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溼氣兇猛,不除後患無窮!晚上貼,早上撕,艾草配生薑,輕鬆祛溼毒~

2020-12-20 澎湃新聞

最近天氣陰晴不定,時而下雨時而轉晴,而氣溫的一冷一熱倒是把空氣中的溼度升到頂點。

這個時候身體感受著空氣中的外溼,體內也不安定的滋生著內溼,溼邪旺盛怎麼辦?

中醫將一年分為五個季節,除春、夏、秋、冬四季外,還多了一個長夏。

長夏之季的主氣為溼,雨水多,空氣溼度明顯增大,正是一年中溼氣旺盛的時期。

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又稱溼邪。而溼氣是中醫的概念,也表示一種病理狀態。一般會有以下五大表現:

1、睡不醒。每天睡再多,還是覺得很困,睡覺流口水,頭昏疲乏。

2、大便溏稀不成型,或者隔三差五便秘。大便粘滯,每次上完廁所,大便粘在馬桶上,衝不乾淨。

3、起床之後,嘴裡氣味重、發黏。

4、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鋸齒,症狀嚴重的,叫「裙邊舌」。

5、臉上出油多。尤其是額頭處、口鼻周圍出油明顯,面部油亮。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

溼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任由夏季溼氣在體內慢慢積累,不僅免疫力下降,還容易患感冒、咳嗽、口腔潰瘍、咽炎等疾病。

常言道:「十人九溼」,問題是很多人卻不自知、不理會。

溼氣不除百病生

01

「溼氣」重,醜態來

「溼氣」過重會影響人的皮膚、體型。一旦被其纏身,皮膚油膩、毛孔粗大、暗黃無光澤,痘痘色斑慢慢也會出現。

02

「溼氣」重,虛胖至

有些長期被「溼氣」困擾的人,嘗試過N種減肥方法,但體重卻在逐年增加,因為沒有對症,小肚子去不了,下半身瘦不了。

03

「溼氣」重,誘發各類疾病

中醫認為,「溼氣」重的人往往脾胃兩虛。長此以往,正氣虧衰、抗病力弱、腠理疏鬆,可能會產生其他慢性疾病。

選對祛溼方法很重要

提起祛溼,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拔個罐、或者刮痧,要麼艾燻針灸走一趟,總之想盡一切「虐身」方法把溼氣趕出身體!

這些方式確實能去除體內部分溼氣,但經常拔罐會耗傷人體正氣,如果拔罐師傅手法不好,還容易損傷皮膚,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而且就算你忍得了那種痛,但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動不動就要騰出一兩個小時的理療時間,很多人都會嫌麻煩!

那麼夏季除溼,有什麼安全簡單的好方法呢?

中醫把足底當做健康重要的閥門,認為足部受寒後抗病能力降低,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感冒或支氣管炎等,還可引發胃痛、婦女痛經等多種疾病,所以夏季除溼,可以從「足底」做起。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等功效。故又被稱為「醫草」。

蘄艾,生長於北緯30℃的特殊環境下,相比普通艾草,植株粗壯,葉片寬厚,所行黃酮類、揮髮油等有效成分遠高於普通艾草,藥效更顯著。

晚上貼,早上撕

睡夢中就能輕鬆祛溼

我們的腳底有六條經絡通過,有70多個穴位。如果把身體比做一臺機器,「腿」就是提供動力的馬達。馬達不靈了,機器便會老化、運轉不良。

所以「精從足下生,腳健人不老」,祛溼排毒從腳做起,自然事半功倍。

▲點擊上圖查看

《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可將艾草生薑足貼用於腳底湧泉穴上,深具傳統中醫養生精華。

艾草生薑足貼以蘄艾、生薑為主料,搭配魚腥草、甲殼素、竹醋液、維生素C等等有益物質。

使用起來操作簡單,讓你足不出戶,在睡夢中就能輕鬆祛溼,省時又省力。

▲點擊上圖查看

非常適合久坐少動、睡眠不佳、畏寒怕冷、免疫低下、宮寒痛經等人群,每天一貼,堅持養生,身體更健康!

小編親身測評

為了檢驗這款艾草生薑足貼的使用和效果,小編我自己親身實踐了下,操作還是蠻簡單的,大夥一起來看看動圖吧!

01

首先撕開盒子的外包裝,可以看到單獨的料包和粘貼布,很規範:

02

然後將料包的非透氣面粘在膠貼布的中間:

03

接著清潔雙腳後,把貼好料包的貼布,粘在腳底穴位上(為了讓大家直觀的看到腳心中間的「湧泉穴」,小編我還用筆專門在腳底做了個記號☺)

04

粘牢四周後的雙腳,還俏皮的動了下☺,很自在~

05

最後,晚上睡覺時貼,早起起床後揭開,就能看看腳底滲出的「水汽」了,說明除溼效果棒棒噠!(記得用溫水擦乾淨殘留物喲~)

因為這款艾草生薑足貼的主要成分都是植物提取的,純天然,無添加、起效快,更安全,所以可以放心長期使用。

送給上班勞累的自己,或者年老體弱的爸媽,都是超實惠的養生佳選!

