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是什麼意思怎麼產生的 喪文化由來、表現與內涵

2021-01-07 閩南網

  喪文化是指一些9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的活著,他們喪失心智,漫無目的,蹣跚而行,沒有情感,沒有意識,沒有約束,只能像行屍走肉一樣麻木地生存下去。

  喪文化產生背景

  一張來自1993年的照片,就這樣毫無預警地在我們的社交網絡上爆紅。圖片上的葛優還有頭髮,但和現在一樣削瘦。他嘴邊續著鬍渣,穿著奶奶花襯衫,嘴角微張宛如靈魂出竅,一臉生無可戀,癱躺在舒適鬆軟的大沙發上。這張圖出自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這集說的是葛優所飾演的季春生,在賈家蹭吃蹭喝的故事。

  季春生,這個男人不僅在個人儀表糟糕,而且行為舉止也惹人鄙夷。這個角色的傳遞出來的形象,就是個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不想自我奮鬥,獲不獲得成功也沒有關係,希望坐享其成的生活方式 —— 一個90年代的社會廢物。

  這樣的形象跟所有年代所提倡的積極、健康、向上主流精神相悖論,但卻在此時此刻,恰好跟這個時代青年文化無縫切合。他的頹廢、絕望、悲觀、生無可戀,正是這批超時工作、超額吃飯、壓力大、掙錢難的大眾內心狀態。

  喪文化表現

  「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其實並不是很想活」、「漫無目的的頹廢」、「什麼都不想幹」、「躺屍到死亡」、「頹廢到憂傷」,這些搭配在葛優躺圖片上的文字,也從來都沒有掩飾過這批青年人想通過葛優來傳到什麼思想感情。簡單說,就是想要躺著,不想思考,什麼都不想幹了。

  原因分析

  關於90後的研究我們也看過不少。他們所身處的成長環境,是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們經歷了空氣汙染、數次地震、房價高企、就業困難等種種壓力,他們通過網際網路得知全球範圍的動態,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個風險社會。跟其他年代尋求外部擴張不同,90 後知道外部擴張是要承擔風險的。並且,他們享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更為扁平的家庭和就業關係,對他們來說外部擴張不是必須的。他們更經常談論的是「我」,是「成為我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網際網路工具成為他們情緒的宣洩口。有一部分人通過網際網路釋放自己的裡人格(在這裡,裡人格指內心想法),他們把負面情緒、犬儒的理想釋放在網上,而在日常生活的這個「我」,似乎跟網際網路上的那個「我」沒有半點關係,他們看起來就像是共用一具軀體的兩個不同靈魂。但更多的是另一部分的人,他們是內外統一的青年人 —— 我就是我,我是一個完整、獨立,並勇於為自己發聲的個體。

  這批內外統一的年輕人樂於做自己,不需要扮演別人心目中三好青年的完美形象,所以承認自己是垃圾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他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並為自己而活,接受自己是一個這樣的人,與自己和解。

  像葛優躺這有帶有負面情緒的形象在微博走紅,是青年人勇於去轉發、去分享、去傾述、去再創作,去告訴別人「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我覺得躺著什麼都不用做的狀態挺棒的」。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在以前,內心迫切希望當一個不勞而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也會羞於開口吧。

  先前我已經說了,葛優一躺表現出來的頹廢、絕望、悲觀、生無可戀,正是這批超時工作、超額吃飯、壓力大、掙錢難的大眾內心狀態。壓力大很容易理解,但為何壓力大導致的不想努力會成為全民狂歡?是什麼導致了他們選擇了葛優躺來傳遞內心的渴望?

  我認為,這是因為傳統努力已經難以實現生活的質變和階層的上升了。目前在這個國家,由於社會成本高居不下,下層通道往上的空間逐漸已經堵塞。我們都知道「不努力就去死」、「越努力越幸運」諸如此類的勵志名言,但是更有把握的是「努力未必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

  這樣絕望特質的發言,是青年人洞悉並受困於自身無能的「喪(sàng)文化」的崛起。

  其它代表人物

  除了葛優躺外,喪文化代表人物還有網紅青蛙 PEPE,有四肢的鹹魚,還有舶來品懶蛋蛋諸如此類的形象。他們無不例外都是在傳遞一種「我已經是個廢物」自嘲式的信息。

  喪文化表達內涵

  這些形象既不是犬儒主義,也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沒能力、沒智商的「廢物」。在我看來,他們都表達了沉浸青年人,對於現實再如何努力也難以打破固化的階級的絕望 —— 發展前景太過迷茫,前進的路太過曲折,我們洞悉並受困於自身無能。既然如此,就讓我們躺一躺,就這樣,到躺屍到死亡。

