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寶媽,孩子長大了會瞧不上,往往會越來越疏遠

2020-08-29 長脖子媽咪

玲玲今年19歲,是一名大一新生。從小成績很優秀,性格乖巧,深受老師和同學中歡迎。但是她有一個習慣:非常不願意談論媽媽,與媽媽的關係也很差。有一次,當媽媽來學校找她時,玲玲都藉故離開,不願見她。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玲玲的媽媽從小就對她非常嚴格。基本上,每天都有要做的事情清單,並且周末也安排得很滿,不允許她去和朋友一起玩,也不允許她給別人打電話,像關監獄一樣看著她。因此,玲玲非常恨她的媽媽,長大後與她越來越疏遠。

現實中,以下這幾類媽媽,孩子的長大後會瞧不上,越來越疏遠,必須引起重視了。

第一種:對孩子管得太多的媽媽。

作為媽媽,照顧孩子是本分,但管得太多就過分了。一些媽媽從小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方方面面都管得很死,不允許他們有一點自由。報紙上曾經刊登過一則新聞:北京大學的一名國際學生拉黑了媽媽的電話,十年不回家。原因是在他小時候,他的媽媽連他每天穿什麼衣服都要管,並且不允許他有一點自由。因此,他恨透了媽媽,一長大就想離媽媽越遠越好。

小編建議:媽媽要對孩子寬鬆有度,別過度控制,不然孩子將沒有一點自由,就像將鳥兒關籠子裡,這不僅不健康,而且以後一旦有機會就會遠走高飛。

第二種:對孩子漠不關心的媽媽。

小芳現在已經20多歲了,與媽媽的關係非常不好,因為自從她懂事以來,媽媽一直對她漠不關心。例如,當小芳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回家後告訴了媽媽,但媽媽卻無動於衷。從那時起,她遇到了什麼困難也不去找媽媽,因為她知道媽媽不會管她。

小編建議:孩子年幼時,媽媽不僅應該給他們物質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給予精神上的照顧,並更多地陪伴孩子,否則他們會錯過敏感時期,將來長大了,媽媽想要關心照顧他們,他們還不願意呢。

第三種:太愛面子的媽媽。

軒軒的媽媽有一個習慣:每次有客人來家裡做客,她都會叫軒軒出來,讓他背誦唐詩,或彈奏鋼琴給大家聽。如果表現好,媽媽會很自豪,獎勵軒軒玩具等。如果表現不好,讓她丟了臉,那麼媽媽就會嚴厲批評軒軒,甚至進行各種懲罰。長大後,軒軒越來越看不起媽媽,覺得自己是個虛榮心很強的人,只關心自己的面子,並不真正在乎自己的成長,所以跟她關係很疏遠。

小編建議:媽媽要以孩子的成長為主,而不是關心自己的面子,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主要是讓他們更好地成長,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然,將來孩子肯定會跟自己越來越疏遠的。