▲點擊上圖查看

足貼你使用對了嗎?

★足貼使用誤區——

晚上貼、早上撕,這樣使用沒錯。但現在很多人熬夜追劇、看小說、玩遊戲成了習慣,經常凌晨2、3點才入睡,早上又很早起來上班,這樣足貼的使用時間太短,根本達不到祛溼的效果。所以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晚上貼足6-8小時,並且要保持足部乾爽再貼,不能溼腳貼,因為溼著腳貼,反而會把溼氣帶進身體。

強烈推薦

野葉 艾草生薑足貼

科學組方竹醋液、魚腥草、VC等有益物質

每天一貼 不做「溼」人

活動價:39元/盒(20片/盒)

特惠套餐:拍2發3、拍3發5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

售前售後服務

可關注「掌柜紅豆」微信號

↑問題諮詢、查詢訂單↑

獲取最新優惠信息

原標題:《梅雨溼氣兇猛,不除後患無窮!晚上貼,早上撕,艾草配生薑,輕鬆祛溼毒~》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足太醫草本足貼 輕鬆逼走溼氣讓身體健康
    大多數人都會飽受溼氣的困擾,溼氣是中醫的一種理論概念,不單單是指潮溼的環境積攢在身體內的溼氣,還有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等在脾、腎等器官中積攢的溼氣。一代宗師足太醫草本足貼,驅寒除溼,改善睡眠助消化。
  • 它們是溼氣的「最怕的」,每天來一點,或能排出多年溼毒、身體更輕鬆
    溼氣在我們的身體內,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各種疾病,可不容小覷,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的去除溼氣呢,其實好多人,不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不但便宜還能祛溼的 食物,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它們是溼氣的「最怕的」,每天來一點,或能排出多年溼毒、身體更輕鬆
  • 泡腳養生法 生薑祛寒艾草溫肺
    泡腳養生 1、生薑祛寒 生薑在中醫上屬於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現代醫學認為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薑泡腳並不是將生薑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薑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
  • 祛溼不用喝紅豆薏米,晚上肚子貼1物,哪裡有溼氣它就去哪裡
    冬季溼氣可以說是讓人非常頭疼,而溼氣一旦出現,往往又是伴隨著多種問題同時出現,大便不成形舌苔發白都是常事,有時候還會感到精神倦怠疲累,情緒起伏變化大,總是莫名其妙的發火。並且身上部分皮膚還會有水腫情況發生,體重也是蹭蹭漲,而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祛溼,今天說的就是祛溼不用喝紅豆薏米,晚上肚子貼1物,哪裡有溼氣它就去哪裡。
  • 若萍艾草手工皂
    溼氣一重,就會引發各種皮膚問題,不少人晚上皮膚還好好的,第二天一醒來照鏡子,就看到自己爛臉了。不僅是臉,還在背部、胳膊、腿部,發現了痘痘、紅點,抓起來還痒痒的,怎麼回事?這是蟎蟲!溼氣一重,蟎蟲無處不在,不僅藏在被子、枕頭、床墊、沙發、衣服,遍布在家中你能想得到的每一個角落!
  • 經常用生薑敷腳底,艾草敷肚臍,排溼驅寒促氣血,便秘也變好了
    溼氣和寒氣對健康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不少人因此而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經常受到它們的影響。其實應對溼氣和寒氣的方法也很多,如果平時能夠採取這些方法對健康是很有益處的。經常用生薑敷腳底,艾草敷肚臍,排溼驅寒促氣血,便秘也變好了。
  • 一年裡最容易得病的「毒五月」,艾草用起來!驅疫防病、祛溼毒!
    2、艾草可祛毒散寒 民間如此重視「毒五月」的調養不無道理,很多朋友在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食欲不振、口乾、身體乏力、小腹發涼、晚上睡眠障礙,早晨起床困難等都與體內溼寒之氣過旺有關。
  • 常用生薑、艾草泡腳有什麼好處? 泡腳有什麼要注意
    經常用熱水泡腳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讓身體更健康,也能夠很好的預防一些疾病的入侵,特別是在秋冬季節,用生薑泡腳驅寒的效果更高,怕冷的人可以經常泡。   泡腳常用兩材料   1、生薑泡腳祛寒   生薑屬辛溫解表類,祛寒解表,且毒副作用較小。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一般取15~30克生薑(約為中等大小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10分鐘。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燙為宜)。
  • 女人身體溼氣過重,如果拿生薑來祛溼,請用好「一喝一貼一泡」