  相關推薦:喪文化搞笑句子語錄大全 2017年度最佳50句喪格言集錦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喪文化」現象的剖析與防範
    摘要:外來文化的輸入伴隨社交網絡的傳播,使得「喪文化」逐漸成為一種在青年網民群體中影響較大的亞文化。通過分析「喪文化」的表現形式與發展現狀,剖析其內在原因與傳播特點,並就「喪文化」對青年成長和大學教育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展開反思,提出加強青年教育的建議。
  • 假喪婊這個梗是什麼意思有何內涵 假喪婊表現形式介紹
    最近流行起來一個詞,叫假喪婊,感覺是個很不好的詞,那麼這個假喪婊到底是什麼意思?小編要好好地了解了一下。  有幸就有喪,本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假喪婊的表現形式:  喪,有時是一種偽裝。  「什麼都不想做,好喪。」  「最近怎麼樣?」  「喪著呢,一回家就躺屍。」  實誠的你偷笑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便心滿意足、正大光明地繼續喪了。
  • 網絡「喪文化」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樣態分析
    關鍵詞:「喪文化」;青年大學生;引導策略「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了某種情緒—什麼都不想幹、只想蹉跎歲月、找一個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著的消極情緒」[1]。在青年大學生日常生活中,與「喪文化」的接觸不僅限於圖文形式的社交聊天,網絡上還有「喪文化」的系列影視劇,有214名青年大學生接觸「喪文化」影視(如馬男波傑克等一系列「喪劇」),佔6.4%,同時受劇中人物影響,將其話語和形象搬到現實生活中並加以效仿。在眾多「喪文化」的表現形式中,近70%的青年大學生在平時網絡社交中運用「喪」式表情包和「喪」式語錄。2.
  • 何炅謝娜談起「喪」文化義正言辭,「喪人」要喊冤啦!
    《朋友請聽好》正片節目中,在讀來信環節,易烊千璽讀到一封信,裡面講了一個當代大學生的困惑:「怎麼樣才不會被'喪文化'同化?」但是,「喪」文化是真的「喪」嗎?02什麼是「喪文化」?慢慢地,覺得生活看不到希望,言語中都透露出對未來的「不期待」,以及想要「及時行樂」的態度,於是就衍生出了「喪」這個詞。「喪人」越來越多,也就有了所謂的「喪文化」。喪文化不僅僅存在於年輕人的言語中,他們所用的表情包都透露著「喪」!
  • 「葛優躺」背後的退縮型主體—「喪文化」解讀及其對策
    問題在於,在青年亞文化與主流文化越來越互為嵌入與博弈、青年亞文化的獨立性與反叛度越來越受到質疑的當下語境,「喪文化」能否突圍這種泥沼,真正帶給中國青年亞文化以新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品格?事實上,許多表情包的早期圖片形態都是「冷」的,所以才有空間讓網友們進行再創作生產—他們積極調動想像力,拓寬甚至顛覆了原圖的內涵。特別的是,在「喪」表情包的再創作過程中,添加的文字信息起到的作用要比其他主題表情包更大。比如單純的劇照「葛優躺」還未能清晰地傳達出「喪」的意思,但加上各種「喪」語錄(如「頹廢是糖,甜到憂傷」、「生命不息,躺屍不止」等)之後「,葛優躺」就「喪」得「名副其實」了。
  • 民俗文化解析:從喪祭禮儀看中西文化差異,你怎麼看?
    禮儀是人與人關係的規範,喪祭之禮也不例外,它是生者與死者之間「看不見的關係」,這種關係的不可通約性引申出這樣一個問題,喪禮為誰?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看看中西喪禮的不同表現形態。中國喪祭禮儀分析.
  • 警惕「喪文化」負能量的巨大危害
    喪文化的表現形式有多種,但核心是描繪了當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未老先頹」的心態,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某種意義講,用行屍走肉來形容都並不為過。  其間原因,當然有基於階層固化或者社會不公,讓人頗感無力,但也跟社會價值導向缺失,年輕人的價值觀出現了偏差,從而失去了最基礎的「做人的精神」。
  • 高平民俗文化——「梅山喪鼓」
    因地理條件的影響,這裡交通不便,受現代都市文化影響較少。保留下了很多珍貴古老的民俗文化,其中以「梅山喪鼓」文化保存最好。梅山鼓喪1、調子沉鬱悲涼,歌詞徐徐從舌頭下順著口腔翻卷而出。這是一首唱給亡人的歌、追悼親人的歌、懷念老朋友的歌、對已亡人祝福的歌。
  • 「喪」文化和「佛系」文化,你怎麼看?
    眾所周知,「喪文化」泛指現在一些年輕人,尤其是90 ~00後在生活中,因為學業,社會工作,情感等問題上的不順,在現實生活中表達自己的不滿,沮喪言語和行為,給他人傳遞一種負能量,而這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
  • 日本喪文化的審美和文化影響
    大紅唇、空靈的眼神、基本沒有什麼表情,沒有想要討好誰,仿佛游離在這個世界之外。身上有種獨特的氣質,讓人一眼看到就很難忘記。小S的女兒許曦文因「厭世臉」和撞臉金高銀而頻上熱搜。13歲的她就有著優越的比例,長著一張厭世冷冽的高級臉和極有特色的單眼皮。
  • 「喪」文化的因果定律,成功學下的犧牲品
