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需要一個與特斯拉抗衡的造車新勢力?相信大家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何時才能有?
蔚來、小鵬、理想,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伴隨著三季度成績單出爐,似乎一改去年的頹勢,股價紛紛開始加速上揚。
特斯拉三家車企,均在美國上市,結合Q3財報,從交付量及講故事三個維度進行對比,可以有很多發現。
財務指標,各有短板
將四家車企2020三季度主要財務數據拉出來,對比來看如下圖:
特斯拉的汽車業務毛利率已經做到了27.7%,淨利潤為4.2%,還有13.95億美元現金流,生產、交付、收入、淨收入和現金流均創紀錄,無人再敢質疑其盈利能力。
蔚來、小鵬、理想三家車企中,財務最好的是理想汽車,擁有1.1億美元的現金流,而且汽車毛利率已經接近20%,其淨利率也快翻正了。
但是理想走的是插電非主流路線,且目前只有一款車,今後不可能只靠一款車生存下去,車多了怎麼走,還需要觀察。
而蔚來卻是「大而不強」的局面,汽車總體營收很高,但淨利潤率虧損卻達到了-23.1%;
小鵬汽車無疑最差,其三季度毛利率只有3.2%,淨利潤率虧損高達-57.7%。
三家造車新勢力財務並不樂觀,蔚來大而不強,理想產品還較單一,小鵬暫時不提。
交付量,差距還很大
蔚來、小鵬、理想銷售的市場是中國,產品線覆蓋純電SUV、純電轎車和插電混合動力SUV。
而特斯拉麵向的是全球市場,產品為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SUV。
具體看交付數據,特斯拉第三季度全球共交付了25.2萬輛車,國產Model 3在中國交付了3.5萬輛,中國消費者為其貢獻了13.8%左右的份額。
而蔚來在第三季度交付了1.22萬,小鵬交付了0.86萬,理想交付了0.87萬,三者加起來在中國共交付了2.94萬輛車。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比三個加起來,還擁有著約20%的銷量優勢,而在全球市場,三家新勢力均還沒有布局。
講故事,手裡牌還不夠多
毫無疑問,馬斯克天生就是講故事的高手,再加上特斯拉手裡可以打得牌太多,至少在以下四個方面都大有可為:
一是交付量、產能和新車型上,今年可以實現50萬輛的交付目標,上海工廠產能增至25萬輛,Model Y明年一季度投產,德國工廠進展順利,另外還有Semi卡車和Cybertruck。
二是新技術,電池日上無極耳4680電芯,正極去鈷、矽負極、乾電極、CTC等工藝和材料上的新技術,未來直接將電池成本幹到一半。
三是自動駕駛,今年年底會廣泛地發布「完全自動駕駛軟體」,在全球擁有百萬輛車的數據,會拓展到Robotaxis業務。
四是汽車外的能源業務,在儲能和光伏領域也繼續強勁增長。
以上四個方面,無論是否能按期實現,都會支撐特斯拉長遠發展。
而蔚來、理想、小鵬汽車,目前看只有蔚來汽車有故事可以說。
從蔚來汽車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可以看到蔚來可以做的事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新車型,未來會推出兩款轎車,從中大型SUV進入轎車市場,以及明年後半年會進入歐洲市場。
二是電池BaaS服務,100度電池包發布以及未來150度電的電池包,圍繞著換電的新商業模式,可以做一些事。
三是自動駕駛,蔚來要自己開發晶片。
小結
結合財務、交付量、未來發展三個方面對比,坦率地說,短時間內,很難找到一家造車新勢力能與特斯拉抗衡。
三家造車新勢力或多或少都還沿著特斯拉走過的路在走,即便是加起來,還差得很遠,在國際化方面,八字還沒有一撇。
目前汽車人參考能想到可行的路,是利用中國本地化屬性,從自動駕駛上做些文章。
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轉發此文,關注「汽車人參考」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