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中國許多城市的動物園裡都養著白熊。從外表看,它們實在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如果有細心的遊客注意到產地欄的記載,就會發現其中的大不同。原來多數白熊都屬引進的北極熊,但是唯獨武漢動物園裡的白熊標記著「神農架」三個字,是地道的「國產貨」。
實際上,關於神農架白熊的問題,科學界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爭議。1954年夏,神農架田家山藥材種植場的一名藥農李孝滿,在菜籽埡林中採藥時,偶然在熊窩中捉到一隻剛足月的小白熊,後來被武漢中山公園買去飼養,供遊人觀賞。1977年6月中旬,林業管理局林業隊的幾個伐木工又在幽深的洞穴裡發現了熊窩,窩裡有一隻小白熊,於是他們把小白熊送到了神農架野考隊。
依照常理,白熊只能生活在北極圈內、北冰洋地區,神農架屬中緯度地區,是亞熱帶向溫帶氣候的過渡地帶,怎麼可能出現白熊呢? 專家推測白熊可能是北極熊。10多億年前,神農架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北極熊因地質運動被滯留下來,或者北極熊跟隨第四紀冰川運動遷移至神農架。
不過,神農文化研究會會長陳人麟接受了記者採訪時說:「我不贊同白熊『返祖論』和『遷來論』。」陳人麟認為,與北極熊相比,神農架白熊也有諸多差異,因為前者以肉食為主,而後者屬於雜食性動物,由於神農架動物豐富,因此北極熊並沒有必要改變飲食習慣。
其實,在中國古代傳說中,白色動物一直被視為修行千載、始悟仙道的精靈或神物。《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述的曾幫助軒轅黃帝立下赫赫戰功的「羆」即為白熊。實際上,通體白色的動物在當今世界上已為數寥寥了,非洲白獅、白人猿,印度白鹿,中國臺灣白猴等無不被人視為珍寶。在我國珍稀動物名錄裡,諸如白鸛、白冠長尾雉等也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而神農架的白熊享受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待遇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