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翼與《大林和小林》

2020-12-25 新民晚報數字報
  ◆ 劉緒源

  張天翼是中國兒童文學史上的奇才,無論是早期童話《大林和小林》,還是建國後寫的《寶葫蘆的秘密》,都是百讀不厭的傑作。

  《大林和小林》發表於1932年1月出版的《北鬥》雜誌,這是「左聯」刊物,那時的張天翼是一位27歲的左翼作家。此前不久,「左聯五烈士」剛剛被害,所以那是一個鬥爭十分激烈的時刻。

  《大林和小林》正是寫階級鬥爭的,而且他還想在童話中圖解複雜的政治理論,這樣的作品本來不易寫好,更難有「永恆的魅力」,但張天翼偏偏有本事將它寫得充滿童趣,好看異常,今天的兒童在閱讀時還能夠笑聲不斷。

  這奧秘在哪裡?

  這裡的關鍵,是他的天才、他對兒童的熱愛和理解、他的壓抑不住的文學靈感,使他完成了自己極獨特的創造。他作品中的那許多「壞人」,諸如皮皮、包包、叭哈、四四格等等,雖然壞,卻都是孩子。是孩子就有孩子氣。孩子氣即童趣,所以終究還是可欣賞的,哪怕他們小氣、自私、出醜,也只令人發笑,卻難讓人生恨。我們試看這一段:

  包包一扭一扭地走出大門,就坐上了馬車。包包對馬說:

  「得兒!到叭哈家。我是要跳牆的,只要到叭哈家的牆外就行了。知道了麼?」

  「知道了。」

  馬車一口氣跑過去,跑到一座白牆跟前停下了。……

  包包預備好,一二三!一跳。

  可是牆太高,包包先生跳不上,跌到了地下。馬看見了就笑起來了,說道:

  「嗚嗚嗚,包包老爺跌得苦!」

  包包生了氣。

  「呸,你笑我跳不上麼?你再看!」

  包包就用了全身的力氣,預備好,一二三!包包把兩隻腳一用力,就跳上去了……

  這裡沒寫別的,就是寫了包包逞強好勝的孩子氣。作品裡充滿這樣的描寫,這當然要比直奔主題的作品好看得多,也高明得多。這樣的寫法還能揭示壞人之壞嗎?其實也能。作者吸收了當時西方正時興的布萊希特戲劇的「間離效果」(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能讀到大量西方新著,張天翼有英語閱讀能力),他不是用同樣的尺度直接表現現實,而是用變形的、兒童遊戲式的、拉開距離的方式揭示生活中的荒誕和不公。這是喜劇的,也是具有現代主義色彩的創作,而孩子恰恰很能領會這種遊戲中的啟發和暗示。作品在這一點上獲得了很大成功。

