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使用歷史悠久,而它也算是中國傳統節日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野草,平時我們只知道艾草具有驅蚊避蟲的幫助,但其實艾草除了作為節日裝飾,用來當做食材也是有著祛溼排寒,改善咳嗽的幫助,不過在如何將艾草適用到祛溼方面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誤區,使用方法不對祛溼幫助自然減半,而今天小編說的就是艾草祛溼排寒,但用法不對效果差,這4種方法需牢記,溼氣重多看。
1、艾葉草浴
如果自己家裡有足夠大的沐浴桶,或者是浴缸,可以自己買一些艾葉草,放在溫水裡泡一個澡,我們平時都知道鮮花浴,其實艾草浴同樣對身體排溼驅寒很有好處,但是在泡澡的時候要注意水溫變化,泡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因為現在正值夏季,浴室溫度容易升高,太長時間可能會讓自己覺得頭暈,反而傷身,浸泡到自己覺得差不多時候就可以起身了,不用故意久泡。
2、艾草蒸米飯
沒錯,艾草是一種可食用的食材,在很多民間地方,還有專門用艾草汁做成的「艾草餈粑」,而平時我們在煮飯的時候,就可以在飯裡放點艾草一起蒸著吃,不僅能夠有助我們改善溼氣狀況,味道也是清香雅淡,相當獨特。不過要注意一點,艾草可食用的草葉往往都是嫩葉,新生的葉子才適合食用,老葉就別吃了,口感很糙而且很難入口。
3、艾草蜂蜜水
艾草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和薄荷草有點相似,是可以搭配檸檬或者蜂蜜一起泡水飲用的,喝起來也是帶著一種濃濃的艾草香氣,而且入口爽甜,清甜卻不讓人覺得膩,對於喜歡美食的朋友來說,艾草蜂蜜水無疑是改善溼氣,促進身體排毒的最佳水飲了,不過蜂蜜的量要控制好,不用放太多,保持水飲的口感清甜即可。
4、艾葉草泡腳
中國有一句古話,那就是「寒從腳起」,腳上關於身體的穴位多不勝數,很多穴位對於身體也都是有著微妙的關係,因此艾葉草泡腳也是一種巧用艾草的方式,可以在每天晚上覺得比較累的時候,用熱開水泡點艾草,然後對腳進行一下按摩,既舒服也健康,如果平時沒什麼時間,有覺得累的話,也可以自行將艾草碾碎,用布包好貼腳上,對身體一樣有很好的祛溼幫助。
艾草貼在腳上,對於身體溼氣影響,以及入侵體內的寒氣,也都有很好的幫助和改善,只是在貼艾草的時候,艾草不要放太多,不然影響走路,當然覺得這樣比較麻煩的話,也可以直接選擇一些包裝好的貼腳的艾草,直接敷在腳上,對於溼氣改善還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