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組建於2017年,在江西高校中率先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共有三個本科專業:分別為機器人工程、自動化專業和物聯網工程專業,兩個專科專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72人。
人工智慧學院共有專業教師27名,副高以上職稱10人,博士2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22人,碩博士佔轉任教師總數的78%;江西省中青年教師1人,邀請了4名企業家擔任客座教授,形成了一隻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學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該院是集全校之力重金打造的學院,學院實驗設備齊全,擁有最先進的ABB工業機器人虛擬實驗室、單片機和嵌入式虛擬實驗室、LabVIEW虛擬實驗室等高端實驗場所,同時配備了江西唯一的NAO人型機器人綜合實驗室,人工智慧基礎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創客名師工作室、人工智慧名師工作室、自動化理實一體化教室、機器人理實一體化教室和無人機理實一體化教室等一系列的學生自主實驗場所。建院以來,學院積極開展應用型研究,與深圳高科技公司籤署產學研合作項目2項,籤署產學研合作合作公司8家。
目前,該院與亞洲富士長林電梯(新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新餘)有限公司、新餘英克威電子有限公司、浙江科泰電氣有限公司和上海層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餘家高科技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建立聯合辦學機制,共同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
專業代碼:080801
1.專業介紹:
「自動化」是指使用機器部分或全部代替人的體力或腦力勞動,甚至完成人類依靠自身體力和腦力無法直接完成的任務。自動化是關於一切人造系統自動、智能、自主、高效和安全運行的科學與技術。作為信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動化是人類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應用自動化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減輕勞動強度、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創造前所未有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現代社會的很多重要成果,如機器人、宇宙飛船、高速火車、核電站等,其核心都是自動化系統。
2.培養目標:
具備在自動化專業取得職業成功的科學和技術素養;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善於溝通和協作;有志趣且有能力成功地進行本專業或其他領域的終生學習;有社會責任感和勝任力,成為本行業的核心人才。
3.主幹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工程製圖、自動控制原理、電機驅動技術、PLC控制技術、MATLAB仿真技術、Python程序設計、機器人技術與應用、自動控制理論、智能傳感與檢測技術、模式識別與應用、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人機互動程序設計、模糊識別與機器學習、機器人作業系統
4.特色課程:
Arduino程序設計、Paspberry Pi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NAO機器人程序設計、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
5.就業方向:
自動化主要培養電機及其控制、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建築電氣等領域從事設計製造、研製開發、試驗分析、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生產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就業方向有工業過程控制方向、電氣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統方向。
專業代碼:080803T
1.專業介紹:
機器人工程專業是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按機器人基礎理論+創造型思維+工程實踐三位一體化培養模式,培養從事機器人產品設計製造、應用開發、運行管理、系統維護和教育培訓等複合型機器人領域拔尖人才。
2.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德才兼備、家國情懷、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展性強」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將前沿性理論、創新性思維、創造性實踐融入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具有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創新意識強,能從事機器人系統集成設計、加工製造、應用研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複合創造型機器人工程技術人才。
3.主幹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機械製圖、電工電子技術、工程力學、機器人學、MATLAB與矩陣論、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與創新實踐理論、有限元技術、機械振動學、電機驅動技術、工程測試與信息處理、機器人系統建模與仿真、TRIZ理論與機械創新、機器人圖形化控制編程、先進位造技術、機械動力學與控制、並聯機器人機構學、機器視覺基礎、機器人行為規劃等。
4.特色課程:
ROS機器人系統、NAO機器人程序設計、嵌入式編程技術、3D列印技術、空中機器人設計。
5.就業方向:
可在機器人領域中從事與機器人有關的產品設計、製造、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集成、管理、安裝、檢測與維護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1.專業簡介: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的革命性發展。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多個產業群的特點,其應用範圍幾乎覆蓋了各行各業。
2.培養目標:
本專業要求學生要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具體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物聯網工程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3.了解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了解與物聯網工程有關的法規;
5.能夠運用學習知識和外文閱讀能力查閱外文資料;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3.主幹課程:
物聯網工程導論、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雲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信號與系統概論、現代傳感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技術、作業系統。
4.特色課程:
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雲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作業系統和現代傳感器技術。
5.就業方向:
物聯網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諮詢公司、建築工程公司、物業及能源管理、建築節能設備及產品製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建築節能的研究、設計、施工、運行、監測與管理工作。
專業代碼:560610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思想品質,掌握無人機製造、操控,維修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面向無人機製造、應用、維修第一線,從事無人機製造、操控、維護、營銷等工作的機械師、操控師、技術員、營銷師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主幹課程:
無線電遙控技術、發動機檢測技術、單片機技術及應用、無人機模擬操控及應用技術、無人機操控及應用技術、GPS定位技術、無人機自駕技術、無人機裝配與維修。
3.特色課程:
python程序設計、嵌入式編程技術、3D列印技術、無人機模擬操控與應用技術、四軸飛行器設計與製作。
4.就業方向:
飛行器設計與開發、土地資源勘查、地質災害監測、電網及交通巡查、植保噴藥、森林防火監測、軍警偵查監視、航拍視頻製作等。
專業代碼:610119
1.物聯網技術的九大應用領域:
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保、智能醫療、智能家居。
2.培養目標: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是物聯網在高職高專(大專)層次的唯一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射頻、嵌入式、傳感器、無線傳輸、信息處理等物聯網技術,掌握物聯網系統的傳感層、傳輸層和應用層關鍵設計等專門知識和技能,具有從事WSN、RFID系統、區域網、安防監控系統等工程設計、施工、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的業務能力,具有良好服務意識與職業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主幹課程:
Android應用程式開發、C#物聯網應用程式開發、單片機與C語言程序設計、SQL資料庫、傳感器與檢測技術、RFID識別技術、嵌入式Linux系統、Zigbee技術及應用、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導論
4.特色課程:
Android應用程式開發、單片機與C語言程序設計、SQL資料庫、傳感器與檢測技術、RFID識別技術、嵌入式Linux系統、Zigbee技術及應用
5.就業方向:
物聯網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諮詢公司、建築工程公司、物業及能源管理、建築節能設備及產品製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建築節能的研究、設計、施工、運行、監測與管理工作。
圖文編輯:曾勤、袁霞
圖片來源:江西工程學院
圖文審核:汪娜
主 編: 謝濃
總 編 :於永清
投稿郵箱:3108534286@qq.com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