總之,如果媽媽是以上這幾種類型的,孩子長大之後會越來越瞧不上的。希望媽媽們都能真正關心和陪伴孩子,這樣他們長大之後才會感恩、孝順自己。

各位寶媽,你有沒有以上這些行為呢?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有三種寶媽,會被長大後的孩子瞧不起,甚至會越來越疏遠
    ,希望琳琳以後會有很好的行為習慣,也能有個好的家教,所以在各種事情上父母都是包辦的狀態,小的時候可以理解,但是長大以後琳琳甚至都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想出去與自己的好朋友遊玩,都會不被父母允許,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衣服也要等著父母的點頭。
  • 以下類型的孩子,長大會跟媽媽越來越疏遠,寶媽不想中招早預防
    文|好孕姐都說母子連心,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小時候,孩子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媽」。等到孩子長大後,媽媽更是家的象徵,有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可是,有些孩子,卻越長大越跟媽媽疏遠。就比如以下類型的孩子,長大會跟媽媽越來越疏遠,寶媽不想中招早預防。
  • 「重媽輕爸」的寶寶,長大後卻疏遠媽媽,原來是寶媽「作」的
    而寶寶出生後,由於接觸和餵養,往往對媽媽會更親,寶媽們面對黏人的寶貝,也是暗自欣喜。但隨著孩子長大,反而開始疏遠媽媽了。這讓很多寶媽都感到傷心,難道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嗎?」,長大卻疏遠媽媽曉琳的兒子,從小就特別喜歡黏著媽媽,就算是上個廁所,寶寶也會上演一出「離別大戲」。
  • 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與媽媽疏遠?媽媽做好預防,切忌出現幾個行為
    兒子覺得媽媽的思想太守舊,太無知了,雖然嘗試了很多次溝通,但是看到媽媽一點轉變的意思都沒有,兒子也就放棄了,開始了無聲的對抗,拒絕跟媽媽溝通,越來越疏遠媽媽了。孩子為什麼長大後會與媽媽疏遠?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孩子最需要理解,鼓勵和支持的時候,媽媽並沒有及時地響應孩子的需求,所以才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隔閡。那麼想要孩子長大後不疏遠自己,媽媽需要做好哪幾方面?
  • 這幾類媽媽會被孩子漸漸疏遠,不怪孩子心狠,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
    媽媽的這種想法讓已經懂事的成成非常反感,但是又說不通,一次次的失望以後,成成就慢慢疏遠媽媽了,也不願意和媽媽交流。相信有不少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隨著孩子不斷成長,慢慢的自己和孩子也開始疏遠,再沒有以前那種親密無間了,為此很多媽媽都很傷心,也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今天歪媽就和大家說說。
  • 孩子不管多大都跟媽媽最親?心理學家:不一定,這3類寶媽要小心
    許多人都說,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比較親,相信不少人都曾經經歷過,當自己放學回家之後,總是會不停的尋找媽媽,即使爸爸在家,第一句話也是:「爸,我媽呢」?在這裡,心理學家提醒大家,下面這3類寶媽要小心,可能會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但願你不在其中。第一種:經常不在家的媽媽雖然說血濃於水,但是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情分也同樣需要靠後天的累積。有些孩子因為生活的原因,只能夠被迫的和父母離開。
  • 兒大不避母,長大後只會害了兒子,媽寶男往往就是這樣「誕生」的
    一旦兒大不避母,兒子很有可能將來成為媽寶男,對婚姻生活帶來很大不利。1、變成媽寶男,影響正常婚姻生活很多人都聽說過,媽寶男其實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沒有獨立性,在心理上非常幼稚,而且情感需求與年齡非常不相符。
  • 怎樣讓孩子遠離「媽寶男」標籤?媽媽做好這4點,孩子長大更優秀
    對於男孩子來說,如果父母不注意養育方式,也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軟弱,自卑或者過於依賴父母,這樣孩子在長大之後也很難獨立,甚至還會被帶上媽寶男的標籤。現在很多女性的擇偶條件找都想遠離媽寶男,如果一個男人事事都要顧及媽媽的感受,總是要詢問媽媽的意見,經過媽媽同意才能去做某一件事情,或者在婚姻中,總是向著自己的媽媽,不顧及妻子的感受,想必這是每一個妻子都難以接受的事情,再或者說,如果一個男人沒有主見,更缺少了一些果敢和堅強,這樣也很難給妻子安全感,所以這樣的男人在社會上也是不受到歡迎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性格
  • 孩子的這些表現,夠讓寶媽「頭疼」的,但長大後會很聰明
    孩子的這些表現,夠讓寶媽頭疼的,但長大後會很聰明。依依是一個兩歲多的女寶寶,原本依依媽媽以為女孩會很文靜,從出生的那一刻,覺得生一個女孩,給打扮成文靜的小公主,傲嬌的小仙女,想想都很開心,結果一切是那麼的出乎意料,依依平時淘氣的像個男孩。
  • 孩子跟媽媽親,對爸爸很疏遠?寶媽別得意,這會帶來兩大危害