    中醫講,溼氣是「萬惡之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可見身體中溼氣若是過重的話,可能會給身體各個臟器增加負擔,不僅不利於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還有可能會導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增加肥胖的機率,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擾。因此,溼氣過重了要及時想辦法祛除。
  • 疾病徵兆 手指有這情況暗示體內溼毒過多
    當我們的身體溼毒過重的時候,身體是會有一些症狀的,這也暗示了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我們需要及時的祛溼,那麼如何祛溼毒比較好呢?祛溼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下面一起來看一看吧!手指有這情況暗示體內溼毒過多一到夏天,很多人手上都會出現一些小水泡,它們有的是以透明的形式存在,有的則是以半透明的方式存在,而且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瘙癢。
  • 每天早上吃3片,膝蓋不疼了,血管也乾淨,溼毒也一起排出體外!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它性辛微溫,辛能散,溫能祛寒,不僅是家庭的必備之品,用對了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防病治病,每天早上吃3片,膝蓋不疼了,血管也乾淨,溼毒也一起排出體外!還完截止。線下施工27.396公裡。這是我老公。把握住這些機會。
  • 晚上吃薑如吃砒霜?晚上能不能吃生薑?告訴你答案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就是生薑、大蒜等,一些人在做菜的時候,會習慣的放入生薑來調味,但是經常有人說:晚上吃生薑,如同吃砒霜,這樣的說法靠譜嗎?那麼晚上真的不能吃生薑嗎?晚上吃生薑對人體真的不好嗎?
  • 中年女人溼氣重,腰腹贅肉多,別急,用生薑貼肚臍,祛溼氣排宿便
    溼氣進入身體後,首先就會影響脾胃,而消化臟器功能的紊亂自然就會導致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從而導致毒素滋生,形成宿便。而中年女性腰腹贅肉增多也與此大有聯繫。出現這種問題也請別急,用生薑貼肚臍這一方法,能夠很有效的祛除溼氣,助宿便排出,保持好身材。
  • 女人易發胖也可能是溼氣重,生薑這樣用,驅散溼氣,排除黑臭宿便
    溼氣導致的肥胖,首先要祛溼,只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有較好的瘦身效果。生薑這個隨處可見的食材,雖然不起眼,卻是幫助女性祛溼的好東西,生薑不僅可以調劑飯菜,還有很多其他的妙用。生薑這樣用,能夠幫助女性驅散溼氣,排出黑醜宿便。
  • 深秋來臨,女人用它貼肚臍,三天一次,調節寒性體質,排出溼氣
    晚上睡覺不能熱被子,甚至一整晚都感覺冷颼颼的,必須開空調,而且還要將溫度調得很高才能睡得好。這樣的體質一般都會有宮寒,不僅怕冷,還會痛經,身子虛,也會直接影響到生育。而祛寒溼其實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常見的拔罐作用就比較快,還有最簡單的泡腳,當然食補還有喝紅糖薑茶,吃當歸等等,長期堅持都是很管用的。而今天要說的是一種常見的熱敷方法,相當於是強化的「暖寶寶」。
  • 足貼真的能祛溼嗎?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噁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提純後的艾草,利用足底的溫度,激發出艾草精華的功效將溼氣通過足底湧泉穴排出。
  • 溼氣重就要拔火罐?老中醫巧用雞蛋,輕鬆去溼氣,快來學學
    如果長時間被體內的溼氣困擾怎麼辦呢?我們平時正常能夠想到的可能就是找個專業的護理的地方去拔個火罐,祛個毒什麼的。而人們所說的拔火罐其實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調理方法,它是通過熱氣來刺激身體上的穴位來排出體內多餘的毒素。那麼溼氣重,拔火罐就可以了嗎?
  • 秋季每晚艾草敷小腹,溼氣不見了,不出半月,3種好處不請自來
    秋天是比較溼寒的季節,這種季節我們也會遇到一些溼氣困擾,因為氣溫的反覆變化,加上平時衣物添加不及時,就很容易造成溼氣入侵體內,產生經常性疲倦,以及大便不成形,舌苔厚白等情況,而且隨著溼氣的逐漸加重,身體也會漸漸出現浮腫,並且帶有虛胖情況,此時可以適量敷用一些艾草,今天說的就是秋季每晚艾草敷小腹,溼氣不見了,不出半月,3種好處不請自來
  • 夏季除溼正當時,隨處可見的「艾草」,三種用法去溼氣
    夏季除溼正當時,隨處可見的「艾草」,三種用法去溼氣。夏天來了,這個季節的特點,就是氣溫較高,空氣溼度也高,因此形成一種「溼熱」的環境。中醫理論裡,長夏乃是「溼當令」。也就是說,「溼」是夏天最主要的一種「氣」。
  • 艾草祛溼排寒,但用法不對效果差,這4種方法需牢記,溼氣重多看
    艾草的使用歷史悠久,而它也算是中國傳統節日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野草,平時我們只知道艾草具有驅蚊避蟲的幫助,但其實艾草除了作為節日裝飾,用來當做食材也是有著祛溼排寒,改善咳嗽的幫助,不過在如何將艾草適用到祛溼方面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誤區,使用方法不對祛溼幫助自然減半,而今天小編說的就是艾草祛溼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