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父母會嫌棄孩子窮,而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嗎?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都說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什麼事情,不用太失落痛苦,因為家裡還有父母是孩子永遠的依靠。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堅持下去的那根頂梁柱,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但是偏偏有人問:「我窮的時候,人生低谷的時候,就連父母都看不起我」。
為什麼孩子會覺得父母會在自己窮的時候「落井下石」呢?
1、父母真的偏愛「有錢」
不得不說,有的父母真的偏愛「有錢」的孩子。
有人說,家裡兄弟姐妹多,父母給有錢的孩子買東西、送這送那的,但是沒錢的孩子,幾乎就要被嫌棄死了。別說父母,你窮的時候,連父母家的狗都嫌棄你!
一個網友說,自己做生意失敗賠了好多錢,母親當時就收拾東西回家,父親天天打電話來罵,最後以「永遠別進這個家的門」結束。
這聽起來也是十分的冷漠,孩子處於人生低谷,本來就需要父母的支撐,不管這個支撐是精神上的還是金錢上的,都會讓孩子感覺到溫暖。
2、父母想確定孩子是否過得好
還有的父母並不是「只在乎錢」,父母在乎的只是孩子的生活狀態和經濟狀態。
現在我們把「錢」看的越來越重,但是也不能否認沒錢寸步難行,錢多錢少幾乎能看出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如果孩子有錢,父母會覺得孩子過的還好;如果沒有錢,父母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過的不好,要怎麼做、怎麼說才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其實父母關心的是孩子,而不是孩子的錢。
我們常常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時最無私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愛是根據環境和情況不斷改變的。
父母對孩子是十分的愛,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這種愛會慢慢的變質,父母會覺得孩子調皮不聽話、變得墮落不好管,錢少事兒多惹人煩。
在父母的這種態度下,孩子對父母的態度也會慢慢發生改變,開始變的愛不那麼純粹。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這幾點:
1、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而對孩子受到的傷害熟視無睹
女兒結婚後被家暴,父母為了面子不讓女兒離婚
在網上看到一個寶媽的評論,她說自己被老公家暴,經常被打的鼻青臉腫,甚至被打到了醫院。自己想離婚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是:小縣城,離婚太丟人,我們知識分子的臉面都被你丟盡了,所以不允許離婚。
後來這個寶媽強硬的跟老公離婚,帶著孩子自己一個人過,逃離了婆家,也沒了娘家。
就算父母后來再後悔,說自己沒辦法,寶媽也不願意在回娘家去了。
如果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總是把孩子往外推,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果決的遠離父母。這不僅對孩子來說是心理創傷,對父母來說也是失去了一個親近的孩子。
所以,父母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要對孩子的痛苦熟視無睹,這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2、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該教育正確的金錢觀和親情觀
錢,很重要,但不是萬能的。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親情和金錢無關,愛也跟金錢無關,但是生活跟錢有關。
但是在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金錢上遇到困難時,親情卻是溫暖的支撐。
教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親情觀,孩子長大後才不會為了錢、為了利益,和家裡鬧得水火不容,也不會因為錢和親人生分。
3、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活著不是為了父母而活著
讓孩子知道父母在乎的不是他為父母想學習、為父母功成名就、為父母而活著,他應該為他自己活著。
孩子的錢,到頭來也不是父母的,而是孩子他自己的,所以父母的態度怎麼會因為孩子有沒有錢而發生巨大的反轉變化呢?
如果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灌輸「為父母的延續而活」,那麼孩子長大後失去自我、依賴父母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時候當孩子沒錢,無論父母說什麼、做什麼,孩子都會認為是父母「嫌棄」他。
孩子長大後有沒有錢,和父母有關,因為孩子贍養父母的過程中,會因為孩子的富有成都而改變。
但是父母也要記住,孩子如果有心,沒錢的時候也會讓父母安享晚年;如果孩子沒心,就算是千萬富翁,對父母也是一毛不拔。
所以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靠感情、恩情和道德在維持,父母在面對孩子低谷時,應該多鼓勵、幫助孩子,而不是再上前踩一腳。
不過,如果孩子的「窮」是因為賭博等造成的,不得不說,這樣的孩子「被嫌棄」也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