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不能長到天上去,蔚來、小鵬和理想也不能

2020-12-20 品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錦緞」(jinduan006),作者:股海笑笑生。


2020年,請對新能源車企好一點。因為這一年間,在這條賽道下重注的投資者,全都賺得盆滿缽滿:

◆總龍頭特斯拉(NASDAQ:TSLA)一年翻升5倍,市值最高超過3萬億人民幣;

◇過去10年始終不溫不火的比亞迪(SZ:002594/HK:01211),直接暴漲4倍。

而更大的贏家,則隸屬於中國造車新勢力們:

◆蔚來(NYSE:NIO),曾經一度燒錢燒到神志不清,幾近破產;敲定融資後便妖孽一般,市值從最低點直接上漲35倍接近4000億人民幣,將通用、大眾、寶馬和福特一眾百年老店紛紛甩在身後吃灰。

◇小鵬汽車(NYSE:XPEV)與理想汽車(NASDAQ:LI),上市均不過4個月有餘,股價已然雙雙翻倍,市值已然超越廣汽(SH:601238) 、直逼吉利(HK:00175)……

圖1:無可匹敵的造車新勢力

雖然必須要指出的是,造車新勢力集體的高估值,對所有利益相關方都是好處多多:無論是一級市場的投資人,還是作為拿原始股的公司員工,沒有人會不喜歡高估值,高估值意味著手中的真金白銀的迅速膨脹,二級市場樂於為新能源擊鼓傳花,一級市場自然順水推舟。

但這也造就了一個悖論:從市值維度上看,以蔚來、小鵬和理想為代表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以四五年之功,便走完了海外傳統巨頭的百年道路,不知是驚悚還是驚喜。
 

基於這樣的魔幻悖論,一個現實的新命題隨之誕生:樹不能長到天上,蔚來、小鵬與理想們能嗎?

一道數學題

如果單論從業績來說,此刻的造車新勢力仍然相當囊中羞澀。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達3.14萬輛,同比增長111.4%,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則分別為2.19萬輛和1.71萬輛。而傳統造車勢力上汽集團20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361.32萬輛。兩者出貨量差距以百倍計。

圖2:造車新勢力們的銷量情況(市值統計截至11月9日)。來源:中新經緯

顯然,這樣的業績實在談不上優秀。

對任何一家車企來說,年銷量十萬輛以上才初步有規模效應,能夠盈虧平衡;而更殘酷的是,作為初創市場的電動車企,前期瘋狂的投入更是讓這個規模效應門檻迅速提升。

特斯拉今年迄今為止的總銷量為316820輛,但這樣一個傲視群雄的銷量,上半年淨利率才僅僅為2.72%。而其他如蔚來銷量3萬輛左右,淨利率更是慘不忍睹。

利潤欠奉,收入也少得可憐,想要靠業績支持千億估值,實在有點拿不出手。受制於骨感的現實,想要做好市值管理,必須要將業績與估值剝離開,用A股時下流行觀點就是:「不再受業績拖累」。

只要市場上的投資者不再在乎實打實的業績,而是為可能的未來想像空間買單,那麼當下無論虧損多少,生意模式是否可行,都不再是有意義的問題。

這就組成了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

今年到目前為止只賣了3萬多輛車的蔚來市值已經接近4000億人民幣,而賣了2萬多輛車的理想市值也接近2000億。

造車新勢力每賣一輛車就相當於1000萬市值。與之對比,上汽集團前三季度造車361萬輛,市值3137億,每造一輛車市值對應8萬左右。

具體而言:

【1】賣一輛虧一輛

此刻,曾經A股白酒股出現過的「賣酒不如倒酒漲市值快」的謎題,在造車新勢力身上重現江湖:

對造車新勢力來說,賣一輛車價值最多幾十萬,但如果每賣一輛車就可以換超過1000萬市值,這樣1:20的回報率情況下,最為滑稽但又最為理性的選擇是:把車白送給消費者,提升估值反而是最快的。

講真,把車賠送出去這個想法,造車新勢力並不是沒有嘗試過,實際上早就已經是基本操作了。

拿蔚來舉例:消費者每購買一輛新能源車,國家給新能源車消費者都要免稅+補貼,但即便如此,2018年、2019年,蔚來賣車淨利率始終保持在-100%以上,分別為-194%和-144%;好在今年硬體建設資本支出按下暫停鍵,銷量的上揚,使其淨利率來到-56%左右。

圖3:蔚來汽車的過去數年財務摘要。來源:Wind金融終端

也就是說,回顧迄今為止的蔚來造車歷史,平均的虧損程度,真正到了字面意義上的賣一輛虧一輛的地步:將過去3年平攤,每1億的營收都代表著近乎近一億的虧損,每賣一輛就代表又虧損了一輛。

