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祛溼排寒,但用法不對效果差,這4種方法需牢記,溼氣重多看

2020-12-23 南瓜的健康屋

艾草的使用歷史悠久,而它也算是中國傳統節日裡必不可少的一種野草,平時我們只知道艾草具有驅蚊避蟲的幫助,但其實艾草除了作為節日裝飾,用來當做食材也是有著祛溼排寒,改善咳嗽的幫助,不過在如何將艾草適用到祛溼方面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誤區,使用方法不對祛溼幫助自然減半,而今天小編說的就是艾草祛溼排寒,但用法不對效果差,這4種方法需牢記,溼氣重多看。

1、艾葉草浴

如果自己家裡有足夠大的沐浴桶,或者是浴缸,可以自己買一些艾葉草,放在溫水裡泡一個澡,我們平時都知道鮮花浴,其實艾草浴同樣對身體排溼驅寒很有好處,但是在泡澡的時候要注意水溫變化,泡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因為現在正值夏季,浴室溫度容易升高,太長時間可能會讓自己覺得頭暈,反而傷身,浸泡到自己覺得差不多時候就可以起身了,不用故意久泡。

2、艾草蒸米飯

沒錯,艾草是一種可食用的食材,在很多民間地方,還有專門用艾草汁做成的「艾草餈粑」,而平時我們在煮飯的時候,就可以在飯裡放點艾草一起蒸著吃,不僅能夠有助我們改善溼氣狀況,味道也是清香雅淡,相當獨特。不過要注意一點,艾草可食用的草葉往往都是嫩葉,新生的葉子才適合食用,老葉就別吃了,口感很糙而且很難入口。

3、艾草蜂蜜水

艾草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和薄荷草有點相似,是可以搭配檸檬或者蜂蜜一起泡水飲用的,喝起來也是帶著一種濃濃的艾草香氣,而且入口爽甜,清甜卻不讓人覺得膩,對於喜歡美食的朋友來說,艾草蜂蜜水無疑是改善溼氣,促進身體排毒的最佳水飲了,不過蜂蜜的量要控制好,不用放太多,保持水飲的口感清甜即可。

4、艾葉草泡腳

中國有一句古話,那就是「寒從腳起」,腳上關於身體的穴位多不勝數,很多穴位對於身體也都是有著微妙的關係,因此艾葉草泡腳也是一種巧用艾草的方式,可以在每天晚上覺得比較累的時候,用熱開水泡點艾草,然後對腳進行一下按摩,既舒服也健康,如果平時沒什麼時間,有覺得累的話,也可以自行將艾草碾碎,用布包好貼腳上,對身體一樣有很好的祛溼幫助。

艾草貼在腳上,對於身體溼氣影響,以及入侵體內的寒氣,也都有很好的幫助和改善,只是在貼艾草的時候,艾草不要放太多,不然影響走路,當然覺得這樣比較麻煩的話,也可以直接選擇一些包裝好的貼腳的艾草,直接敷在腳上,對於溼氣改善還是很有好處的。

