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註冊護士總數超400萬 近七成有大專以上學歷
2019-09-06 17:26:23
|
| 字號:
A+|
A-6日,記者從國家衛健委了解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中國護理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建國初期,全國僅有護士3萬餘名,2018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400萬,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扭轉。
6日,國家衛健委在北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中國護理事業發展情況。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護理工作。特別是2005年開始,中國護理工作發展進入快車道,國家從立法規範、規劃引領等方向,加快推動護理事業和護理產業快速發展。
2008年,國務院公布實施《護士條例》,從法規層面維護護士合法權益,明確了護士的權利、義務和執業要求。之後《護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護士執業考試管理辦法》、《臨床護理實踐指南》等相繼出臺。
2005、2010、2015年,分別印發實施「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明確了護理工作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
在學科建設方面,自2010年起開展護理專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提升護理學科能力。自2010年至今,在全國啟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為群眾提供全面、全程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時,開展護理崗位管理試點,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
2018年,聯合多部門推動護理服務業改革發展,2019年加快發展老年護理,建立了中國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制度和醫療護理員培訓制度。
通過上述工作,中國護理工作得到快速發展,護士隊伍發展壯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會上介紹,建國初期,全國僅有護士3萬餘名,2018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400萬,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扭轉。
同時,護士的專業素養也在不斷提高。據介紹,目前中國具有大專學歷以上的護士比例已接近70%。
此外,護理服務模式由過去功能制護理轉變為責任制整體護理。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等新型護理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護理服務由機構內延伸至社區和居家,為群眾提供專業照顧、健康管理、心理護理、康復促進、安寧療護等多方位護理服務。護理學科水平不斷提高,護理國際交流日益擴大。
「過去,護士的主要工作是打針吃藥,但現在我們在全國推進了責任制整體護理,對患者的護理不僅僅局限在打針吃藥,而是對患者的身心關愛,提供全面護理,增強患者看病就醫的獲得感。」焦雅輝說。(張尼)
責任編輯: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