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子曰在網絡上看到,有朋友對意境優美的日語詞進行了盤點,如「草陰」「茜雲」「桜吹雪」等,它們大多都是日本人對生活中常見景致觀察的結果,是日式美學「物哀」「幽玄」「侘寂」三大核心的集中體現。
當然,作為文明發源地的中國,這種對世界有著深刻感知的詞自然也不會少,所以子曰就搜集了一些同樣有著美好意境漢語詞,大家一同來品品:
1、蘭因:
要理解「蘭因」這個詞,我們可以拆分來看,「蘭」就是指蘭花,這裡面還有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在春秋時期,一位名為燕姞的女子,在某天夜裡夢見了一位衣決飄飄的天女,將一朵清幽的蘭花送給了她,於是不久後,她便和鄭文公結為連理。這便是「蘭」的含義。
而「因」,可以看為一種佛教用語,因為佛教中經常出現「因果輪迴」這樣類似的理念,可理解為「前因後果」中的「前因」。所以組合在一起,「蘭因」便是「像蘭花一樣美好的前因」的意思,常用來比喻新婚夫婦的美好感情。
最後,「蘭因」也被納入佛教用詞,與之相對應的是「絮果」,但是懂佛語的朋友一般都傾向於只談「蘭因」,因為其在佛教中認為:人一旦找到了蘭因,便能忘卻煩憂,達到永恆的快樂。可是世事哪可能盡遂人意呢?於是「蘭因絮果」這個詞指「男女婚姻初時美好,但最終離異」。在清宮劇《如懿傳》中,就有對「蘭因絮果」長達87集的闡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2、寒瑩:
該詞,出自宋朝詞人周邦彥的《蕙蘭芳引》,開篇就寫道「寒瑩晚空,點清鏡、斷霞孤鶩。」簡潔明了描繪出了一副暮景:傍晚的天空,在夕陽的另一邊,天空清爽透徹,是夜幕降臨前極致的湛藍;而在夕陽下沉的一邊,卻是斑駁的橙色晚霞,它們斷成一片一片的,像是都在目送一天的落幕,是最後的盡情燃燒,而在昏黃的天空映照下,遠處飛過一隻落單的白鷺。
寒瑩像是一個冰冷又純粹的反面,出現在這首詩中,與另一邊暖調又落寞的場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是天空然後過後的景象,沉靜地等待終極的來臨。就像每一個努力過的人,他們在為實現目標揮灑汗水、竭盡全力的時,也不免孤獨,但最後,我們都需要平靜地面對一個結果,無論怎樣,第二天的黎明終會到來,這句話子曰送給即將走上考場的高三學子們。
3、料峭:
這個詞最常和「春寒」組成「春寒料峭」,來形容早春的風微寒,也可以指回擺動的狀態。蘇軾在《陳州與文郎逸民飲別》詩中就寫道:「春風料峭羊角轉,河水渺綿瓜蔓流。」
子曰個人覺得這個詞極具「少女感」,因為少女本就如春般是半熟的狀態,且是輕盈和搖擺不確定的,她們無關於俗世紅塵,和有的只是如含苞待放的花枝般搖曳在早春的風間。所以子曰覺得這個詞特別適合用來當遊戲名!
4、容與
「容與」這個詞最常用的釋義是「悠閒自得的樣子」,在陶淵明的《閒情賦》詩中就有「步容與於南林」,指悠閒地漫步在南林。當然「容與」也可以指「隨水波起伏動蕩的樣子」,在《楚辭·九章·涉江》中寫道:「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該詞總體給人呈現出的感覺就是瀟灑自在,是非常適合給男孩子的名字。
5、褰[qiān]裳[cháng]
「褰」指的是動作「提起」,而「裳」指裙古代男子的下衣,合在一起就是說「男子提起裙褲」的狀態,那麼為何這個詞會讓子曰覺得很有意境呢?
其實在《詩經》中有云:「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就是指一位女子嬌嗔地對男子說:「如果你像我的話,那就跨過河來見我啊!」而跨河的時候男子就需要把褲裙提起來,和紫霞仙子幻想至尊寶「踩著七彩祥雲來娶我」,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男子褰裳的樣子顯得更樸實可愛一些。
以上便是子曰覺得挺有意境的五個詞,裡面有些非常適合用來當名字,所以各位朋友可以收藏起來,以便不時之需。再則我們也能輕易發現中國詞和日語詞還是有些差別,日語詞更多是對某一具體場景的關照,而中國詞不僅有對場景的感知,還有故事性的體現。如果你有什麼看法,都可以在下方告訴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