相關焦點

  • 夏季除溼正當時,隨處可見的「艾草」,三種用法去溼氣
    一般來說,去溼氣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大家身邊也廣泛流傳著很多去溼氣的法子。比如紅豆薏米粥、綠豆山藥粥等等,都是去溼氣的藥膳。或者說,還有其它如按摩、燻蒸、針灸等去溼氣的方法。雖然法子多,但都比較麻煩,這一點對講究效率和性價比的現代人來說,就是嚴重的硬傷。那麼,有什麼既簡單又方便、還花銷很少的去溼方法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 中醫:身體溼氣重易生病,3個祛溼方法幫你排出溼氣
    很多人都知道溼氣過重對於人體的影響是十分大的,如果不能多加注意就會因此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會誘發多種疾病,所以大家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建議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讓自己可以遠離溼氣過重的問題。那麼到底溼氣過重怎麼調節才好呢?
  • 梅雨溼氣兇猛,不除後患無窮!晚上貼,早上撕,艾草配生薑,輕鬆祛溼毒~
    大便粘滯,每次上完廁所,大便粘在馬桶上,衝不乾淨。3、起床之後,嘴裡氣味重、發黏。4、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鋸齒,症狀嚴重的,叫「裙邊舌」。5、臉上出油多。尤其是額頭處、口鼻周圍出油明顯,面部油亮。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
  • 溼氣的「清除器」,經常泡水好處多,加強身體的排寒作用
    導語:說起來,溼氣是邪氣的一份天然助力,古人常說,身體內之所以會出現溼氣,是因為體內的正氣被邪氣壓制,這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北方比較乾燥,很多南方人來呆幾天就會感到身體輕鬆,反之北方人去南方則會難受,這就是溼氣在作怪。溼氣的「清除器」,經常泡水好處多,加強身體的排寒作用。
  • 女性溼氣重,巧用生薑 「一喝三貼」,或能輕鬆祛溼,減肥瘦身
    溼氣是我們很煩惱的一個問題,經常有聽說,溼氣不除百病生,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來,溼氣的危害有多大,體內溼氣重的話,就會造成皮膚變差,長痘痘、色斑等問題,還會造成肥胖,所以很多女性朋友們為了去溼氣,用過很多的方法,如拔火罐、或是吃很多去溼氣的保健品,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 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個好方法
  • 黃芪「最佳搭檔」上線,泡水喝,祛溼排寒,肝腎可能會很高興
    黃芪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非常豐富,如果經常出虛汗,多喝黃芪泡水能夠幫你止汗,而且黃芪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助於提高腎臟功能,所以想要養腎補腎,多喝黃芪泡水也是很好的選擇。減少虛胖、減肥。體內溼氣過重,或者是長期久坐,就容易使身體出現虛胖的問題,此時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幫助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水平,增加體內蒸汽,補血補氣。
  •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溼氣太重,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在想辦法除溼之前,我們首先要會分辨溼氣重的表現,其實,溼氣也是分等級的,溼氣重的4個等級,自測一下,你體內的溼氣在哪裡?溼氣分4種級別:你是殿堂級溼氣嗎?
  • 溼氣重不用拔罐,也無需吃紅豆薏米,每天用它敷腳底,排溼又驅寒
    而人體被溼邪入侵的情況,又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脾虛引溼」,也就是脾臟因為各種因素,呈現虛弱的狀態,所以導致溼氣的產生,所以也叫內溼;另一種則是「溼氣犯脾」,這種就是屬於外界的溼氣過重,入侵了身體,影響到了脾臟的功能,所以最終導致溼氣纏身。
  • 臉上長黑頭、油脂分泌旺盛,與溼氣有關!這些祛溼方法,靠譜!
    脾胃不好,陽氣不足,運化功能差,會導致溼氣重;相反的,溼氣重它是一種邪氣,也會干擾人體的脾胃陽氣氣血的運行,造成人體的亞健康狀態,人體很多症狀都跟溼氣重有一定的關聯。溼氣的表現1、舌苔這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舌苔白膩厚,這多是因為脾胃功能差,溼氣重導致的問題,這個可以看自己的舌苔狀態進行辨別。
  • 體內溼氣過重?中醫:不妨多喝3種茶,祛溼效果較好
