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說起來,溼氣是邪氣的一份天然助力,古人常說,身體內之所以會出現溼氣,是因為體內的正氣被邪氣壓制,這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北方比較乾燥,很多南方人來呆幾天就會感到身體輕鬆,反之北方人去南方則會難受,這就是溼氣在作怪。溼氣的「清除器」,經常泡水好處多,加強身體的排寒作用。
一、溼氣聚集在體內,會有這樣的表現:
1、長痘痘
如果突然出現長痘痘的情況,那就必須要考慮溼氣的問題了,因為只有之氣侵襲到了皮膚的時候,臉上以及背部才會有長痘痘的現象,而且還會伴有腳氣,所以,儘快的排出溼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痘痘的產生。
2、身體臃腫
這種情況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減肥無效,其實並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溼氣阻擋了你的減肥進程,換句話說,現在的臃腫肥胖不是脂肪造成的,而是由於溼氣,所以減肥起不到什麼作用。
3、食欲不振
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一定要注意,這是寒氣堆積在內臟而產生的後果,從而造成腸胃功能的紊亂,而且不喜歡吃飯的同時還帶有腹瀉的現象,這個時候就要抓緊時間排溼了,而且在排溼的同時還要調理一下胃。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點外,溼氣的聚集也會伴隨這些現象:
1、打呼嚕
2、頭髮油膩
3、舌苔變厚
4、大便黏膩
5、精神恍惚
二、記住這三件事,可以有效的避溼排溼
1、食療
體內溼氣過多的話,除了要改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比如火麻仁、荷葉、茯苓還有決明子等食材,通過發酵工藝進行製造,從而製成火麻荷葉釀液,對於清熱除溼有著非常良好的效果。
2、進行適量運動
溼氣是一個比較難纏的角色,所以除了飲食習慣之外,適當的運動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幫助排除溼氣,因為運動能夠使身體的氣血變得活絡,再配合排汗就可以起到比較好的祛溼作用,所以大家可以選擇慢跑或者跳繩等簡單的運動項目。
3、溼寒的「清除器」,就喝「除溼茶」
溼氣是夏天的主氣,進入身體之後會導致比較多的問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時刻注意,根據《本草綱目》中的記載,溼氣會使人倦怠,產生諸多不適感。而使用紅豆、薏苡仁、茯苓和梔子等食材泡茶的話,可以將身體裡面的溼氣排除。而且這也是老中醫們常使用的除溼小食方,藥食同源的原理為:
紅豆:紅豆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食材,它最大的功效就在於調理脾胃,因為溼氣對於脾胃來說十分不友好,除此之外紅豆還有消腫的作用,可以說除溼離不開這種食材。
薏苡仁:平時稱薏米,薏米的主要作用就是除溼,當然除了除溼之外,薏米對於腸胃的消化還是有輔助作用的。
茯苓:茯苓藥效平緩,可以起到平心靜氣的作用,而且對脾胃也有一定的好處。
梔子:梔子味道較苦,在清熱瀉火這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非常適合調理溼熱情況下的身體。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食材不難買得到,但是自己製作的話還是比較浪費時間的,所以大家可以試一下科學配比好的茶包,只需要使用熱水衝泡就可以,而且隨身攜帶也比較方便,一包可以反覆衝泡。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體的保護,比如運動出汗之後不要立即吹風扇或者吹空調,這樣會導致溼寒之氣與風邪同時侵入身體,而且要少吃冷飲與煎炸類的食物,當然了,大家要牢記上面提到的現象,儘快除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