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2020-12-20 袁醫生課堂

中醫有句話叫:「溼氣重百病生」,意思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不但難以祛除,而且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

而尤其是夏天,溼氣最為囂張,很容易形成暑溼的氣候,體內有溼氣,很容易讓我們在整個夏天昏昏欲睡,疲勞乏力,四肢沉重,肚子長贅肉等等。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氣太重,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有關。

在想辦法除溼之前,我們首先要會分辨溼氣重的表現,其實,溼氣也是分等級的,溼氣重的4個等級,自測一下,你體內的溼氣在哪裡?

溼氣分4種級別:你是殿堂級溼氣嗎?

一、初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皮膚瘙癢,經常長痘,長斑;

2、臉色發黃、泛油光,長痘;

3、經常感覺喉嚨有痰,胸悶氣短;

4、經常口乾舌燥,有口臭;

二、中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身體沉重、渾身酸疼,手腳冰涼;

2、舌苔厚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3、肩膀酸困、腰酸乏力;

4、容易腹脹、小肚子大;

三、高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頭髮油膩、經常脫髮;

2、皮膚長斑,膚色暗沉;

3、耳朵粘膩、潮溼,眼袋明顯;

4、大便粘膩,不成行、有痔瘡;

四、殿堂級溼邪,主要表現有:

1、肩周炎、頸椎病、關節炎;

2、皮膚瘙癢、溼疹;

3、全身酸、困、乏、累;

4、脾胃嚴重虛弱,便秘嚴重;

5、身體常沉重酸痛、關節炎;

溼氣重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常見的比如說引發肥胖,誘發關節疼痛、傷害關節,影響排洩等等,這些原因的罪魁禍首都是因為溼氣重,如果不及時調理,很容易引發嚴重腫瘤。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1、多運動健脾除溼

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多出出汗,能夠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 ,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會幫助我們健脾除溼,更有助於健康。

2、多按1個「除溼穴」

我們腿上有一個穴位叫做承山穴,祛溼效果和紅豆薏米粥很接近,當我們用手按壓承山穴的時候,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其實這學說明體內溼氣很重。

每天下午,我們點按承山穴15分鐘,按的時候由輕到重,按一會會感受到身體微微發熱,這往往預示著身體內陽氣開始生發,溼邪正在減少。

3、常喝一碗「祛溼」水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了,運化不利,水溼就會內停,所以祛溼關鍵是健脾。

正所謂「藥療不如食療」,夏季防暑降溫時,不妨試試飲食調理,祛溼效果好,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款食療袪溼的方子,以紅豆、薏米為主,幾千年來百試百靈,留傳至今,很多受溼氣所害的人喝了,效果都非常好。

此配方的精妙之處在於:薏米一定要用小火炒一下,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它的寒性,否則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喝了,導致脾胃受損。

老中醫推薦的「祛溼小金方」,由藥食同源的材料匠組成,中醫原理如下:

製作方法:將紅豆、薏苡仁、菊花、赤小豆、甘草、芡實、梔子、茯苓8種藥材配成茶包,每次開水衝泡7分鐘,幫你祛除溼氣,一身輕鬆。

1、赤小豆——消除水腫、降壓降脂、通腸潤便;

2、薏苡仁——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的功效;

3、紅豆——開胃健脾,緩解疲勞、紅潤膚色。;

4、梔子——消腫護肝、利膽止血。

5、甘草——養胃健脾,護肝補腦;

如果你嫌製作麻煩或工作太忙,那麼我推薦你下面這款匠心配比的祛溼茶,每天1小袋,開水衝泡5分鐘,幾塊錢解決溼氣問題,堅持一個月,效果十分不錯!

