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網上代購、售賣「藍精靈」受審!國外處方藥切勿輕易找代購!

2021-01-07 珠海網警巡查執法

從國外代購「藍精靈」,明知其中含有毒品成分,還通過網絡轉賣給他人。1月31日上午,出生於1993年的女主播張某被控販賣毒品罪在北京市朝陽法院受審。

庭審現場

1月31日上午,戴著眼鏡、面容清秀的張某被法警帶入法庭。張某自稱是雲南昆明人,畢業於南方某「211」大學管理專業。畢業後成為某平臺籤約主播,通過直播引粉絲到指定的整形醫院做醫美,醫院會給她30%的回扣。

檢方指控,張某在2018年7月至8月間,在朝陽區百子灣的租住地以2400元的價格兩次向盧某(另案處理)販賣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六板。

8月27日下午,張某以1776元的價格向盧某販賣「藍精靈」兩板時,被民警當場抓獲。民警後從其暫住地起獲「藍精靈」119粒。

經鑑定,上述「藍精靈」中均含有氟硝西泮。

公訴機關認為,張某明知「藍精靈」是毒品而多次販賣給他人,情節嚴重,其行為觸犯《刑法》,應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此,張某解釋稱,其在2018年6月在朋友圈看到代購在賣「藍精靈」,遂購買自用,認為藥效很好。盧某是其通過直播認識的網友,聽說此事後便向其購買「藍精靈」,再加價轉賣。

張某稱,自己在得知「藍精靈」是毒品後仍抱有僥倖心理,想把存貨賣完再收手。庭審中,張某數次垂淚,並在最後陳述時稱「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深深的自責和後悔!我錯了!希望法官能給我一次改邪歸正、重新做人的機會。」

31日上午11時許,審判長宣布休庭,此案將擇日宣判。

再說「藍精靈」

「藍精靈」的主要成分為「氟硝西泮」,屬於國家規定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過量使用氟硝西泮的副作用很多,包括低血壓、嘴幹、宿醉感、嗜睡、聒噪、記憶力與思想出現問題、肌肉無力等。大量使用該藥物會引發自殺衝動,還會導致精神不正常、中樞神經強力抑制導致的呼吸停止、血壓急降、肝腎損傷甚至死亡!另外,飲酒會加大其副作用,肝功能不健康的人會因藥物在體內積蓄而導致呼吸抑制與走路失序。關於「藍精靈」的危害,詳見《代購變販毒?!她幫人網購的"安眠藥",竟是新型毒品!》。

國外處方藥切勿輕易找代購

近年來,國外的處方藥成為一些代購瘋狂搶購的重災區,因代購而產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和法律糾紛也屢見不鮮。

要知道,醫療機構不得私自向非使用人販賣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的處方藥——這在任何國家都是適用的。一旦發生交易,販賣和購買雙方均將承擔相應的責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親友所託或被不良人員蠱惑,向不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店鋪購買處方藥,亦有可能涉嫌違法。另外,不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處方藥,後果可能十分嚴重!

在明知是毒品的情況下仍代購、售賣從中牟利,更是罪不可赦!

