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坐月子,猶如第二次重生。月子坐的好,身體不僅可以恢復如初,還能祛病。
可月子如果坐的不好,容易留下月子病,甚至伴隨一生。
俗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坐月子時,很多是由婆婆來照顧,而婆婆總說兒媳婦就是自己的女兒,但事實上究竟如何,坐個月子就能知道答案。
妍妍跟老公認識三年,去年結婚,不久前生下了可愛的女兒。
妍妍老公家裡還有個妹妹,也就是妍妍的小姑子,跟妍妍相差3天生了孩子。
為了方便照顧,妍妍婆婆將小姑子接來家裡一起伺候月子。雖然妍妍有些不滿,但也沒說什麼。
一直以來,妍妍很忍讓,平時逛街買東西,經常給婆婆買些衣服、化妝品、吃的等。
小姑子看見了,大包小包的往回拿。除此之外,後期小姑子如果看上妍妍買的東西,也一起拿走。妍妍心裡即使介意和不舒服,卻沒表現出來。
這次妍妍和小姑子一起坐月子,遇到的事情就更多了。一天中午,妍妍婆婆燉了雞湯給兩個人補身子,二人喝的津津有味。
到了晚上,婆婆又端上兩碗雞湯,可味道有些不一樣。妍妍喝完一口說「媽,這個雞湯是不是壞了?感覺有點酸酸的,跟中午喝的味道不同」。
而小姑子卻說「沒有啊?味道比中午的還好喝」。聽小姑子說完,妍妍起身看了一眼小姑子的雞湯,再看看自己的,似乎明白了什麼,轉身回屋了。
原來是婆婆將中午剩的雞湯熱了一下,給妍妍喝。而小姑子的雞湯,是晚上新做的。
平時婆婆就已經有所區別對待,如果兩個孩子一起哭,肯定是先抱小外孫,而婆婆自己的孫女,只是說一句「別哭了,一會兒再抱你」。
特別是晚上,妍妍剖腹產刀口不太方便照顧孩子。聽到孩子哭,那種無力感,妍妍很難受。
還聽到婆婆跟小姑子說:「晚上的雞湯都是精華,我怕你不夠喝,你身子弱,得多補補。我看中午還有些剩雞湯,就熱熱加點水,給你嫂子喝了,還不浪費。」
聽完這個對話,妍妍沒辦法再像從前一樣忍讓了。坐完月子後,婆媳兩個就變得冷淡了。
婆媳矛盾不僅中國人會遇到,國外也存在。德國調查研究發現,滿分是7分,婆媳關係得分僅有3.75;美國調查結果也顯示,婆媳關係評分最低。
1)寶寶出生時:先看誰
人們常說,婆婆跟媽不一樣。這件事情,通過產房外看孩子,最能體現出來。
當孩子被抱出來的時候,先積極湊上來看的,大多是婆家人,而且抱著孩子一去不復返。
但一直駐守門外,焦急不安的大多是娘家人。因為他們的女兒還沒有出來,不知道現在是否平安。
添丁進口是喜事可以理解,但一去不回不關心產婦,就真的沒拿媳婦當女兒看待了。
2)飯桌上有沒有你愛吃的菜
生活中的小細節,也能看出大問題。當婆婆辛苦做完一大桌子菜時,上桌觀察發現,好像沒有一個菜是兒媳婦喜歡的。
婆婆永遠記不住你喜歡吃什麼,將心比心你可能也記不住公婆喜歡的東西,也就無所謂了。但當你夾了某個菜,婆婆臉色變了,那是真沒把你當自己人。
① 影響孩子親子觀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耳濡目染的學習到,家長的行為和處事。
如果婆媳關係不好,相互之間沒有互敬互愛,以後孩子也會變得不尊重不孝順。長此以往,不利於親子觀。
② 影響孩子性格形成
孩子總是在爭吵和矛盾中生活,會影響到以後性格形成。
讓他們變得脾氣暴躁、不會與人相處、缺乏安全感等。所以就當為了孩子好,婆媳關係一定要處理好。
婆媳關係不僅影響孩子,還影響夫妻的關係。
調查發現,婆媳關係問題影響著18%的夫妻關係。
【糖果育兒寄語】
為了家庭和睦,婆媳要心平氣和的溝通,儘量處理好關係。
【糖果互動】婆婆對你跟女兒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