚看不起嗎?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上,無論你做什麼總有人會看不起你,有時候這些看不起竟然是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那麼被自己的親戚看不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小簡特意買了兩條好煙還有一瓶好酒,就去了姑父家!結果姑父聽到小簡是來借錢的,立馬搖了搖頭,識趣的小簡立馬就退了出來!接下來小簡還是跑了幾家條件還不錯的親戚家,上一秒還是笑臉相對,下一秒一聽到借錢,立馬就白了臉,好說歹說的,小簡三叔決定借給小簡一點,結果兩天後,小簡去拿錢,家裡沒人了,打電話也是沒有人接,小簡這下死心了。
  • 俗語''親戚再好,也有三不教「這三種親戚不能教
    全網追蹤】「親戚再好,也有三不教」,這句話說的非常有道理,有些親戚可能還不如普普通通的朋友和左鄰右舍。還有句俗語叫做''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又遠親」,這很好的反映了那些不能去深交的一些親戚。下面,小編就講一講這句俗語中的「三不交」指的是哪三種親戚不能交。1、勢利眼的親戚親戚中自然有各方麵條件好的,也有不好的。
  • 為什麼有人說:沒錢的時候連親戚都看不起你?
    那為什麼到現在會有人說:人窮的時候,連親戚都看不起你,會有這種現象嗎?假如說你是個窮人,那親戚看不起你是很正常的,父母為什麼要養你,父母養你是為了你給他們養老,這就是回報,也就是中國人講究的孝道。如果你很窮,連自己也養不活,大部分父母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但內心深處是很痛苦的,一方面覺得你可能未來會吃苦,另外一方面也為他們自己的一生感覺到悲哀。所以,窮是一種罪。
  • 遇到窮親戚我們該怎麼辦呢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窮親戚是分種類的,哪怕親戚也是分種類的。一類家裡沒有錢在你困難的時候卻選擇幫助你,在他困難的時候由於你現在的環境尋求你的幫助而不過分依賴,這種親戚就成為親戚。一類,同樣幫助你,卻以之前幫助過你為由,要求償還,加倍償還當初的幫助,甚至把之前的血緣關係的幫助變成一種道德枷鎖。
  • 「窮不走親,富不回鄉」的含義和出處是什麼?
    人在貧窮的時候,就儘量別去親戚家,即使你沒有別的想法,他們也會猜你來的目的,與其被猜忌不如自己努力擺脫貧困。老話說:救急不救窮。富了就別回故鄉了,怕那些窮親戚借錢,借給一個,另一個眼紅,不借就會出現麻煩。就算沒有人借錢,窮人與富人的思維和處世之道也不一樣,基本沒有共同語言,這又是矛盾的根源。
  • 處世哲學:親戚間關係再好,也要注意這三個「規則」,非常精闢
    古希臘有一位詩人曾說:「家裡親戚少也是一樁幸事」,實際上就道出了「別太看重親戚」的內涵。人到五十才頓悟,親戚之間在交往的時候有3個「明規則」,希望大家千萬別明白的太晚,閱歷越豐富越有體會,折射出人性的現實。第一、親戚總認為你有事相求;由於親戚窮有富,所以一定會有生活水平不同的差異,自古以來就有窮人不走富親戚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