信息來源:中國禁毒

相關焦點

  • 女主播從日本代購失眠處方藥「藍精靈」受審
    從日本代購失眠處方藥「藍精靈」,明知其中含有毒品成分,還通過網絡轉賣給他人。1月31日上午,出生於1993年的女主播張某被控販賣毒品罪在朝陽法院受審。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在閒魚、小紅書等網絡平臺,仍可購買到「藍精靈」。
  • 代購處方藥竟是新型毒品「藍精靈」
    本報訊(記者鄭芳 通訊員韋敏)代購處方藥竟是國家管制的新型毒品。日前,南寧海關緝私局桂林緝私分局成功偵破1起國際郵包走私新型毒品「藍精靈」案,查獲毒品「藍精靈」500粒,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 女主播販賣國外處方藥「藍精靈」被控販毒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 實習生 王佳珺)今日(1月31日)上午,一名網絡主播因多次向室友販賣一款日本處方藥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被控販賣毒品罪在朝陽法院受審。庭上,她稱為了治療失眠,通過代購渠道購買這款藥服用,明知有人借這款藥吸毒,還販賣給他人。
  • 警惕這款俗稱「藍精靈」的朋友圈日本代購藥,如果發現此類代購,請...
    據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導泰國近日發生多起女性誤飲含有俗稱「藍精靈」的飲料,之後被迷暈陷入危險處境!前些日子,我國各地公安也通報過多起此類案件。目前,該藥已經通過網絡在中國及東南亞泛濫,來源大多來自日本。
  • 微信海外代購藥品 網購藥,靠譜不?
    但她回家後找遍了市裡的藥店都沒有這款藥,最後她在網上買到了。此後,她常在網上買藥,「我覺得網上藥品種類多又便宜,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要。」小丘說。記者隨機調查了20位市民。其中10人表示:「不會。」5人表示,會考慮買一些常見的外用藥。還有5人說,經常在網上買藥,感覺還不錯。「我鼻炎挺嚴重,要常用藥,我基本網購,不然老去藥店,麻煩。」
  • 醫院自製藥熱賣催生網絡代購 醫院:網上來源無保障
    自製藥火了,也帶火了代購!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有一些商家通過網絡下單郵寄的方式,做起了代購的生意。不僅是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醫院的自製藥劑也在網上賣得火熱。調查知名醫院自製劑網上賣得火在一些網購軟體包括二手平臺上,都有一些商家表示可以代購南京各大醫院的自製藥劑。
  • 去海外代購「救命藥」真的靠譜嗎?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個關於「藥」的故事。片中,徐崢飾演的是一個賣印度神油、保健品和偉哥的土漢子。直到有一天,一個白血病人來找他,拜託他去印度代購仿製藥「格列寧」,土漢子迷迷糊糊就成了為民請命的藥神,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中。
  • 朋友圈代購日本安眠藥?「藍精靈」竟然是毒品!
    現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很多,但有些代購物品可要當心了!最近,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的日本「安眠藥」,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竟然是新型毒品。
  • 藥不對症,入帳千萬,「日本神藥」迷信下的藥品代購市場
    在社交媒體及搜尋引擎上輸入「日本」「處方藥」等關鍵詞,隨處可見提供日本處方藥代購服務的信息,而那些往往並無醫學相關從業資質的代購,也充當起為消費者遠程「望聞問切」的醫師和「日本神藥」推銷員,言必稱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日本處方藥真的「安全」到可以隨便吃?代購們如何買到需有醫囑才能購買的處方藥?
  • 「日本神藥」跌落!藥不對症,卻能入帳千萬,處方藥代購的利益鏈
    圖源微博根據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機構(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以下簡稱「PMDA」)的藥品查詢系統,代購所售賣的兩款藥物均為「醫療用醫藥品」,即「處方藥」,需要有醫囑才能購買及服用。
  • 雪梨代購兜售「減肥神藥」,華女吃後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減肥心切的人已經迫不及待找代購下單 準備認真吃起來了...... 代購賣的這種藥 是裝在透明袋裡的彩色小藥片,7片為一組,
  • 留學生網絡代購進口藥 全系假貨金額達1600萬
    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留學生私下代購「進口藥」被查  據淮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介紹,去年9月,消費者李某經人介紹,在網上購買了一瓶標明產自印度的抗腫瘤藥。「因為這種藥在醫院裡買很貴,要1萬元一瓶,而網上只需一兩千。」
  • 中國代購印度藥商家:來印度這麼久根本沒見過假藥
    「也有患者依然覺得不可靠,我說ok,那你先去我的淘寶店拍下來,藥先直郵給你,吃完7天後去醫院做個檢查,沒問題再付款。」由於國內政策對藥品的管控,成輝不敢輕易對陌生人聲張自己的淘寶店鋪其實賣的是印度藥,「畢竟不合法,見光死嘛。」為了規避經營淘寶店鋪可能產生的法律風險,阿鵬一般選擇在微信上與患者進行交易。
  • 毒品並不遙遠:鄰居家中種罌粟 代購安眠藥含毒品成分
    事實上,毒品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託代購買回來的「神藥」可能含有毒品成分,娛樂場所內銷售的「奶茶」也可能被「加了料」。今年「6·26」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遠離毒品的「小陷阱」開始。
  • 藥品代購也瘋狂 印度世界藥房東風代購靠譜嗎?
    然而,雖然海外代購藥品的價格只是國內市場上同類藥品的十幾分之一,但由於代購渠道缺乏監管,服用代購進口藥的患者的健康有極大風險。此外,從事海外代購藥品還面臨著違法的風險——根據我國法規,凡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均以假藥論處。
  • 淘寶代購網店怎麼找貨源?
    近年來,人們經濟生活水平大幅上升,對國外高品質產品的需求量也漸增,隨著電子商務大幅進軍國際領域,淘寶全球購應運而生,淘寶代購成為如今炙手可熱的商機和領域。
  • 【禁毒攻堅】她不是「藥神」是毒販:竟從國外為他人代購這種藥品!
    【禁毒攻堅】她不是「藥神」是毒販:竟從國外為他人代購這種藥品!警方提醒所有「海淘」相關人員,切勿代購類似新型毒品。外貿員工海淘代購「聰明藥」9月份,思明警方接到線索,上海警方在打擊一個毒品鏈條時,抓獲一名販賣新型毒品的嫌疑人。順著這名嫌疑人的毒品來源,上海警方發現一名叫沈某的毒販藏在廈門。
  • 藥品代購兇猛 口碑真比英文說明書更值得信賴?
    由此看來,該保健品代購的利潤空間可高達上百元。「我的澳洲大老闆已經全家移民澳洲,她也沒找工作,主營業務就是澳洲保健品、藥品、奶粉的代購,賺得不比上班的人少。」小倩告訴記者。由於奶粉價格日趨透明,利潤空間有限,並且常常購不到貨,藥品、保健品正在越來越受海外代購者的歡迎。
  • 境外買藥小心吃錯藥 網上代購還涉嫌違法
    可拿到藥以後,陳女士卻犯難了,滿是德文的說明書看不懂,這藥要怎麼吃?  近年來,不少家庭在出境旅遊時,除了帶回一些當地特產,也會帶回一些民間相傳藥效好的當地產藥品,留著自用或者送給親友。帶回的境外藥品有人說好,有人說「用了加重病情」,在醫生看來,境外購藥要謹慎。海關工作人員更是提醒,境外代購藥品可能涉嫌違法。
  • 國外網紅藥國內流行?專家:加強對藥品代購監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國外網紅藥國內流行?專家:加強對藥品代購監管近年來,一些國外藥品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人長期從事代購生意。但是,有些國外藥品中含有我國明令禁止的成分,不僅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長期服用也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