    在許多中國家庭裡,孩子都是對媽媽非常親近,而對爸爸愛理不理。許多媽媽對此還挺驕傲,覺得「不愧是自己生的娃」、「還好沒有白疼孩子」。其實,孩子親媽不親爸這未必是好事,背後的危害要清楚。男孩對媽媽親,對爸爸疏遠,其實會危及孩子成家以後的關係。一般來說,家庭裡夫妻關係良好,相親相愛,那麼會很少出現孩子特別偏向某一方父母的現象。而那些家庭關係冷淡、夫妻關係不合的家庭,媽媽會不自覺將重心移向孩子,將他作為自己情感寄託,導致孩子跟自己特別親。
  • 這三種寶爸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娃多半沒出息,寶媽別大意
    就比如,以下這三種寶爸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娃多半沒出息,寶媽別大意。①影響家庭和諧,讓孩子缺乏安全感一個「負能量」滿滿的寶爸,必然在家裡不招人待見。如果他經常跟老婆吵架,就會很影響家庭和諧,也會讓孩子生活中情緒低落和恐懼當中,變得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要知道,家對孩子來說是溫暖的避風港,如果每天驚濤拍浪、暗礁湧動,哪個孩子會喜歡?
  • 以下幾種媽媽,往往很難跟孩子交心,娃長大後容易疏遠你
    ,她們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往往也決定了今後母子或母女之間的感情走向。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像張女士這樣的例子,孩子小的時候和自己感情很好,越長大距離越疏遠,甚至還想要逃避、遠離,但其實這都是自己埋下的根。其次,書本教會媽媽信任與愛,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創造與他們的緊密連接,以免出現孩子長大後與自己越來越疏遠,甚至出現無話可說的現象
  •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1.不聽孩子的解釋孩子長大後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作為父母在看到孩子的錯誤時感到非常生氣,但在判斷是否應懲罰孩子之前,我們應該冷靜地詢問具體原因,也許孩子只是好心辦了壞事,如果沒有給孩子講解的機會,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就會越來越疏遠,孩子也會越來越反叛。
  • 寶寶剛滿月,就開始"疏遠"媽媽,全因為寶媽的這個行為
    寶寶剛滿月,就開始&34;媽媽,全因為寶媽的這個行為!,不然長大了容易養成壞習慣,所以她們會在孩子出生後不抱著她們睡覺。結果到了孩子剛滿月之後,寶寶就好像慢慢開始疏遠媽媽了,原來寶寶後面習慣一個人睡覺了,即使寶媽想抱著他睡覺,他也不喜歡了。黃女士的寶寶就是這麼一種情況。
  • 為什麼孩子「越罵越慫」?這3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越來越怯懦
    現在的孩子心理越來越脆弱,這和家長所採取的教育方式有關。而家長如果採取不當的教育方式,只會將孩子推向越來越疏遠的方向。最近寶媽小夏就開始向朋友抱怨自家的女兒,說女兒小時候非常活潑開朗,家裡來了陌生人也是最先上去打招呼的那個人。
  • 這三種類型的媽媽,將來很容易讓孩子疏遠,對照看看其中有你嗎?
    導讀:這三種類型的媽媽,將來很容易讓孩子疏遠,對照看看其中有你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種類型的媽媽,將來很容易讓孩子疏遠,對照看看其中有你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時候黏媽媽的寶寶長大生分了?錯誤帶娃會讓孩子「越走越遠」
    親密的母子關係一直都是讓寶媽感到欣慰的一點。孩子小時候永遠和媽媽最親,離不開媽媽。可讓一些媽媽倍感失落的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寶寶和媽媽的關係也越來越遠,感情越來越淡漠。實際上,寶媽很少知道,導致這種冷漠和距離出現的真正原因,其實在寶媽自己身上。
  • 「媽寶男」是怎麼煉成的?過了這個年紀,戀母會害了孩子
    對母親的依戀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天性,但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時,尤其是男孩子,應該開始與他人交往合作,一步步獨立起來,如果孩子進入學校之後還沒有擺脫戀母情結,擁有獨立自主的意識的話,則可能嚴重阻礙孩子的心理成長,成為總人口中的「媽寶男」。
  • 這三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寶爸寶媽要避開
    在第一次做父母的時候,寶爸寶媽對孩子的教育往往不能面面俱到,這就導致會出現很多教育上的誤區,走在這種誤區裡,很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輩子的影響。,同樣會給孩子帶來危害。在中國家庭中,很多老公都像是住店的,媽媽負責孩子的一切,從飲食起居到教育規劃,興趣班選擇等等,爸爸只負責出錢和旁觀。男人當甩手掌柜依然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媽媽們往往是衝在了家庭事務第一線,承擔家務、孩子的家教、老人的照料。
  • 家長若總是對娃大吼大叫,會養出這三種孩子,將來可別瞧不上他!
    甚至,有些爸媽會誤認為,只要在教育孩子時,不打孩子就可以,罵孩子幾句沒關係。他們不知道,這種吼叫的言語暴力,使孩子處於「高壓」之下,沒幾個孩子能扛得住!最終,爸媽吼來吼去,只會養出這三種娃,很可能讓人瞧不起,耽誤孩子的未來。「吃飯不許剩飯粒子」,「吃完飯也不知道撿碗」,「幹完活能不能自覺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