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懷康‖西充八百壯士與川軍血灑衢州鑄忠魂

2020-12-23 騰訊網

西充八百壯士的由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開始向我國華北地區伸出魔掌。當年10月,856名西充熱血男兒肩扛「為民先鋒」「抗戰到底」兩面旗幟,告別親人,開赴抗日前線。他們衝鋒陷陣,英勇殺敵,為保衛祖國大好河山拋頭顱灑熱血,立下汗馬功勞,史稱「西充八百壯士」。西充八百壯士中的絕大多數人後來都戰死沙場,以身殉國,倖存下來並返回西充的壯士,只有李宏毅一人。垂暮之年,李宏毅把自己與西充八百壯士的抗戰經歷寫成《徵途札記》一書。他心中始終裝著855個兄弟的囑託:誰要是活著回去,誰就要給西充人一個交代。所以,他必須在生前給弟兄們和鄉親們一個交代。

李宏毅的照片和他的《徵途札記》 王紅強攝(源自華西都市報)

201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由中共西充縣委宣傳部發起的「追尋西充八百壯士抗戰路」大型採訪活動於7月30日正式啟動,8月15日圓滿結束。整個活動歷時17天,行程近萬公裡,途經重慶、江西、浙江、江蘇、安徽等8個省市。沿著李宏毅《徵途札記》所記述的路線,邊追蹤,邊挖掘,尋找新線索,收集新信息。先後深入九江、景德鎮、衢州、金華、南昌等20餘個縣(市、區)的社區民居、農家院落、戰場遺址、烈士陵園、醫院病房等進行實地採訪,活動大獲成功。《南充晚報》為此發表專稿20個版面,對採訪活動進行了較全面、完整的報導;西充縣委報導組也在《南充日報》刊發了兩個專版跟進報導;光明網等全國多家網站轉發了消息;《潯陽晚報》、《瓷都晚報》等多家紙媒進行了互動採訪報導;湖口電視臺還對西充採訪團做了專訪。

川軍血戰衢州城

據李宏毅在《八百壯士赴國難》一文中的回憶,1944年6月,他所在的第48軍29師78團一千多人守衛衢州城,遭到敵人一倍於我軍的優勢兵力包圍。我軍與敵浴血奮戰,傷亡慘重。在突圍泅渡衢江時,又遭到敵人強大火力的掃射,「頃刻間,血染衢江,沙灘上,忠骸遍地。78團官兵和跟隨部隊突圍的群眾計兩千多人躺在血泊中。」此役後,「西充八百義勇壯丁所剩無幾,78團只活了我一個。」西充八百壯士和參與衢州保衛戰的大批川軍將士血灑衢州城,挺身鑄國魂,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英雄讚歌。

衢州市衢州區(圖片源自網絡)

2015年8月6日,「追尋西充八百壯士抗戰路」採訪團在衢州採訪期間,獲得大量珍貴史料,以更具體、詳實的記載,再現了那場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戰役,謳歌了西充八百壯士和廣大川軍英勇殺敵、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和犧牲精神。

衢州在浙江省錢江上遊,乃浙西門戶,東南鎖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44年6月,日軍繼1942年浙贛戰役後,以第70師團主力再侵衢州,企圖給守軍以殲滅性的打擊,並奪取機場,威懾閩贛。我軍根據第三戰區的部署,以第49軍26師78團為主力,另配以105師315團的一個營、26師工兵連的一個排作為加強團來固守衢州三日,誘敵深入,然後圍而殲之。第21軍145師435團負責保衛機場,434團堅守城南及子午山高地,433團為預備隊,隨時策應兩團的作戰。

第26師原屬川軍楊森部,後劃歸原東北軍系統的第49軍;第21軍則向為川軍。第49軍副軍長王克俊(西充籍著名抗日將領王纘緒之子)、26師師長曹天戈,第21軍副軍長兼145師師長孟浩然、434團團長羅心亮、435團團長劉一等都是四川人。所以,保衛衢州城的重任主要是由川軍承擔。西充八百壯士也多分散在這些部隊中。

浙贛鐵路上的碉堡(圖片由作者提供)

