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案例中真實的囚徒困境

2021-01-07 搜狐網

  ●孫春祥

  國家發改委本次對日本12家企業開出了史上最重的一個罰單,不管是從被揪出企業的數量來看,還是從處罰的金額來看,都破了《反壟斷法》出臺以來的紀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在發改委通報的具體情況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那就是在汽車零部件反壟斷案中和軸承反壟斷案中,各有一家企業因為率先出來充當「汙點證人」而被免除了處罰,坦白越晚的企業遭受的處罰也就越重。

  這讓人想起了經濟學博弈論中經典的「囚徒困境」模型:囚徒們如果彼此合作,堅決不配合執法者的調查,則可以為全體帶來利益最大化,即無罪釋放。然而,由於出賣同夥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也就是減免刑罰,因此在不可串供以及相互不信任的背景下,執法機構往往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招供條件而誘使囚徒招供,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國家反壟斷機構在調查壟斷案件中用到了這一招,不僅是能力提升的表現,更是執法智慧的展現。事實上,今天查處的汽車業、零配件行業只是壟斷勢力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壟斷行為依然處於隱蔽之中。然而,目前我國的反壟斷力量並不強,雖然有三大部門都有反壟斷調查機構,但調查力量相對薄弱,因此調查落實一件案子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因此,有針對性的運用經濟學基本理論去克服困難,顯得十分必要。

  處罰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處罰的目的是為了淨化市場環境,重新恢復市場競爭。汽車產業是一個世界級的產業,不管是哪一個產業鏈條上的競爭都應該是公平的、健康的,否則就有可能損害消費者利益,甚至國家利益。

  儘管我國現在的反壟斷機構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從汽車業反壟斷的案例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雛鳥的羽翼已經逐漸豐滿起來,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推進依法治國的助力下,反壟斷將成為中國經濟社會中的「新常態」。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821/n403633632.shtml business.sohu.com true 財經綜合報導 北京晨報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821/n403633632.shtml report 798 ●孫春祥國家發改委本次對日本12家企業開出了史上最重的一個罰單,不管是從被揪出企業的數量來看,還是從處罰的金額來看,都破了《反壟斷法》出臺以來的紀錄,在很大程度