這樣大規模的虧損,蔚來一方面解釋為,是規模效應還沒有到來的緣故;另一方面,諸多匪夷所思的操作也是重要原因。

來看蔚來這些年推出的虧損大禮包——比如在2019年8月宣布為所有ES8和ES6首任車主開啟「終身免費換電」的服務。

要知道,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推出了換電模式,之後特斯拉捨棄換電轉而專注發展快充技術,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費用問題。

特斯拉的換電服務定價,甚至比汽油車加油還要貴,基本上在60-80美金之間,,換電成本的驚人之高最終讓特斯拉選擇放棄。

而是為對比,蔚來不僅對老車主提供的是終身免費換電服務,除此之外,選擇換電模式的蔚來車用戶,還可以在補貼後的價格基礎上再減去7萬元購買蔚來電動車。

可以想像,這種免費換電模式就一路虧損,規模不經濟讓造車新勢力的單車虧損進一步提升。

這個減免+虧損的速度,即便背後站著騰訊和寧德時代這種財大氣粗的金主,蔚來也是支撐不住的。終於,到今年8月20日,這家造車新勢力終於宣布將對定金2萬元用戶免費換電權益進行調整,免費換電將於2020年10月12日起宣告中止。

【2】用虧損賺估值

當然,作為一名樂觀的投資者,你可以說這是「倒吃甘蔗,一節更比一節甜」,就像你說它是「中國版特斯拉一樣」,未來未至,誰能證偽呢?

不過即便如此,造車新勢力們「白送」的古怪行為背後原因還是顯而易見的——這源於當前瘋狂的市場賦予新能源車企業的定價模型:

與傳統汽車的周期股形象不同,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廣闊未來充滿想像,這背後的算計是,儘管造車新勢力當下銷量業績欠奉,但長期賽道和高增長的邏輯沒有打破,眼下的虧損並不重要,能夠做出銷量增長的趨勢才是最重要的。

這裡會有投資者反駁說,理想汽車並非如此,它上市前即實現了盈利。但如果你了解增程技術的歷史與成本,就明白這種車型本應歸到傳統車企行列。如是,你不妨再去對比下本土傳統車企7座SUV的定價,就理解銷量有限、定價31.98萬/輛的理想ONE為何有利潤了。

因此,連賣帶「送」,用最小的成本賣出最多的車,做出最好的增長曲線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每出貨一輛車,蔚來、小鵬這些造車新勢力估值都會增長1000萬。虧錢大禮包只是業績上虧損100%,但市值上卻可以賺2000%。這道數學題在新勢力們市值管理戰術本中,早就算得清清楚楚。 

一道文學題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一旦銷量直線上升,後續概率性問題難免越來越多。此時數學和心理學力所不能及之處,使得學習遣詞造句的必要性就大大凸現出來。

與很多新經濟前輩一樣,造車新勢力們也十分熱衷用新詞來改變敘事,詞用的玄妙,讓投資者更認定這家公司是代表了新能源和人類的未來——哪怕產品線有缺陷,常常召回,只要你代表人類未來,你的估值槓桿就是1:20。

比如:租電池叫Battery as a service(BaaS),這都已經不算什麼漢語創新;理想給一輛混動車加一個增程式的名字混入新能源方陣,也僅僅是造車新勢力的漢語言文學的小插曲。

截至目前,對漢語言文學貢獻最大的案例來自於特斯拉和理想:車輛出現斷軸情況之後,特斯拉聲稱,是中國用戶對車輛「濫用」,而不是質量問題;理想汽車則在斷軸事故發生後,試圖將車輛召回定義為「硬體升級」。

在攸關人命的事故面前,新勢力匪夷所思的腦迴路令人毛骨悚然。

圖3:理想ONE碰撞事故導致斷軸。來源:網絡

好在除了賺的盆滿缽滿的狂熱投資者粉絲,市場中還有冷靜的監管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11月6日公布召回信息,理想汽車自即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電動汽車,共計10469輛。

樹不會長到天上

「造車唯唯諾諾,造詞重拳出擊」的造車新勢力,在它們當前的市值管理戰術本裡,寫滿了新數學和新文學的筆記,一切都為了1:20的市值增長槓桿。

但樹不能長到天上,蔚來、小鵬和理想當然也不能。

對於沉浮於賺錢效應五彩泡沫裡快一年的投資者而言,不止是2020年,2021年更要對這些新能源車企好一些——因為它們很大概率將比較難過:

2020年造詞這種文學幻術已經被戳破;及至2021年,隨著那些有真實業績的龍頭——特斯拉和比亞迪們盈利增速的夯實,電動車企的估值模型,勢必將逐漸由1:20倍回報率的PS(市銷率)模式轉向PE(市盈率屆時故事再好(前有國家產業意志開道,背靠BTAM金主護航)也要有人買單