相關焦點

  • 溼氣重怎麼辦?牢記4件事,排溼氣,有助於健康
    牢記4件事,排溼氣,有助於健康。溼氣重怎麼辦?牢記4件事,排溼氣,有助於健康。1、生薑+紅棗泡水喝生薑含有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其他的營養元素等,最大的作用是可以驅寒保暖。紅棗的營養價值比較大,含有糖類物質、礦物質等,有補血、增加免疫力、排溼氣的作用。把生薑和紅棗放在一起泡水喝,能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除溼氣和有毒物質,經期女性喝生薑紅棗水,還可以緩解痛經,溼氣大的人,不妨經常泡水喝。
  • 溼氣重很難受,老中醫:一個動作,一杯水,排空溼氣
    有些人老是感覺身體特別疲憊,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每天很累,總是想睡覺,這可能是體內溼氣重導致的。溼氣其實就潛伏在我們身邊,一定要注意祛溼。
  • 溼氣太重怎麼辦 如何去除溼氣呢
    溼氣太重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需要多保養了,溼氣重危害的自己的身體了。有人說,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都是徒勞的。正所謂「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邪之氣若是埋藏在身體裡,必定就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很多人都知道溼氣重會影響身體健康,進而採用食療的方式治療溼氣,但是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溼氣過重呢?
  • 溼氣太重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祛溼不再是難題
    大部分人都知道,祛除溼氣這個問題,不能算是什麼大的病症,但也不能真的不在意溼氣問題。如果你的體內溼氣太重,最好是自己能夠及時調理。溼氣太重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祛溼不再是難題。2、大便異常如果體內溼氣重,很容易會出現大便異常的情況。如果你早上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大便黏膩,不成型,衝廁所的時候很難衝洗乾淨,這可能就是體內溼氣太重所導致的。
  • 十男九溼,男人為什麼溼氣重?做好這3點,排空溼氣一身輕鬆
    一、溼氣重的人有6種表現1、舌苔發白髮黃沒事可以經常看看舌苔的顏色,正常的是粉色紅潤的,如果舌苔顏色過於發黃髮白,而且比較厚膩的話,就是體內溼氣重了。2、愛出油出油的地方具體是鼻子、臉頰和頭髮,油膩膩的讓人很不舒服,而且還會影響在別人心裡的印象。而且不僅是出油那麼簡單,還會引發痘痘,不僅長在臉上,還會長在前胸後背,讓人束手無策,十分影響心情。
  • 身上出現這3種表現,是體內溼氣太重了,學會這幾招,輕鬆祛溼氣
    導語:下雨天空氣中溼氣很重時,我們會覺得心情沉悶、四肢沉重、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這是外部溼氣入侵身體造成的感受。溼氣不多的時候,是可以被體內的系統運化排出的。但若是溼氣入侵過多,不能被及時轉化排出,在體內堆積起來,就會引發很多的身體問題。
  • 溼氣太重的五大症狀 如何去溼氣
    那麼溼氣太重有什麼症狀呢?又該如何去溼氣?  一、溼氣太重有什麼症狀  1、脾氣很大  體內溼氣很重的人很容易有情緒變化。脾虛的表現為火氣很難自控,發火後會很自責,一旦這樣就要多吃點祛溼的東西。  2、舌苔發白或發黃  舌頭可以有效反應我們近期身體狀況,所以每天清晨我們可以關注下自己的舌頭顏色。健康的舌頭是潤澤的,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不是這樣,那就說明我們的身體機能已經出現了問題。
  • 溼氣太重,影響身體健康?3個辦法「逼」出體內溼氣
    導語:如今許多人都有養生的習慣,為此也會去做各種推拿項目,從而也就得知了自己身體上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其實,最常見的無非是溼氣太重,雖不會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溼邪乃是身體不好的根源,若長時間置之不理,自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 當身體出現這6大跡象時,多半是溼氣太重!2個動作,幫你排出溼氣
    溼氣太重的環境,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每年的三、四月份,南方不是陰就是雨,看到這樣的天氣我都想哭了。溼氣形成的三大因素一、環境因素:久居溼寒之地,沿海地區如海邊、湖泊、地下室等,這些環境,溼寒風邪入侵,會導致氣機不暢,水液運化不利,從而產生內溼。
  • 人體溼氣太重怎麼除溼
    長期在潮溼的環境中,就會不知不覺中吸取溼氣。所以在自住的房子之中,應該配一個除溼機來除溼,保持室內通風和乾爽。 由於個人體質不一樣,有一些人不易受寒潮天氣的影響,體內溼氣就沒那麼重,但是有一些人特別容易受寒潮天氣的影響,只要一下雨天氣潮溼,體內就會溼氣重。
  • 體內溼氣太重了?教你2個祛溼法,輕鬆排出一身溼氣
