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久沒有以文字的形式和各位家長朋友見面了,最近比較忙,再加上前段時間因為鍛鍊沒注意手臂扭傷了,所以導致最近更新有點慢,請大家見諒,也很感謝大家的耐心等待。
在這期間收到了很多家長朋友的私信,真的很感動,看到大家對我表示感謝,我只能說一句能夠幫到大家我感覺很榮幸,我能夠被大家認可,我更是感覺幸福,不管是什麼地區的家長朋友,只要教育或者學科上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我,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來幫助大家。那閒言少敘,大家一起跟隨橙子老師的腳步開始第五課《守株待兔》的學習。
清代文人李光庭曾說過:「非讀書,不明理。」由此可見,讀書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幫助我們知曉道理。而寓言就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本課的《守株待兔》就是一則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領會一下其中蘊含的道理吧!
一、學前導讀
又是文言文!在一開始小朋友接觸文言文的時候肯定是一臉懵,但我相信有了上學期的鋪墊之後,這學期內心還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小學階段的文言文都是比較簡短的,主要都是以一些小故事為主,提高孩子對於文言文的興趣,文言字詞解釋這裡也不會很難,文言句式、詞類活用等小學更不會涉及到,所以家長們要做好小朋友的心理建設,非常簡單就對了!
我們《守株待兔》這篇文章學習時,可以反覆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然後藉助注釋,了解故事大意。重點閱讀描寫人物言行和心理的語句,感受人物的愚蠢可笑,從而領悟故事蘊含的道理。最後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二、作者簡介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他不善言談,而善於著述,才學超人,思維敏捷。他風格嚴峻,乾脆犀利,寓言故事豐富,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
三、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它事物。該詞最早見於《莊子》,在春秋戰國時代興起,後來成為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
著名的寓言:中國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範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四、生字樂園
在我們本篇文章中,需要認識的字「冀」jì,我們這裡可藉助一個小字謎幫助孩子快速認識理解這個字「翼羽不見,北在上邊。河北別稱,意為希望」。
本篇文章中需要會寫的一共「守、株、待、宋、耕、觸、頸、釋、其、冀」這9個字。在讀音這塊「守shǒu、株zhū、觸chù、釋shì」都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宋sòng」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其」讀qí,不讀qī。
書寫上「株」左部最後一筆是點;「耕」左部是三橫,左部不是「來」,而是「耒」;「頸」左部最後一筆是提;「其」第四筆和第五筆的短橫不與第三筆豎相接。
本篇文章中的多音字「待」讀 dài 組詞待客、等待,讀 dāi 組詞待一會兒;「中」讀 zhōng 組詞中國、中央,讀 zhòng 組詞中暑、中毒。
本次課文沒有需要默寫的詞語,但是需要背誦全文,考試難免會遇到默寫,所以橙子老師在這裡建議家長朋友讓孩子把這篇課文默寫下來!
如果覺得文章不直觀,可以看看本課的字詞講解視頻,點擊便可觀看哦~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第5課,課文導讀與生字講解!
五、文章全解
1. 讀熟全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因為這是一篇文言文,朗讀時首先要讀準字音,我們上面在課後生字板塊已經講過了,就不重複了,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其次正確停頓,有一句還是我們課後第一題可以著重朗讀,停頓得當,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最後熟讀成誦,達到背誦的目的,這也是我們課後第一題的任務。
2. 了解標題
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知識積累,猜猜「守株待兔」的「守」是什麼意思?「株」是什麼意思?「待」是什麼意思?
答:「守」就是守著的意思。「株」的意思是樹樁。「待」就是等待。所以「守株待兔」: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3. 藉助注釋
注釋是我們快速了解文章大意最有力的工具,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文章中個別字詞的翻譯,背誦下來,以免做題或者考試考到。
株:樹樁。
走:跑。
觸:撞到。
折:折斷。
因:於是,就。
釋:放,放下。
耒(lěi):一種農具。
冀:希望。
復: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為:被,表被動。
本篇課文的視頻講解在這裡哦,需要的點擊下方連結,便可觀看~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守株待兔》,文言文講解分析
4. 連詞成句
既然注釋我們已經了如指掌,這時候就可以帶領孩子一起進行文章的翻譯,這裡要注意的是,孩子在翻譯過程中可能會丟失主語,家長朋友們要幫助孩子翻譯完整。
全文翻譯:宋國有個種地的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於是,他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5.感悟道理
既然是一篇寓言,那肯定是用短小精準的文字想要表達道理,家長朋友這時候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且是啟發小朋友,問問他(她)學完這篇文章的第一感受。
道理:不努力而抱僥倖心理,指望靠好運氣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心得體會:天上不會掉餡餅。宋人守株待兔,結果田地荒蕪,被人笑話。故事雖短小,道理卻說得明白透徹,讓我們明白,幸福的果實是等不來的,抱有僥倖心理,不努力,不付出,把希望寄托在空無的幻想上,最後得到的也只能是失望。好運氣不會永遠伴隨著我們,我們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本課的文章總結與梳理,也在下方連結中啦,需要的朋友們點擊觀看吧~
部編三年級語文下,第五課《守株待兔》,課文梳理總結
六、課後習題
文章已經學完了,我們現在要來關注一下課後習題。課文後面給我們留了兩個問題,還是同樣的,家長朋友們先讓孩子自己說,讓他(她)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有自信。
如果出現答案跑偏的情況,趕緊再往參考答案裡拽,等到孩子全部表達結束之後,家長在做最後的總結。
1. 課後第二題:說說那個農夫為什麼會被宋國人笑話。
答:因為兔子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去,是偶然發生的事情,並不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種田人不會再得到兔子。因此他的行為被宋國人嘲笑。
2.課後第三題:故事中的坐車人犯了什麼錯?
答:他的行動與目的相反,所以結果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好啦那我們第五課《守株待兔》的文章就到這裡結束啦,家長朋友可以跟隨橙子老師的步伐帶領孩子越來越優秀,有什麼問題可以私聊我,我看到會第一時間回復的。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視頻,對孩子有所幫助,別忘記關注我哦!~
感恩所有關注我的朋友!
#語文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