    近幾年這種生活態度逐漸流行,演變出一個新的詞:喪。進而形成了一種新的網絡亞文化——喪文化。「喪文化」它是指新時代年輕人對待生活頹廢、悲觀、沒有動力等狀態所形成的文化。90後、00後的年輕人在網絡和現實表現出的「喪」,讓上一代人感到非常擔憂。
  • 對抗渾身使不上勁兒的喪文化最佳方案:從小事做起
    一,社會中的喪文化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喪文化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吹向大地,在90、00後的年輕人中傳遞,酷似80後所經歷的非主流風。很多被「喪」影響的人,經常無由來地覺得世間一切都沒有什麼意義,很容易就陷入佛系狀態,什麼也不想做,對一切失去欲望,本是爭相結果,風華正茂的年紀,卻披上了淡淡的憂傷和渾身使不上勁兒的倦怠。
  • 「喪」文化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溫和反抗
    我發現,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確實是很大,但是這個影響不是來源於你怎麼教他,你怎麼指導他,而是來源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平常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不管專家如何告訴你,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樣做,如果這種理念,沒有滲透到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那麼你的標準就是分裂的。
  • 「喪」和「佛系」文化的90後
    「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不結婚買房」,在發達國家的日本是普遍現象,隨著二次元文化的傳播,這種勁頭似乎漸漸來到中國。這種沒有需求的青年越來越多,被稱為「佛系」青年。這股欲望慢慢散播到中國,「喪」,「佛系」開始稱為年度熱詞。佛系不止年輕人真實寫照,也是社會問題的具體表現。
  • 【作文指導】你是燃文化,還是喪文化;養浩然正氣,做有擔當青年
    ——摘自網絡材料二:在越來越廣泛的網絡社交平臺上,一種以自嘲、頹廢、麻木生活方式為特徵的「喪文化」正在部分青年群體中流行,伴隨著「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其實並不是很想活」「漫無目的的頹廢」「什麼都不想幹」「頹廢到憂傷」等等話語,加之「葛優癱」「懶貓癱」等表情包的廣泛流動,這種頹廢的狀態已經相當普遍。
  • 年輕人深陷「喪文化」,不相信明天會更好,原因是什麼?
    首卷語按正常來說,年輕人應該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整天奮鬥,但如今的年輕人並非如此,很多人都陷入了「喪文化」。也就是說年輕人在遇到任何不順利的事情時,總是充滿了抱怨,甚至發頹廢的圖片來暗示,他們不再相信明天會更好。
  • 「喪」是什麼意思? 生活裡最糟糕的不是無力反抗,而是根本就提不起...
    「喪」是什麼意思? 生活裡最糟糕的不是無力反抗,而是根本就提不起反抗的勁兒時間:2019-04-29 17:01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喪是什麼意思?生活裡最糟糕的不是無力反抗,而是根本就提不起反抗的勁兒 最近常常看到喪這個字,以前流行喪鐘、喪病,現如今直接單打獨鬥了,可以說是非常的勇敢了。那麼關於現如今流行的網絡語的喪是什麼意思,喪的出處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喪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  「喪」是什麼意思?
  • 如何不被「喪文化」同化,謝娜說了一句話,得到在場嘉賓一致認同
    你說這是一個「喪」的人做出來的事情,可信嗎? 我們有時候只是被他人表面的「喪」給欺騙了,其實說不定說「喪」的他正在背地裡默默努力著呢。 而被「喪」文化同化了的我們,卻天真的以為大家都是一樣的存在。喝了「毒雞湯」,難受的只有自己。
  • 為什麼喪文化在年輕人中這麼流行?
    首先科普一下何為喪文化:喪文化,指一些90、0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活、學習、事業、情感等的不順,在網絡上、生活中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以形成的一種文化趨勢。為什麼喪文化在年輕人中這麼流行?
  • 「小確喪」是什麼意思? 和「小確幸」一詞對應而出
    「小確喪」是什麼意思? 和「小確幸」一詞對應而出時間:2019-04-22 15:14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確喪是什麼意思?和小確幸一詞對應而出 葛優躺的出現使得喪文化開始逐漸的流行起來,同時也逐漸衍生出一個新的網絡詞彙叫做小確喪,關於小確喪是什麼意思,小確喪的出處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小確喪是什麼意思 該詞的意思為微小而確實的頹喪,是稍縱即逝的   原標題:「小確喪」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