  上述的妙處,光靠介紹是不行的,還得家長們和孩子共讀原作,才能真正體會。《大林和小林》有多種版本,2012年海豚出版社出過此書單行本,不妨找來一讀。

相關焦點

  • 紀念童話大師張天翼110周年誕辰 新版《大林和小林》問世
    今年是童話大師張天翼110周年誕辰。鄭淵潔稱「張天翼是比安徒生更偉大的童話作家」。海外學者夏志清評價「張天翼的諷刺天才比魯迅還高」。日前,雲南人民出版社推出新版精裝《大林和小林》,該書被譽為繼葉聖陶《稻草人》之後中國童話史上的第二個裡程碑。
  • 教育部推薦小學生閱讀,張天翼一人二本,今天介紹《大林和小林》
    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34本——《大林和小林》(5、6年級)。作品光環:二十世紀中國民族童話精品。故事:大林和小林是一對雙胞胎。失去父母后,小林被迫成為一個奴隸,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堅強的生活信念,經過努力,他終於擺脫了奴隸的身份,找到了一份工作,快樂地生活著。大林為了成為富翁,和狐狸商量,想法做了富人的乾兒子。最後,喜歡金錢的大林,因捨不得離開與世隔絕的富翁島,守著他的一堆財寶,活活餓死了。
  • 孩子們讀的《大林和小林》
    每當書讀得特別累了,就會找一些繪本和孩子們的書來讀。原本以為孩子們的書讀起來會很輕鬆呢,結果呢,有一些是,有一些不。今天讀完了張天翼先生的《大林和小林》,在輕鬆中伴著那麼一點點沉重。張天翼先生故意讓好吃懶做的大林去了富豪島。那個島上除了富豪和財富,什麼都沒有。讓人產生一種追求財富和金錢即罪惡的心理,蠻沉重的。這大概就是張天翼先生自我思想的局限了。還是喜歡王小波說的「幸福是參差多態」,好吃懶做的人如果認為那是一種幸福,別人又怎麼好指責呢?追求財富的人如果認為那是一種夢想,又怎麼不會變成正能量雞湯呢?
  • 小鳳凰閱讀課堂系列 | 第四期:《大林和小林》
    小鳳凰閱讀課堂又和大家見面了!培根先生說:「知識就是力量。」沒錯,多讀書,可以讓我們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我們前進,不斷的成長。讓我們利用周末閒暇時間,一起去書中汲取成長的力量吧!《大林和小林》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民族童話精品,奇特的構思,誇張的手法,大膽的想像,曲折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 閱讀積累|《大林和小林》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大林和小林》人不能太貪圖物質生活,要靠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去戰勝困難,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大林和小林》是2016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天翼。03作者簡介《大林和小林》的作者張天翼(1906―1985)是現代小說家、兒童文學作家。
  • 張天翼作品精選,《張天翼兒童文學全集(全四冊)》評分高達9.1
    1929年正式開始職業寫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聯,抗戰爆發後,一直在長沙等地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藝活動。解放後歷任中央文學講習所副主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等職。代表作有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他的童話在兒童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 童·話|聆聽《大林和小林》的故事,做一個正直勇敢的孩子
    大林和小林今天,我們帶來的是合肥市天水路小學徐可晴同學為大家推薦的《大林和小林》一起來聽聽吧↓↓↓《大林和小林》朗誦:徐可晴04:06來自合肥交通廣播>朗讀者朗讀者/徐可晴(合肥市天水路小學)◆篇名:《大林和小林》◆作者:張天翼
  • 小學三年級閱讀測試題《大林和小林》
    7、《大林和小林》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張天翼  )8、蜜蜂把唧唧送到了( 富翁島  ),並要唧唧調查富翁島的出產。9、《大林和小林》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天翼      )。10、蜜蜂把唧唧送到了( 富翁島      ),並要唧唧調查富翁島的出產。11、唧唧同薔薇公主坐( 列車    )到海濱的玻璃宮去結婚。
  • 這個周末,我們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吧!
    傾心陪伴孩子,營造親密和諧的親子氛圍,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撫慰和關愛,只有內心平和、寧靜的孩子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親子閱讀是親子活動的最好方式之一。在這個角度上來說,親子閱讀更應該是一種日常的親子遊戲,親子互動。而不是單純的「讀書」和「學習」。雖然親子閱讀能達到一些學習的效果。
  • 紀念|大林宣彥:游離於現實與幻想的映像魔術師
    當地時間4月10日晚7時23分,有「映像魔術師」之稱的日本著名導演大林宣彥因肺癌在東京世田谷區的家中去世,享年82歲。包括山田洋次、小林聰美、原田知世、稻垣吾郎等多位他的故友及合作過的演員對他的離世表示哀悼。89歲的山田洋次導演表示:「我失去了一位非常非常重要的朋友。
  • 納音論命——大林木
    戊辰、己巳年生的人,俗稱「大林木命」。納音「大林木」,是在表達什麼形象和內涵呢?跟其它的五種納音木(松柏木、平地木、石榴木、楊柳木、桑柘木)有什麼區別呢?《三命通會》:「大林木者,枝幹撼風,柯條撐月。聳壑昂霄之德,凌雲蔽日之功。
  • 大家 | 劉俊:論中國新文學中諷刺小說的三種類型——以魯迅、張天翼和黃春明為例
    張天翼的個性不似魯迅那麼峻急硬冷,而較為舒緩平和,但他思想左傾,很早(21歲)就開始信仰共產主義,25歲參加「左聯」。無產階級思想的影響,使張天翼慣於以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角度看待社會發展,階級觀念則成為他認識社會的重要指針。他觀察社會的基點,常常以不平之心緒看待社會不公現象,以社會階級對立之立場認識社會腐敗行徑,以左派理論指導分析社會各階級的現實狀況。
  • 專訪作家張天翼:乘坐地鐵的小癖好
    十多年前,張天翼第一次隨父母來北京看親戚,親戚家的兒子告訴她坐地鐵的規矩:要穿皮鞋。多年過去,這段故事成為她的散文《地下的鐵》裡的開篇軼事,收錄於散文集《粉墨》中。在這篇文章中,張天翼寫下莫斯科、巴黎、北京、西安等不同城市的地鐵樣貌,寫下對地鐵的種種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