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句話叫:「溼氣重百病生」,意思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不但難以祛除,而且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
而尤其是夏天,溼氣最為囂張,很容易形成暑溼的氣候,體內有溼氣,很容易讓我們在整個夏天昏昏欲睡,疲勞乏力,四肢沉重,肚子長贅肉等等。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氣太重,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
在想辦法除溼之前,我們首先要會分辨溼氣重的表現,其實,溼氣也是分等級的,溼氣重的4個等級,自測一下,你體內的溼氣在哪裡?
溼氣分4種級別:你是殿堂級溼氣嗎?
一、初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皮膚瘙癢,經常長痘,長斑;
2、臉色發黃、泛油光,長痘;
3、經常感覺喉嚨有痰,胸悶氣短;
4、經常口乾舌燥,有口臭;
二、中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身體沉重、渾身酸疼,手腳冰涼;
2、舌苔厚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3、肩膀酸困、腰酸乏力;
4、容易腹脹、小肚子大;
三、高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頭髮油膩、經常脫髮;
2、皮膚長斑,膚色暗沉;
3、耳朵粘膩、潮溼,眼袋明顯;
4、大便粘膩,不成行、有痔瘡;
四、殿堂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肩周炎、頸椎病、關節炎;
2、皮膚瘙癢、溼疹;
3、全身酸、困、乏、累;
4、脾胃嚴重虛弱,便秘嚴重;
5、身體常沉重酸痛、關節炎;
溼氣重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常見的比如說引發肥胖,誘發關節疼痛、傷害關節,影響排洩等等,這些原因的罪魁禍首都是因為溼氣重,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容易引發嚴重腫瘤。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1、多運動健脾除溼
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多出出汗,能夠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 ,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會幫助我們健脾除溼,更有助於健康。
2、多按1個「除溼穴」
我們腿上有一個穴位叫做承山穴,祛溼效果和紅豆薏米粥很接近,當我們用手按壓承山穴的時候,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其實這學說明體內溼氣很重。
每天下午,我們點按承山穴15分鐘,按的時候由輕到重,按一會會感受到身體微微發熱,這往往預示著身體內陽氣開始生發,溼邪正在減少。
3、常喝一碗「祛溼」水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了,運化不利,水溼就會內停,所以祛溼關鍵是健脾。
正所謂「藥療不如食療」,夏季防暑降溫時,不妨試試飲食調理,祛溼效果好,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款食療袪溼的方子,以紅豆、薏米為主,幾千年來百試百靈,留傳至今,很多受溼氣所害的人喝了,效果都非常好。
此配方的精妙之處在於:薏米一定要用小火炒一下,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它的寒性,否則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喝了,導致脾胃受損。
老中醫推薦的「祛溼小金方」,由藥食同源的材料匠組成,中醫原理如下:
製作方法:將紅豆、薏苡仁、菊花、赤小豆、甘草、芡實、梔子、茯苓8種藥材配成茶包,每次開水衝泡7分鐘,幫你祛除溼氣,一身輕鬆。
1、赤小豆——消除水腫、降壓降脂、通腸潤便;
2、薏苡仁——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的功效;
3、紅豆——開胃健脾,緩解疲勞、紅潤膚色。;
4、梔子——消腫護肝、利膽止血。
5、甘草——養胃健脾,護肝補腦;
如果你嫌製作麻煩或工作太忙,那麼我推薦你下面這款匠心配比的祛溼茶,每天1小袋,開水衝泡5分鐘,幾塊錢解決溼氣問題,堅持一個月,效果十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