78團進駐衢州後,即命一、二兩營分別扼守東、南兩門。日軍又從杭州增派了一個旅團的兵力,從6月21日起進犯衢州。6月25日,日軍從正面襲擊東門,遭到我軍頑強抵抗,被迫敗退10裡。當晚初更以後,在裝甲車的配合下,南郊與西南之敵同時發起進攻;東路之敵則以飛機、重炮猛轟城牆。26日凌晨,東門城牆被轟毀坍塌,大南門也被攻破,日軍蜂擁入城。我第78團在團長於丕富的率領下奮起反擊,逐屋爭奪,浴血苦戰;我外圍大軍則因連日大雨,道路泥濘,遲遲未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主力部隊沒能形成合圍之勢,無法達成將敵軍圍而殲之的預期。78團獨力難支,傷亡慘重,僅在大南門甕城內就堆積了200多具屍體。在完成了固守三天的任務後,被迫撤退。由於上級調度失誤,在強渡衢江時不僅沒有友軍的接應,反遭日軍從南北兩岸以機槍夾擊,空中又有日機反覆低空掃射。一時屍骸蔽江,水為之赤,竟至下遊地區無法使用。包括團長於丕富,營長張雄虎、陳檄文等約三千官兵殉國,慘烈至極,可謂壯哉烈哉!

悲壯慘烈的機場爭奪戰

衢州機場位於一馬平川之地,無險可守,435團團長劉一親率部分兵力堅守,其餘人馬協助守城。他們先後五次擊退敵人的進攻,殺傷甚眾。敵人增派兵力,配以空中轟炸,我方工事被完全摧毀,敵人攻入機場。劉一集合起最後不到一個連的人馬,與敵展開殊死搏鬥。機場上空硝煙瀰漫,刀光閃爍,喊殺聲和慘叫聲不絕,到處血肉橫飛。敵人看出劉一是指揮官,幾名日軍馬上「哇哇」直叫撲上去把他團團圍住。劉一身受多處槍傷和刀傷,仍圓瞪雙眼,毫無懼色,與敵搏殺。他左劈右刺,最終因體力耗盡,血水、汗水模糊雙眼,被一日軍少佐掄刀從左肩揮過右腰,劈為兩段,滿腔熱血迸濺天地。其餘戰士也陣亡殆盡。在戰後掩埋屍體時,機場上的300多人大都是被砍斷或炸碎的殘屍,其悲壯慘烈令人震撼。同為川軍將領的孟浩然師長特擬輓聯吊劉一:「他鄉揮客淚悽風苦雨吊忠魂,何處覓君頭野草花間埋俠骨。」戰友與同鄉深情,洋溢於字裡行間。

絕地反攻,光復衢州

衢州淪陷後,第21軍副軍長兼145師師長孟浩然召集軍、總兩部派來的高級參謀與本部參謀長,第434團團長羅心亮等商議,決定主動發起反攻,遂於6月29日全師出動。434團以雷霆萬鈞之勢迅猛出擊,窮追日軍直至城下。同時,第433、435團均奮力出擊,向城郊壓迫。城內之敵以為我方增援大軍趕到,驚恐萬狀,倉皇奪路逃竄。凡所掠各種軍需及民間財物,無一運走;甚至將所有傷病員棄之不顧,更任其陣亡官兵暴屍於野。其狼狽之狀,實為少見。

30集團軍總部駐地遺址(圖片由作者提供)

衢州戰役終以中國人民的勝利而載入史冊,給了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衢州大南門上的日軍炮彈痕跡(圖片由作者提供)

歷史學家、文學家、詩人,衢州先賢劉映璞在其日記體紀實作品《壬午衢州抗戰記》中對川軍的表現大加讚賞。他說:「南路第26師鏖戰之烈,為浙東諸役所僅見。若人如此,淨倭寇,收復失地,可以!」第145師434團老兵徐壽祥在其生前的口述史中,也讚揚說:「1944年的龍衢戰役,主要是川軍。四川兵特別厲害!」又說:「這場戰爭殘酷激烈的程度真的很少見,因為這是一場沒有一個俘虜的戰爭。」相反,日軍反被我軍俘虜8人。

大型戰爭影視巨作《川軍團血戰到底》圖片

西充八百壯士與大批川軍將士血灑衢州,以他們的血肉之軀捍衛了祖國疆域、民族尊嚴。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將永垂不朽!

