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在華大體驗精彩人生
、資源保存等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通過建立世界領先的高端儀器研發和製造平臺、大規模測序、生物信息、基因檢測、農業基因組、蛋白組等技術平臺和大數據中心,結合其獨特的創新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華大基因踐行基礎研究、產業應用和教育實踐的並行發展。在「科技合作」、「科技服務」、「醫學服務」、「人人服務」、「終生服務」的發展路徑中, 創新推動基因產業乃至生命經濟的騰飛發展!
-
英國伯明罕大學與廣州人民巿政府合作設立研究中心
英國伯明罕大學與廣州人民巿政府合作設立研究中心早期投資著重醫學與公共衛生研究9月7日,英國伯明罕大學宣布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廣州設立研究中心。伯明罕大學廣州中心是該校與廣州市政府協作建立的特別機構,其目的在於促進伯明罕大學與廣州巿政府在廣州市、廣東省的研究和教育活動。伯明罕大學廣州中心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廣州中心的前期投資將用於開展有關轉化醫學,以及生活方式與傳染病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群體性研究。
-
華大基因回應違規傳遞人類遺傳資源出境:已恢復國際合作
涉事單位包括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科技」)、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蘇州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藥明康德」,603259)、昆皓睿誠醫藥研發(北京)有限公司、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德生物」,300685)、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於香港合作成立華昇診斷中心 提供醫學...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於香港合作成立華昇診斷中心 提供醫學實驗室檢測服務 2020-08-17 21:59:04 來源:智通財經網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大健康、科技部、華大基因
此外,億歐大健康圍繞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這一熱點展開分析,並對中醫藥產業園進行了一個不完全盤點。「非公醫療100+」和「科技醫療100+」專題正在進展中,億歐大健康對迪安診斷和聯想控股進行了案例研究。活動方面,10月24日,2018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暨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10月27日,「2018產融共創社會辦醫新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
華大基因、南科大與哥本哈根大學深圳合建特色學院
原標題:華大基因、南科大與哥本哈根大學深圳合建特色學院 中新社深圳12月18日電 (記者 鄭小紅)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在深圳合作共建特色學院協議籤署儀式,18日在此間舉行。
-
華大基因與新加坡Clearbridge BioMedics建立戰略合作
華大基因將在中國地區(包括香港、澳門)獨家代理ClearCell FX1系統,並拓展其技術在精準醫學前沿研究及臨床應用中的運用。ClearCell技術是一項無標記、自動化的CTC富集分離技術,可從病人血液中高自動化、高效率地分離到有細胞活性的、形貌完整的腫瘤細胞。
-
WeGene與香港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推動基因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發展
2019年3月27日,香港——個人基因組服務與群體基因組研究公司微基因WeGene 與香港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共同研究並開發適用於基因組研究與應用的人工智慧方法和系統,同時合作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人才。
-
原華大基因CEO王俊宣布創業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還包括原華大基因營運長吳淳、首席科學家李英睿及首席信息官黎浩。公司目前正在深圳註冊,將於10月27日正式成立,現公司創始人為主要股東。王俊告訴網易科技,這個創業項目是希望建立一個健康大數據平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這些數據,幫助人們做健康管理。「我們要建一個『虛擬村落』,聚集起多個方面的生命和環境數據,這是一個生態系統型的公司,我們會有許多合作夥伴。」王俊說。
-
今天,華大基因敲鐘上市了!它的家底有多少?
他們分別是華大基因員工、唐氏綜合症患者代表佟星女士、陳宥臻先生,腫瘤患者代表胡榮川女士,CORD罕見病發展中心創始人、瓷娃娃患者代表黃如方先生,地貧患者代表林烯婷女士,Can+眾創空間創始人江文山先生。(圖片來源:證券時報記者 宋春雨 攝)家底有多少?華大基因的高估值和眾多機構搶投一直為外界熱議。
-
洩露14萬孕婦基因庫?華大基因:不存在數據出境
10月24日晚間,科技部公開公布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處罰信息,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華大基因)、藥明康德和艾德生物A股三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另外三家也是明星機構,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阿斯利康、昆皓睿誠。
-
華大基因CEO楊爽:用基因技術消滅聾啞盲傻學校
楊爽認為,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預防比治療疾病更加划算合理。「我們是以1元的投入換取10元的社會效益。」楊爽稱,「現在的人在健康上的投入60%花在了人生最後一月上。用新的科技防控重大疾病是更有效的解決疾病的辦法。」
-
「華大癌變」後續:華大基因一夜蒸發41億
6月14日,華大基因昔日的合作夥伴南京昌健董事長王德明以一篇《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對華大基因發起控訴。舉報信主要針對華大基因3大罪狀:否認委託南京昌健運營的「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的存在,同時迫害。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敲門科創板有關。
-
華大基因衝刺IPO:「生物界的騰訊」如何煉成?
華大基因是由華大醫學整體變更設立,這個基因界的老大哥此前一直被稱為「生物界的騰訊」。其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目前華大基因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複雜疾病類服務和藥物研發類服務四大業務板塊。
-
華大基因回應多項質疑
華大方面稱,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排查的目標是:畸變率最高的三對染色體21、18、13,看這些染色體數量是否成對。而上述男嬰的基因缺陷是「13號染色體質量異常」導致的,並非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測的範疇。
-
華大基因、藥明康德、復旦附屬...
10月24日,科技部在官網公布6份處罰信息,涉及華大基因、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蘇州藥明康德、阿斯利康、艾德生物、昆皓睿誠等6家公司。 罰單顯示,這6家公司均違反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規定,有的違規轉運接收已獲批項目的剩餘樣本;有的違規開展國家合作研究;有的甚至將人血清作為犬血漿違規出境。
-
前瞻基因產業洞察周報第2期:華大基因營運長張凌離職
未提交原始數據 賀建奎「基因嬰兒」試驗註冊申請被駁回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消息,因賀建奎未能在承諾的11月28日踐約提供原始數據,且未回答中心關於該試驗倫理審查、知情同意過程據上市公司資料,張凌在加盟華大基因之前,曾在摩根大通短暫工作。2015年10月,張凌從投行高管位置進入華大基因高層,出任營運長。彼時恰逢華大基因原CEO王俊宣布離職創業之際。據彭博社11月26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張凌的老東家摩根大通欲重新聘用他,預計將於明年初開始在該行香港的醫療投資銀行團隊工作。
-
[上市]華大基因:國浩律師(深圳)事務所關於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
發行人於2014年底對華大科技進行了股權收購重組;華大科技設立於2012年4月,在其尚為華大控股所直接控制企業階段,為使其業務、資產、人員等獨立於控股股東即華大控股及其控制單位,華大科技於設立之初即持續對其業務、設備、人員等進行了相應切分,即業務、人員與華大研究院、華大控股等關聯方進行了明確切分,測序儀設備獨立向香港華大等採購,並
-
重估華大基因-新聞頻道-和訊網
從渠道方面來看,截止2019年底,公司業務已經覆蓋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境內2000多家科研機構和2300多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甲醫院400多家;歐洲、美洲、亞太等地區合作的海外醫療和科研機構超過3000家。 華大基因之所以能覆蓋如此多的產品線,在於持續投入巨額研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