    現在很多人因為溼氣過重導致健康受損,在溼氣過重的影響下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例如身體虛胖、舌苔厚膩、食欲不振、精神狀態變差,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長時間溼氣過重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儘早將體內的溼氣去除,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發生。
  • 女性溼氣重,身體發出信號,多喝這「1杯」水,除溼氣排毒素
    不知道有沒有女生和我一樣,經常天氣是陰天的話,身上就會十分的疼痛,這就是因為我們的身上溼氣太重了,但是大家別擔心,小編最近發現了一個十分去溼氣的菜品。女性溼氣重,身體發出信號,多喝這「1杯」水,除溼氣排毒素。「它」是什麼呢?它就是山楂。
  • 或是溼氣太重的表現,做好2件事,慢慢祛溼
    所以,在發現自己溼氣過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採取一些措施,儘快排出體內溼氣,減少給身體造成的傷害。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溼氣太重呢?觀察看以下4表現頭髮、臉上容易出油?或是溼氣太重的表現,做好2件事,慢慢祛溼第一,身體乏力,精神欠佳如果你白天總感覺頭昏腦漲,沒什麼精神,或者犯困,總是處於沒睡醒的狀態,很多人這沒啥大問題,便不當回事,其實這很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引起的。一直往後拖,就不單單是頭昏腦漲的問題了,還可能誘發各種疾病。
  • 或許是你溼氣太重了
    不管哪種體質,如果體內溼氣過多,身體各方面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1、 容易浮腫肥胖2、 傷害關節導致風溼3、 引發各種婦科疾病4、 精神差影響工作>5、 易患上各種心血管疾病二、 溼氣不除,狀態差精神差,除溼日常三步要走好1、 運動運動能幫助去除體內溼氣,主要是因為它能夠促進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加快了身體就能夠更好的排出溼氣。
  • 冬天穿得多卻感覺冷,可能是溼氣太重,6個方法教你去溼氣
    現在正值寒冬,空氣越來越乾燥,很多人認為體內的溼氣已經被清除。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人體內的溼氣與空氣的乾燥程度和季節關係並不大,在嚴寒的冬季溼氣也是存在的。溼氣的存在可能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出現紊亂的狀態,那麼重要的是我們有什麼清除身體溼氣的好方法呢?
  • 出現6個症狀說明身體溼氣太重了,你中了幾個?夏季祛溼常做4件事
    而現在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現象,尤其是夏季,雨水比較多,很多人愛吃冷飲、長期呆在空調房,這個現象會更加的嚴重。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判斷出自己體內積累了溼氣呢?又怎樣去除溼氣嗎?下面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給大家好好說一下這個問題。
  • 身體有這7個表現,可能體內溼氣太重,一個方法或幫你祛除溼氣
    身體有這7個表現,可能體內溼氣太重,一個方法幫你祛除溼氣導語:在夏天雨水比較多,所以空氣比較潮溼,在這個季節身體比較虛弱,體內的溼氣非常重,經常感到乏力,還會拉肚子。這些現象都是因為溼氣重的表現,它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
  • 溼氣重的症狀 經常頭昏腦脹多是溼氣太重
    有人說「溼氣是百病之源」,這句話或許不全對,但也沒有什麼錯誤,溼氣重很容易讓人患上多種疾病,因此在生活中想要保護好身體的健康,祛溼是很關鍵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溼氣重怎樣調理,相信可以幫大家輕鬆祛除體內溼氣。溼氣重的症狀我們常說一個人溼氣很重,那麼溼氣重有哪些症狀呢?接下來一起看一看吧。
  • 體內溼氣太重?月經期間,養成這4個好習慣,暖子宮、排溼氣
    文/橙子 責任編輯:小宇中醫認為,自然界的氣候潮溼、食物等溼氣的來源,女人體內溼氣太重易傷子宮,體內溼氣太重和日常是飲食以及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體內溼氣過多時,會引起月經不調、痛經、消化不良身體內部溼氣太重?月經期間養成這4個好習慣,有助於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加快人體內部的氣血循環,既可以改善子宮內部的代謝速度,保暖子宮,還可以排出子宮毒素,溼氣,有助於女性養生。
  • 體內溼氣橫行,或是這些原因造成,多做2件事,離溼氣遠一點
    因為晚上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她洗完澡之後基本上都是溼著頭髮睡覺,前段時間發現自己的狀態特別不好,去醫院做了一個體檢,醫生告知體內溼氣過多,讓身體超負荷了。溼氣太多,會有這幾種不適症狀:1、感覺關節疼痛2、頭昏目眩3、注意力相當不集中4、皮膚瘙癢5、經常會出現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