(載《巴蜀史志》2017年第6期,總第214期)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吉懷康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方志四川」微信號。

轉載請註明來源:方志四川,ID:scsdfz。

相關焦點

  • 《致敬川軍》350萬壯士出川,悲壯的巴蜀鐵軍
    他們參加了正面戰場幾乎所有的大會戰,真正演繹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在川軍的回憶錄中,句句是抗戰意志的堅定,字字是為國捨身的決然。盧溝橋的槍聲一打響,川軍將領紛紛請纓抗戰。1937年劉湘發表《告川康軍民書》「凡我國人,必須歷經艱辛,從屍山血海中求得最後之勝利,四川7000萬人民所應擔負之責任,較其他各省更重」。
  • 西充800壯士出川抗日,只剩下1人
    川軍傷亡總人數約64萬,這意味著在八年中,川軍每天犧牲200人。冬天裡只有草鞋穿的川軍,曾被稱為最糟糕的軍隊。但八年抗戰中,他們幾乎無役不戰,付出了最慘烈的犧牲,最終贏得了「無川不軍」的稱號。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屬南充市下轄的西充縣,一個八百壯士出川抗日的故事,至今仍婦孺皆知。
  • 西充800壯士出川,僅一人生還,昏迷時卻喊出了心聲:抗戰勝利了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川軍中的佼佼者,他們就是西充800壯士。當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日熱情高漲。在此時,四川就最先投入到了為前線徵兵的行列。10月1日,800多名士兵集結在了西充縣大操場,他們分為了8個連隊,開闢抗日戰場!而這些人中,最後倖存的只有一位壯士,他的名字叫李宏毅,是他為我們講述西充800壯士抗日經過的。
  • 《壯士出川》:以「血薦軒轅」澆歷史塊壘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把35集的《壯士出川》看下來,總體感覺正是如此,這是一部帶有強烈正名色彩的、充滿正氣的電視劇。這部四川廣播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為抗戰史中「川軍」的悲涼與悲壯,書寫了一首盪氣迴腸的頌歌。它的敘事基調,有似於魯迅先生的《自題小像》 。
  • 川軍出川 血鑄悲壯之歌
    川軍出川 血鑄悲壯之歌 川軍出川。 複製的「死」字旗。川軍陣前灑熱血,川人在陣後堅強支持抗戰。四川作為大後方,出錢出物出力,為八年抗戰提供的財政糧賦,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在那場可歌可泣的民族大抗戰中,四川人民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貢獻和犧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歷史不能忘記,緬懷是為了奮發。
  • 千秋功業 忠魂永鑄
    棧道上,不時飄來「踢踢踏踏」的閒情雅致,伴隨著陣陣嘰嘰喳喳和歡聲笑語三三兩兩的人群四周,偶爾雀躍著嬌小的身影,不時追逐嬉鬧,那為憨萌而開懷、為防範而喝斥,正不時交織在緊隨的身影上淡淡的月光輕柔的灑向大地,那朵朵烏雲也不知什麼時候躲開了緊張的節奏悄悄鬆弛
  • 《壯士出川》四川衛視熱播 死字旗揭川軍抗戰史
    川軍:  攜「死」字旗出川 64萬傷亡慘烈居全國之首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雖然戰火併沒有燒到四川,但在盧溝橋事件爆發後,川軍義無反顧請纓禦敵。
  • 《壯士出川》熱映 川軍殘酷抗戰史令人動容
    2014年1月1日晚,由花箐執導,林江國、吳其江等硬漢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壯士出川》,在四川衛視震撼登場,再現了川軍殘酷抗戰史。在首播的前兩集內容中,《壯士出川》將因軍需不足而穿著草鞋披著蓑衣、別著煙槍掛著自製手榴彈、扛著大刀用著步槍的抗戰先驅們進行全真展現,重塑了在惡劣環境中與日本侵略者抗爭、浴血奮戰的中國士兵形象。(2014年1月2日華西都市報)    繼《川軍團血戰到底》後,《壯士出川》是又一部專門以川軍為題材的電視劇。該劇的熱映再次引起觀眾對川軍這個特殊團體的關注和討論。
  • 《壯士出川》衛視熱播 吳其江演繹川軍致敬觀眾
    吳其江飾演楊彪  搜狐娛樂訊 由執導過《我的兄弟叫順溜》的著名導演花菁執導,著名青年實力派演員吳其江、林江國等領銜主演的史詩抗戰劇《壯士出川據央視索福瑞數據,《壯士出川》自1月1日首播以來,該劇以0.97的成績在全國收視排名第三。
  • 四川抗戰老兵清明節祭祀川軍陣亡將士
