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學習強國-學校思政平臺以《福建師大協和學院:推進主題教育的「加減乘除法」》為題報導學院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將「改」字貫穿全過程,通過巧做「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著力破解師生關切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讓師生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原文轉載如下: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將「改」字貫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過程,通過巧做「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著力破解師生關切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讓師生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加」速度,提升治理效能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協和學院領導班子精選黨建工作、應用型內涵建設、學科專業建設、科研工作和後勤服務保障等5個調研課題,成立5個調研組,深入師生一線、問題一線,開展專題調研11次,查找問題難題55個,制定整改措施38條,立行立改,已整改到位35個。
為推進學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協和學院對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的梳理和改革。如成立創新創業學院,通過職能調整優化,解決了創新創業工作存在的部門職責交叉,關係不夠順暢的問題,在「物理重組」的基礎上,促使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發生「化學反應」,提高機構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加速釋放改革正能量。同時,啟用創咖空間「創和園」,給創新創業安了個「家」,全面打造了富有協和特色、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對外合作和職業教育工作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和對外合作成效,增強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的「加」速度。
與管理機構調整齊頭並進的,是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項制度。主題教育期間,協和學院全面梳理了100餘項制度,修訂了17項,做到了建章立制「心中有數」。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最終落實到服務師生的最後一公裡上,學院圖書館針對師生訴求,從今年9月份起延長開館時間,由原來的8:20—21:00延長到7:00—22:00,周開放時間高達60小時,各類數據伺服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在線服務,盡全力滿足讀者的日常需求;在全省民辦高校中,率先開發並使用智慧教務(微信小程序)軟體,打造「教務動態、巡課記錄、教師查詢、學生查詢、家長查詢、課程查詢、成績查詢」等多個管理模塊,實現教務公告實時發布、課程成績實時查詢、課堂考勤實時監控、學生滿意度評教實時測評等10餘項功能,大大提升了教學管理水平,使師生工作和學習更加便捷;啟用學生工作系統,全面實現學生管理、學生事務、迎新管理、評優評先、學生資助、宿舍管理、醫保管理、獎學金管理模塊,改變了以往大量紙質材料審核和人工統計可能存在的疏忽和疏漏,縮短了各項事務的操作流程,大大提升了學工管理的效率;推進智慧就業平臺建設,實現就業服務精準化、精細化,結合就業信息加強分類指導,根據畢業生的專業特長、求職意向,精準推送個性化的信息,儘可能提供符合畢業生個人能力和特點的就業崗位,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學生少跑腿」;以「最多跑一次」為改革目標,製作了財務報銷指南,將不同經濟業務的報銷流程及所需報銷材料整理成冊,儘可能簡化師生報銷流程,努力形成一次辦結機制,為師生提供了極大便捷。加速度、提效能,覆蓋學院師生辦事工作各個環節,實現師生辦事效率全面提速。
「減」壓力,消除師生顧慮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協和學院直面問題不迴避,把「規」和「改」對照起來,羅列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從為師生「減」壓力、「消」顧慮上「升溫補差」,備受廣大師生讚譽。針對校門口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問題,學院積極向福建師範大學和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多管齊下開展整治工作。協調交警大隊積極開展校園周邊交通環隱患排查,安裝限速、禁鳴、學校區域等標誌標牌,設置減速帶等,不斷完善交通標誌、標牌等安全設施建設。在學院門口設立黨員先鋒站、青年志願者服務站,依託全院學生黨員、青年志願者組建學生交通督導志願服務隊,常態化協助疏導校門區上下學高峰期間交通。在福建師範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極力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力爭規劃建設校門區下穿汽車通道,以期從根本上解決上下學期間交通擁堵問題,更重要的是保障師生出行安全。在為師生出行「減」壓力的同時,協和學院努力為師生「消」顧慮。針對數字消費導致的師生快遞「爆倉」,對學院校園管理造成挑戰的問題,協和學院修建完善了校園快遞綜合服務中心,採用貨架自提+智能快遞櫃模式,既保證了校園的秩序與安全,又能讓快遞真正「快」起來的角度出發,真正消除了師生取件慢的顧慮。
此外,協和學院通過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迎新合唱比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青年教師專場音樂會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情景黨課展演,不僅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生動展示了學院在主題教育中創新教育形式的成果,同時豐富了師生的課餘生活。
「乘」效益,提升幸福指數
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試金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協和學院堅持從師生最關切、需求最迫切的關鍵領域入手,把「效」和「改」結合起來,聚焦重點、集中發力,做好整改效益「乘法」。將教工食堂改建成陽光餐廳,成為師生學習、生活的打卡聖地;籌建幼兒園,滿足教職工和周邊群眾子女入學需求,也為學前教育專業規劃實習實踐和就業平臺;新建運動場,滿足師生和周邊群體體育運動、健身需求;完成榕苑學生公寓1-8號裝修整治,讓學生的「家」更靚;改建琴房,白棕搭配的樓房,內設的50間琴房足以滿足兩個專業學子盡情陶醉在音樂的世界裡;荷苑學生公寓增設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站,保障學生充電安全及時……協和學院扎紮實實辦了一批師生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讓師生幸福指數「乘」倍增長。
「除」堵點,破除發展障礙
協和學院把「查」和「改」貫通起來,從學院內涵建設問題入手,找準病灶,靶向施治,打通學院辦學「梗阻」,切實做好制約學院長足發展堵點的「除法」。針對當前學院高職稱、高學歷教師匱乏的情況,按照「一人一策」原則,聘請退休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到院工作,切實優化了師資隊伍結構。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則,聘請了業界專家和學者以靈活方式到院兼職任教。面對教學、學習、生活各類場所空間受限的問題,下大力氣做好校區已徵未交土地完成交付,相關建設規劃也已經論證通過待批准立項建設。下一階段,學院將著手啟動建設校內教學樓、風雨操場等……一系列破除困擾學院發展和師生成長的「堵點」,成為師生津津樂道的顯性成效。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協和學院黨委把解決問題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及時回應師生關注,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應改盡改,推進主題教育落實落地,切實把主題教育激發出的攻堅信念、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了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林美貌 張欣迎 林響 實習生 陳玲)
原文連結: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71079771558782136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