");}

相關焦點

  • 漫畫:什麼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綜合起來,兩名囚徒決策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如圖所示:換句話說,只要兩名囚徒都是自私且理性的,那麼雙方都會同時選擇招供,結果就是雙方各判5年。上面所描述的場景就是博弈論當中的經典案例:囚徒困境。在這個場景中,雙方都無法單方面改變自己的博弈策略(單方面改變只會讓自己蒙受損失),使得局面進入了一個微妙而又穩定的平衡,這個平衡被稱為納什均衡。
  •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陷入「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不知該做出何種抉擇,但不管遇見怎樣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倘若採用巧妙的方法來解除困境,不僅能夠將難題化解,還可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惑。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這樣的情況經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即每個人都守規矩,那麼一個不守規矩的人就會獲得好處;若每個人都不守規矩,則人人都會失利。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結果是,兩個囚徒之間不可能達成穩定的盟約。囚徒困境通常被看作個人理性衝突和集體理性衝突的經典情形。因為在囚徒困境局勢中,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決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集體遭殃。現實中諸多的問題和現象,正是囚徒困境問題的翻版。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摘要】本文從博奕論的經典命題「囚徒困境」現象出發,論述了「囚徒困境」現象及其普遍意義,「囚徒困境」現象與企業競爭情報以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運用「囚徒困境」博奕對兩個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之間的價格進行了分析,認為價格戰是可以避免的,合作可以帶來雙贏。
  • 中國人都深陷在「囚徒困境」之中
    但警方告知兩個囚徒,先招供者可減刑,後者則罪加一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囚徒們多會選擇主動招供以換取減刑,因為招供者知道,自己的同伴很有可能比自己更先招供,進而導致自己受到傷害。囚徒困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兩個囚徒都不是傻子,他們所做出的判斷似乎是理性的,但是恰恰是這個理性判斷,反而沒有保證其利益的最大化(即二人均無罪出獄),在他們看來,搶得先機背叛對方,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體現。
  • 素質教育評價如何跳出囚徒困境
    教育熱點話題【素質教育評價如何跳出囚徒困境】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大家都意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優於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可以促進全面發展、提高國民素質,但在具體施行中一不小心就遇到「囚徒困境」。素質教育要跳出「囚徒困境」,關鍵在解決好教育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 「漫畫」心理效應43——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的梅裡爾·弗勒德和梅爾文·德雷希爾擬定出相關困境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方式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終導致納什均衡僅落在非合作點上的博弈模型。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
  • 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教育部門在堅持現存中高考框架與推進素質教育之間來回擺動;學校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面前左右為難。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所謂「囚徒困境」即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特殊博弈,兩人都抵賴皆受罰最輕,兩人都坦白皆受中等懲罰,一人坦白、一人抵賴,坦白零懲罰,抵賴重懲罰。儘管雙方都知道共同抵賴是最優選擇,但最終卻會落在雙方都坦白上。因為在規則成為公共知識前提下,個人的理性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最終雙方落入最差結局中。
  • 解決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教育部門在堅持現存中高考框架與推進素質教育之間來回擺動;學校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面前左右為難。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所謂「囚徒困境」即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特殊博弈,兩人都抵賴皆受罰最輕,兩人都坦白皆受中等懲罰,一人坦白、一人抵賴,坦白零懲罰,抵賴重懲罰。儘管雙方都知道共同抵賴是最優選擇,但最終卻會落在雙方都坦白上。因為在規則成為公共知識前提下,個人的理性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最終雙方落入最差結局中。
  • 2020江蘇高考素質教育不敵縣中模式,囚徒困境家長呼籲縣中模式
    以取得高考優異成績為終極目標總而言之,縣中模式是一種教育教學上典型的應試教育模式,或者說是應試教育極端化的一種教學模式。江蘇目前高中教育模式中,&34;和&34;是兩種典型代表。現在蘇北的絕大部分高中採用&34;,很多蘇南學校也開始採用這種模式了。縣中擁有根據排名錄取的最優秀生源、縣城裡最優秀的師資、最好的硬體條件。
  • 超前教育,逃不出的「囚徒困境」,家長該如何破局
    超前教育的「囚徒困境」這種陷入超前教育困局又無法掙脫的情形就像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論中的典型案例:在一起殺人盜竊案件中,警察扣留了兩名嫌疑人,在隔離審訊中警察分別告訴他們,如果一方招供而另一方拒不招供,則招供方可以立即釋放,拒不招供的要被判刑10年;雙方都認罪則每人判刑8年,如果雙方都不認罪,警方會因為證據不足只能以私闖民宅判他們入獄
  • 疫苗 如何在囚徒困境中避免互害
    算不清楚的 " 囚徒困境 "沒有什麼比兒童的疫苗接種更能體現個人選擇和集體利益的矛盾了。人群中較徹底的疫苗接種能從根本上消滅某種疾病 ...... 不過要根除一種疾病,只需人群中的大多數人口接受疫苗接種,而不是 100%。所以,如果你個人不喜歡接種疫苗,只需要等待足夠多的人接種後產生的 " 群體免疫 " 來為你提供保護。
  • 囚徒的困境:馮·諾伊曼、博弈論和原子彈之謎
    威廉·龐德斯通以「囚徒的困境」作為探尋這位美籍數學家的生平和20世紀廣闊歷史的透鏡,讓讀者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科學家,看到了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如何變成生活中的思維工具,看到了「二戰」之後國際政治舞臺上的矛盾和衝突…… 如果你對馮·諾依曼這樣的「天才之腦」有著刻板的印象,那麼讀罷《囚徒的困境
  • 疫苗,如何在囚徒困境中避免互害
    算不清楚的「囚徒困境」沒有什麼比兒童的疫苗接種更能體現個人選擇和集體利益的矛盾了。人群中較徹底的疫苗接種能從根本上消滅某種疾病......不過要根除一種疾病,只需人群中的大多數人口接受疫苗接種,而不是100%。
  • 寡頭壟斷下的重複博弈囚徒困境
    1.1 合作的發展(2004年2月)產業內的不穩態可能產生改善未來收益的條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的政治科學家、《合作的發展》的作者RobertAxelrod邀請了博弈論專家參加該領域最著名的囚徒困境問題的多輪辯論。
  • 《思維的囚徒》:當孩子遇到困境時,可以用"遊戲法"來化解
    孩子獨自面對困境的結果1、有效解決困境,從中得到提升小部分孩子個人能力比較突出,在問題的把控以及處理方面都有比較正確的見解。這類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往往能夠憑藉個人能力加以應對,並且從解決困境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強化自身能力。
  • 外賣騎手事件背後,聊聊心理學的囚徒困境與「棉花糖實驗」
    一是事件背後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1950年梅裡爾·弗勒德(MerrillFlood)和梅爾文·德雷希爾(MelvinDresher)擬定出相關困境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命名為「囚徒困境」。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
  • 柏文喜:地方政府在復工決策這一囚徒困境中的納什均衡分析
    復工與否,真是雙刃見骨的囚徒困境。是否復工,且看地方政府在復工決策行為選擇中的納什均衡分析。 至於結果嘛,各位看官還是自己去判斷吧!
  • 倒黴蛋和陪泳女的囚徒困境——《南方車站的聚會》
    圍繞周澤農的各色人馬中,有妻子楊淑俊、陪泳女劉愛愛、好基友華華、刑警隊長劉隊……他們圍繞周澤農上演了一場善惡之間的爭鬥。 影片著重刻畫的是角色們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狀態,以周澤農為典型的倒黴蛋們,在遇到突發狀況的措手不及和斷舍離,是影片的最主要看點。
  • 真讓人禿頭,我們似乎陷入努力的「囚徒困境」,是那麼拼的嗎?
    先說一個術語「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故事講的是,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