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文化自古講的是仁者愛人,有情有義者謂之大丈夫。我們文化自古講的是公平競爭,有能力的上,沒能力的下。縱觀我們華夏史,都是朝代更迭。天下有道,國強民安,長治久安;天下失道,民不聊生,群雄爭霸。有能力得道德厚的當大家庭的家長,沒能力德薄的退下來如此循環。我們文化自古講的是父慈子孝,兄弟姐妹手足之情,血緣至親。相互禮讓尊重扶持。那為什麼到現在會有人說:人窮的時候,連親戚都看不起你,會有這種現象嗎?
假如說你是個窮人,那親戚看不起你是很正常的,父母為什麼要養你,父母養你是為了你給他們養老,這就是回報,也就是中國人講究的孝道。如果你很窮,連自己也養不活,大部分父母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但內心深處是很痛苦的,一方面覺得你可能未來會吃苦,另外一方面也為他們自己的一生感覺到悲哀。所以,窮是一種罪。
父母是最親的人,其他的親人則因為血緣關係遠了,所以會看不起窮親戚。因為窮親戚對他們沒有什麼用處,也不能帶給他們什麼,他們為什麼要看得起你?一些良心好一些的親戚,可能會接濟你一下,但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救急不救窮,因為窮人是一個無底洞,是救不了的。富的親戚可以給你點錢,但如果你自己不努力,還是那麼窮,下次就不可能再給你,而且也不會再同情你了,為什麼?因為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大家都喜歡跟有價值的人在一起交往。你一個窮人,什麼事情也解決不了,跟你交往只能是大家的一種負擔。所以,要想讓親戚看得起你,你要讓自己變得有價值。比如,你雖然很窮,但肯勞動,經常幫親戚家做點體力活,他們可能會覺得你還有價值。如果你又窮又懶,那麼他們是看不起你的。
俗話說,窮在大街沒人問,富在天邊有遠親。這個說法是歷史以來流傳很久,又是普遍確實存在的。凡是俗話都是存在的事實。而且是有根據有據的。不是胡編亂造的。從古到今,世上有窮人,有富人。窮人與富人之間存在著窮富不同的矛盾。富人,志高氣揚,窮人,低人一等。就包括自己的親人在內,高看富有的,瞧不起貧窮的。舉個例孑,同樣一母同胞親兄弟姐妹之間,父母高看富有的兒女,看不起窮的兒女。但是這也不是多數是這樣,而相當還是少數。窮人連親人都看不起自己,何況別人!在當今社會,憐憫窮人的人佔多數,看不起窮人的事極少數。你們那裡有沒有看不起窮人的事情?恐怕是有的!有時間我會再講講我們這裡看不起窮人的事情吧!我想,我們這裡有!你們那裡可能也會有的!其它地方也會存在看不起窮人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成功了,隨便一句話都有道理,如果一個人不成功講的再有道理,也都是一句空話,對吧。真的社會就是這麼現實,不管是親人,還是與自己不相干的人,幾乎都是這樣的,當然,別人怎麼看,我們不在乎,也沒必要去在意,但是為了自己將來能夠過得更好,還是應該好好努力掙錢,加油!如果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親人一般還不至於冷漠到壓你一頭的地步。親人必竟是存在血緣關係的,開始他們也會盡力幫助你,扶持你。如若你沒有上進心,不努力,不勤奮,又或者機遇差。始終沒有起色,時間長了這些親人就會放棄你。原因是救急不救窮,誰的錢都來之不易,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然後你仍然不知進取,自暴自棄,久而久之,親人也會嫌棄輸遠你。一個人的處境到如此地步,怎不讓別人和親人瞧不起起呢?
這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以前人們羞於談錢,覺得充滿了銅臭味,可是現在人人對錢趨之若鶩。賺錢成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窮了就有罪,窮了連親戚也瞧不起你!有時候父母也會嫌棄你,因為與其他人的孩子比起來差的太遠了,肯定心裡不舒服了。就像魯迅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所以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在現在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