    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成都4月5日電 (付敬懿)「70年前硝煙散盡,70年後精神永存……英靈佑華夏,清明祭忠魂
  • 幼兒園小朋友參演《八佰》電影,向八百壯士敬禮,珍愛和平創未來
    幼兒園小朋友參演《八佰》,向八百壯士敬禮,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小朋友參演《八佰》,向八百壯士敬禮,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最近熱映的電影《八佰》,其中有一個小女孩,還只是幼兒園小朋友的年齡,向蘇州河北岸的八百壯士敬禮
  • 《壯士出川》以真實題材講訴川軍部隊為抗戰勝利所作的貢獻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變」爆發,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國通電請纓抗戰:「和平果已絕望,除全民抗戰外,別無自存之道,要求當局早決大計,甫澄願率川軍供驅遣抗敵
  • 《壯士出川》導演花箐:還原歷史 為抗戰劇正名
    《壯士出川》導演花箐:還原歷史 為抗戰劇正名 主創在建川博物館壯士廣場向川軍雕塑致敬徐楊禕 攝   中新網成都12月30日電 (記者 徐楊禕)30日,史詩戰爭巨製《壯士出川》在成都舉行開播儀式。該劇導演花箐在開播儀式上表示,《壯士出川》忠於歷史,儘可能地還原了數百萬川軍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場景,「希望這部劇能為抗戰劇正名。」
  • 壯士出川,川軍打出最血性一戰,以全師陣亡換臺兒莊之大捷!
    抗戰爆發後,川軍出川,一路赴華東,一路入山西,然而山西一路的川軍由於補給不足、裝備低劣導致了戰鬥力大打折扣,每與日軍相遇,一觸即潰。更為嚴重的是他們還打劫了閻錫山部隊的軍火庫。這令閻錫山和蔣介石都大為惱火,於是川軍在山西呆不下去了,於是蔣介石四處兜售這支部隊,最終在白崇禧的建議下,李宗仁的第五戰區接納了這支川軍。李宗仁的想法是「諸葛亮扎草人做疑兵,他們總比草人強吧?」就這樣,在第22集團軍代總司令孫震的帶領下,這支部隊從山西經河南來到第5戰區,而在徐州的戰場上,他們終於找到了感覺,打出了自己最血性的一戰。
  • 壯士出川八十年,看昔日戰士的今日風採
    今年,壯士出川整80年。在1937-1945年整整八年的時間裡,共有4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抽丁3193807人支援前線。其實,七七事件爆發時,川康正在整軍裁撤,劉湘為了保住川軍,為了民族的存亡,主動請纓帶軍出川殺敵保家衛國。
  • 《壯士出川》為何那麼受大眾喜愛,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壯士出川》為何那麼受大眾喜愛,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壯士出川》這部影視作品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壯士出川》。《壯士出川》這部影視描述的是1937年那時候的凇瀘會戰,當時將士們與日軍相遇之後,奪回了戰略要地,但是日軍一次又一次的大舉進攻,雙方於是展開了一場拉鋸戰。劇情當中的名族大義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劇中角色的精彩演出,感動了很多觀眾,這部影視作品很值得大家一看。
  • 《壯士出川》昨晚首播觀眾想聽方言
    《壯士出川》昨晚首播觀眾想聽方言     本報訊(記者 常雄飛)史詩戰爭巨製電視劇《壯士出川》1月1日晚亮相四川衛視,該劇沒有任何緩衝就直接將觀眾帶入淞滬會戰戰場,川軍的上陣、慘烈的炮戰、陣地刀戰都給觀眾帶來極大的震撼
  • 《壯士出川》你一定想知道的幕後故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壯士出川》是由花箐執導,高姝瑤、林江國、王韋智主演的一部抗戰劇。該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奉命增援的川軍20軍某團一上戰場便與日軍遭遇,奪回了戰略要地頓悟寺。日酋震動,日軍大舉反攻,至此雙方展開拉鋸戰。
  • 《壯士出川》再度熱播 吳其江智慧型硬漢獲贊
    ,真實地還原了在惡劣環境中與日本侵略者抗爭、浴血奮戰的中國士兵形象,重現川軍殘酷的抗戰史實,彰顯出史詩質感,收穫好評無數。  「楊彪」流著我吳其江的血  此次在《壯士出川》中,吳其江飾演一個桀驁不馴,痴情重義,「留洋」歸來的軍官楊彪,從只會紙上談兵的「官二代」到身先士卒、屢立戰功,多次重創日軍的名將,楊彪和張扛由對抗轉為惺惺相惜,上演了一場令人動容的生死兄弟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