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尤其深刻,不只有那些課本上的道理,更多的和更貼近我們生活的是那些在民間廣泛傳播的語言,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語言,特別是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有些俗語看似毫無道理,但它確實凝結了老百姓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同時也描述了人們的生活狀態,可謂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結晶。
有些農村是聚集在河邊活著溪邊的,特別是南方的農村,人們靠耕種農作物生活,南方種水稻,自然就少不了水利,有的地方甚至還有一個小水庫。在有水的地方生活,自然就會有溺水現象,不知在農村,在城市中也會有溺水現象,特別是夏季,溺水現象更加常見,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就會通過遊泳來緩解燥熱。而我們知道,身體十分炎熱的時候進入水中,更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當人溺亡了以後,就需要把屍體從水裡撈出來,有些人經常打撈屍體,從屍體在水中的朝向,就可以判斷出死者是男還是女,所以民間就有一種說法,「男死朝上,女死朝下」,這種說法是不是真的呢?其中又有什麼依據呢?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男性溺亡後,一般是臉部朝下,而女性則是臉部朝上,這種說法一看就挺奇怪的,為什麼男的和女的在溺亡之後會有這樣的區別呢?不過這也不可能是老人們亂說的,畢竟老人們見得多了,也不可能亂說,雖然以古代的眼光很難解釋,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就為這種說法提供了依據,這真的不是老人瞎說的,男人和女人溺亡後身體朝向的不同,適合人體的結構有關的。
我們都知道,人在溺水的時候會吞入很多的水,然後沉入水底,經過一段時間後,體內的生物分解,就會充滿氣體,最後當體密度小於水的密度之後,就會從水底浮到水面上,所以不管的男的還是女的,最後肯定都是要浮到水面上來的。
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在浮到水面上的時候,男性因為盆骨較小,臀部的肌肉不發達,而胸廓肩膀比較寬廣,胸肌也比較發達,這就使身體的重力更傾向前面,所以男性在溺亡之後通常都是面朝下的,所以才有「男死臉朝下」的說法。而女性的話,盆骨比較大,臀部也會更發達一些,因此身體逇重心更偏向身軀的後方,所以也才有了「女死臉朝上」的說法。
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現象,具體的情況還要取決於腐敗的情況,水的密度,以及人體的發育的狀態等等有關,但這句俗語「男死臉朝下,女死臉朝上」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畢竟在古代,人們可不會像我們現在這樣去健身,加強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線條,而且這都是古人長期觀察和經歷過,才留下的經驗,所以有時候還是可以用來分辨的。
俗語也就是形容了這樣的一個現象,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避免這些現象發生在我們身上,遊泳的時候更要去正規的場所,畢竟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