    對於體內溼氣過重的人來說,祛溼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其實祛溼有很多方法的,在中醫的角度來說溼氣是動則生陽,除了在藥物和飲食上治療,適當的運動也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溼氣,對於一些上班族來說,運動的時間還是比較少的,那麼還有什麼方法能祛除溼氣呢?不妨來喝喝這些茶吧,效果很不錯的。
  • 用了好多年,你真知道艾草的用法嗎?學會方法,祛溼排毒強體質
    青團的主要成分就是艾草,說起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不就是每年清明家家戶戶放在家中的東西嗎?原來吃了這麼久的青團竟是艾草做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在中醫看來,越來越多的中草藥材進入了老百姓的飲食是喜事。只不過大家對艾草的了解一知半解,甚至很多人只知道艾草是清明節的必備。
  • 溼氣「重」的人,儘量不要吃這5種水果,要多注意了
    提醒各位:溼氣「重」的人,儘量不要吃這5種水果,要多注意了1、西瓜西瓜可以說是解渴的水果,夏季人們也很喜歡吃,西瓜種吃法,但是,西瓜的寒性比較重,尤其是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一旦西瓜吃多的話就容易出現問題。
  • 針灸祛溼靠譜嗎?灸柱裡的艾草,除了祛溼排毒,還有3個妙用
    溼氣在中醫中,和暑氣、寒氣等幾種常見不適症狀,並稱為「六邪」,而其中溼氣因為基本不單獨「行動」,凡是出現溼氣,就容易伴隨著其他暑、寒之類的症狀一起出現,難以處理也十分麻煩,因此溼氣也是被稱為「六邪之首」,而在中國傳統醫學裡,也有多種常見的祛溼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有拔火罐和針灸一類,而今天說的就是針灸祛溼靠譜嗎
  • 女人溼氣重會有哪些危害,吃好這6種,有助祛溼
    溼氣是中醫學上風、寒,溼、暑、燥、火六種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女性更容易出現體內溼氣重的情況,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特點,因此溼氣重對女性的危害相當大,女性溼氣重,常常出現白帶異常、月經不調等問題。除了這些,女性溼氣重還可能引起大便偏稀、口角流涎、頭部脹痛、咳嗽、尿頻、水腫等疾病發生。
  • 體內溼氣重,三伏天是「祛溼」好時機,3個妙招,趕走一年的溼氣
    從中醫的角度看,三伏天所對應著的臟器是脾,而脾的重要作用就是化溼,所以三伏天的時候,是健脾祛溼的好季節。今年的三伏天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家一定要抓住三伏天的尾巴,利用這一黃金時期排排毒去去溼。溼氣重,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身體有這3種異常「現象」,或許是溼氣重引起的,可能應該祛溼了
    一、身體有這3種異常"現象",或許是溼氣重引起的,可能應該祛溼了1、無精打採,精神不振溼氣重的人會影響人的五臟六腑,五臟六腑受到溼氣的阻滯,影響人體新陳代謝變慢。從而就會使人感到有千斤重的東西壓在體內,白天精神不足,晚上也很難睡好覺。
  • 脾胃虛,溼氣重,喝點祛溼粥,趕走溼氣,激活脾胃,肚子慢慢變小
    一、脾胃不好、溼氣重容易導致肥胖脾胃不好也會影響飲食的消化情況,導致肥胖,體內溼氣太重也會導致肥胖,這種體質主要是要進行去除溼氣處理,能有效的去除水腫,起到減肥的作用,體內有溼氣就要調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食物來調理,食物中赤豆、薏米、絲瓜、苦瓜、冬瓜都是有利於排出溼氣,祛溼利水;將這些食材做成為湯羹或者養生粥,常常食用這些食材就能夠達到除溼的效果了
  • 溼氣不排,難減肥?三個方法堅持做,祛溼減肥很簡單!
    很多身體溼氣重的朋友都會有身體肥胖問題出現,有人說,自己嘗試過很多種減肥方法,發現都很難成功,有沒有什麼可靠的辦法能夠讓這種體質的人群成功瘦下來!溼氣重身體肥胖為什麼難減肥呢?我們先來看看溼氣重身體肥胖難以減肥的原因,因為身體當中溼氣比較重的人一般口味都會比較重,在選擇食物的時候會傾向於選擇一些油和鹽比較多的食物,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出現身體循環不好情況,自然也就會導致身體出現溼氣沉積情況。
  • 5種水果溼氣重,吃得越多脾虛越重,早了解早知道
    雖然生活中想要保持健康,必須多吃些水果補充營養,但是體內溼氣太重的人,提醒大家,有些水果是不宜多吃的,如果不知道的人,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5種水果溼氣重,吃得越多脾虛越重,早了解早知道1、菠蘿蜜菠蘿蜜屬於熱帶水果,溼熱重,如果溼熱人群,吃太多容易引起體內溼氣加重,不利於排出。
  • 身體溼氣太重怎麼排溼,簡單的祛溼方法
    身體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溼氣重是指溼為重濁有質之邪,屬陰,溼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溼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溼邪阻滯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