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膽固醇一詞很害怕,認為膽固醇是健康的殺手,其實這是一種誤區。膽固醇是動物細胞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元素,可以形成膽酸、構成細胞膜、合成激素等。但是自然的規律是「過猶不及」,一旦體內的膽固醇過了就會導致血脂異常,出現粥樣斑塊,導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膽固醇過高是吃出來的嗎?
是,也不全是。如果不了解膽固醇的產生,只管住嘴並沒有卵用。很多人誤認為膽固醇是「吃」導致的疾病,於是提出「蛋黃不可以吃,會升高膽固醇的說法」,雞蛋於是背起來人體膽固醇升高的黑鍋。
其實膽固醇升高,大部分原因在於自身。
血脂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吃進去的,另一種是自身合成。我們吃進去的脂肪類食物,同時還有澱粉、脂肪、蛋白質都會成為血脂的來源,但這部分只佔了約30%,剩下的約70%壞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合成場所就是我們的肝臟和小腸,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提倡素食的你但還是血脂會高。2015年版的《美國膳食指南》中取消了膳食膽固醇攝入量每日不超過300毫克的限制,也因此引起廣泛關注。之所以取消限制,原因就在於只管住吃沒有用。
膽固醇怎樣危害人體?
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通常稱之為「好膽固醇」,後者偏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就會增加,通常稱之為「壞膽固醇」。壞膽固醇就是我們化驗單上的LDL-C,這種低密度脂蛋白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下面,經過一系列的炎症反應變成小米粥樣的斑塊,成為粥樣斑塊,如果斑塊破裂,會導致血栓的形成從而危害生命。通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應在2.07mmol/L以下(2.07~4.14mmol/L);冠心病、高血壓及做過血管支架的危險人群要降之降低到1.8mmol/L甚至更低。
預防心血管疾病,從管理膽固醇開始
1、管住嘴,這些食物可以常吃。
無論是否用藥,生活方式幹預對於血脂異常患者都極其重要。
①應忌吃或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骨髓、內臟、蛋黃、貝殼類(如蚌、螺螄等)、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等)、蝦、蟹、魚子等。
②可適量攝食膽固醇含量不太高的高營養食物,如瘦的豬肉、牛肉、鴨肉、雞肉、魚類和奶類等。
③限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儘量不要吃燒烤、油炸食品,烹調時儘量選用植物油,但也要控制用量。
④多吃新鮮蔬菜、瓜果,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⑤多吃些有利於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液總膽固醇的食物,如豆類及豆製品、生薑、洋蔥、大蒜、金花菜(草頭)、黑木耳、香菇、魚類、海蜇、海帶、海藻等。上述食物中,有些還具有抗凝血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處。
2、藥物治療:對頑固而嚴重的高脂血症,可適當給予藥物治療,以他汀為代表,其它非他汀類藥物作用有限。他汀類是降低壞膽固醇的首選藥物,其在動脈粥樣硬化的處理方面,能夠減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風的療效已超越所有其他類調脂藥物。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調脂藥物。積極使用他汀類調脂藥降低LDL-C,非常有助於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病的結局。瑞旨瑞舒伐他汀鈣創新5mg符合國人中等劑量的用量,水溶性他汀不良反應少,更適合中國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