平心而論,在一波牛市中,究竟誰在裸泳是根本看不出來的。但如果始終看不出來誰將是這場宴會買單者,也許我們應該清楚意識到,自己就是買單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蔚來、小鵬和理想,用什麼撐起被質疑的股價?
    而這樣的影響,也波及著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近期,小鵬和理想相繼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小鵬營收為19.9億元,環比增長236.9%;理想營收為25.11億元,環比增長28.9%。值得注意的是,小鵬和理想均已實現毛利率轉正。
  • 緊跟理想和小鵬,蔚來宣布年內第三次增發募資
    美國時間12月10日,蔚來汽車(NIO)公告稱擬增發6000萬美國存託股份(ADS),每股存託股份代表2股A類普通股,每股美國存託股票代表1股A類普通股。此外,承銷商將有30天的選擇權,可以額外購買總計900萬份美國存託股份。摩根史坦利和中金香港將擔任本次發行的承銷商。
  • 都在表揚蔚來、理想和小鵬,比特斯拉,其實還差得很遠
    蔚來、小鵬、理想,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伴隨著三季度成績單出爐,似乎一改去年的頹勢,股價紛紛開始加速上揚。特斯拉三家車企,均在美國上市,結合Q3財報,從交付量及講故事三個維度進行對比,可以有很多發現。
  • 回應質疑,蔚來、理想、小鵬用11月的銷量打了噴子的臉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全球汽車市場也隨之受到影響,整個行業進入了寒冬期,有些傳統車企和一部分造車新勢力因為銷量慘澹而黯然離場。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車企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等,它們反而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銷量不僅在穩步增長,市值也在持續飆升。
  • 洞察|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理想和小鵬乘勢吸金,蔚來還遠嗎?
    今年下半年分別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理想汽車(LI-US)和小鵬汽車(XPEV-US),最近都有意通過承銷方式公開發售ADS融資。於是,大家也開始猜測,蔚來(NIO-US)是否也來湊熱鬧。小鵬汽車的融資方案緊跟著理想汽車,小鵬汽車7日晚也表示有意通過承銷方式公開發售4000萬份ADS(相當於8000萬股A類普通股),承銷商可在30天內選擇增加買入600萬份ADS。發售價將不超過50.66美元/ADS,即25.33美元/普通股。
  • 蔚來漲10倍,小鵬和理想翻倍,「特斯拉中國門徒」為什麼大漲?
    蔚來汽車2020年增長了7倍,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也都翻了兩倍多。為什麼中國的電動汽車股票,也像特斯拉一樣飆升呢?最近,一來自家美國的名為EVANNEX的網站,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們進行了分析,本文進行了部分摘錄,並根據價值兄的分析進行了完善。和以往的分析師、投行機構、券商、媒體不同的是,這家公司和網站是製造和銷售特斯拉配件的平臺,顯然,他們身處這個行業,或許更有發言權。
  • 觀察|小鵬蔚來理想,誰會是第一個告別代工生產的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中最有希望的三匹黑馬,當屬小鵬、蔚來和理想,不僅先後赴美成功上市,最近幾個月的銷量表現也都不錯。不過,在人們印象中,這三家車企在初創階段,並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跟傳統車企合作,利用它們閒置的產能,代工生產汽車。作為一家整車生產企業,代工生產總不是個事兒,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後面會專門介紹)。因此,真正該發力的地方,應該自己建廠生產汽車。
  • 如果新勢力輸贏見分曉,那蔚來、理想、小鵬做對了什麼?_易車網
    第二枝是傳統車企。★ 蔚來:海底撈式的服務,換電模式的獨特性蔚來的差異化優勢有兩點:1、服務做得好,貴有貴的道理;2、換電模式可以提供非常獨特的補能體驗。蔚來的車確實貴,但它並沒有選擇盲目降價,而是堅持了自己最初的商業模式,讓價格貴有貴的道理。
  • 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寶馬鈑金間隙對比
    對比車輛選擇這次對比我們一共選擇6臺車,它們分別是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小鵬P7、威馬EX5、理想ONE和作為對照的寶馬iX3。理想ONE表現驚豔,特斯拉Model 3讓人出乎意料,兩臺車的數據一致性僅次於寶馬iX3,並且間隙平均值都比寶馬iX3更小,分別排在第2、3位。而蔚來ES6和小鵬P7處於第三陣營,間隙值稍大,數據一致性稍差,但是根據我們此前的測量經驗,它們的表現在傳統豪華品牌之中也能排到中遊水準。6臺車之中僅有威馬EX5表現不佳,四門兩蓋間隙大,數據一致性差。
  • 市值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能走多久?
    近日,在美上市的三家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陸續公布了11月交付數據,均創造了新的交付記錄。隨後,多家國際投行紛紛表示看好。但是,市場卻給出了不同的反應,近幾個交易日以來,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汽車股價分別累計下跌16.12%、27.15%、24.82%,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
  • 國產造車新勢力們(蔚來,小鵬,理想)的美股招股說明書泛讀
    其中蔚來市值碾壓寶馬奔馳通用坐第五。另外一家小鵬汽車碾壓本田,上汽,現代福特坐第十;另外一家理想也上榜竟然碾壓福特。 資本的嗅覺永遠是敏銳的,那麼讓我們看看蔚來,小鵬,理想他們的招股說明書,來看看他們除了抓住這個電動化,智能化的風口是怎麼去說服投資者的,以及他們是如何在這個重資本和長投資的產業裡面找到他們的突破口的
  • 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集體跳水股價下跌超10%
    三大造車新勢力市值不斷狂飆,截至12月2日收盤價格,蔚來汽車總市值已經達到611.9億美元(約4016億元),僅次於比亞迪,成為中國市值排名第二的車企,市值也趕超上汽集團等傳統車企。  小鵬汽車(XPEV)總市值已經達到376.9億美元(約2473億元),理想汽車市值達291.5億美元(約1913億元),被資本市場更加看好。
  • 華爾街券商對電動汽車股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估價
    >高盛分析師研究的在美上市的純電動汽車製造商包括理想(Li Auto)和蔚來汽車(NIO)。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增長階段、合併階段和成熟階段——反映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正在減速的事實。 他預計,理想的銷量將從2020年的3萬輛增加到2030年的170萬輛,到2050年達到500萬輛。對於蔚來的銷量從2020年的4.3萬輛上升到2030年的80萬輛,2050年達到320萬輛。
  • 4日美大選揭曉前夜蔚來市值528億美元超通用 小鵬理想接近福特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斌 北京報導北京時間11月4日晚,美國大選結果正式揭曉前,中國三家頭部電動車造車企業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出現了較大漲幅,其中,蔚來(NIO)市值一度高達528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百年汽車品牌通用的510億美元市值,超出福特汽車200億美元。
  • 今年蔚來ET7、威馬EVOLVE及小鵬最新量產車集中上市
    蔚來、小鵬、威馬、零跑在2021年都有新車推出,且威馬推出不止一款新車,不過一向特立獨行的理想汽車則沒有,李想表示目前的主要重心是圍繞理想ONE升級,2021年只會推出理想ONE改款車型。01 蔚來首款轎車ET712月22日,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媒體溝通會中透露,蔚來汽車將在2020年NIO Day上發布150度電池包和首款轎車ET7。
  • 蔚來、小鵬出聲反擊:特斯拉降價是把雙刃劍
    但是,蔚來從一開始就考慮了未來的很多因素,我們不會讓先買蔚來的車主吃虧。這也是蔚來前兩年毛利率虧損比較高的原因。」「我們不傷害老車主。」1月3日,李斌、秦力洪兩位蔚來高層不止一次強調不會降價,這無疑是在向特斯拉隔空喊話,後者甚至還打趣道:「不會像友商一年降價7次。」
  • 小鵬、蔚來與特斯拉隔空「互懟」 「嘴炮」沒輸過 產品能贏否?
    如今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市值已超越所有傳統造車企業,而單從年內股價漲幅來看,蔚來汽車卻已經遠遠超過特斯拉。無論是股價還是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國內造車新勢力與特斯拉之間的battle已經全面展開。如今,特斯拉已經建立起龐大的「帝國」,特斯拉目前的股價約是蔚來、小鵬們的十倍(521.85美元)。
  • 鵬友,這屆理想會有一個怎樣的蔚來?
    崑崙資本的周亞輝為這張出道圖做了一個「定性」,很代表一部分朋友的亢奮點:「有理想,有鵬友,有蔚來」,三位過去幾年裡敢把財務自由搞成財務不自由的傢伙,確實創造了一個新時代。
  • 打蔚來、理想、小鵬等措手不及
    今日特斯拉上海南翔路印象城店中,有很多前來諮詢和體驗樣車的客戶,銷售人員介紹目前該店收到訂單有一萬多,已經排隊春節左右。看來上海有錢人真多啊!隨著特斯拉 Model Y的大幅度降價,這是近三年來特斯拉第8次官降,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官降,預示著特斯拉正在部署一場大局。
  • 小鵬汽車今晚正式登陸紐交所 即將和蔚來、理想在美股會師
    小鵬汽車計劃於北京時間 8 月 27 日晚間正式以 「XPEV」為證券代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據融資歷程顯示,2020 年 7 月、8 月,小鵬汽車分別獲得兩輪融資,金額合計超 9 億美元,投資方包含阿里巴巴、紅杉資本,目前融資總額約 180 億人民幣。  2020 年 5 月 18 日,公司 27 名原股東退出,包括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變更為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