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日常使用網絡的引導和管理,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係狀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轉移注意力,避免對網絡、對手機等的過度關注與依賴。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今天,《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教育宣傳引導的通知》發布,市教委號召學校主動發力,和手機、平板等爭關注度。
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網絡不良信息、網絡不良社交等問題較為突出,造成一些中小學生行為失範等問題,甚至出現惡性事件,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市教委表示,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綠色上網、安全上網、文明上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各區和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教育宣傳引導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日常管理,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一系列「任務」已經下達:秋季開學後,各區和學校要集中開展學生網絡素養和網絡自我保護教育。通過課堂教學、專題教育、班團隊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專家講座、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科學對待網絡、合理使用網絡,提高對網絡不良信息、不良遊戲等危害性的認識,培養學生上網技能、安全防護、信息甄別等網絡素養能力,防止沉迷網絡,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
同時,各中小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日常使用網絡的引導和管理,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係狀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轉移注意力,避免對網絡、對手機等的過度關注與依賴。還要加強對本校終端的管理,安裝防護和攔截不良信息軟體,淨化校內上網環境。
學生使用手機和沉迷網路遊戲等情況也將適時啟動全面摸底排查。對於發現已經存在有網絡沉迷等情況的學生,學校教師要聯繫家長重點關注,必要時藉助心理教師等資源,用正確的方式做好學生的引導轉化工作,使學生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市教委特別提出,在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教育引導勸慰,避免簡單粗暴,避免引發學生牴觸情緒與叛逆行為。
和手機比「人氣兒」,家長也要行動起來。本市將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多種方式,開展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理念的宣傳活動,指導家長履行監護人職責,配合學校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醒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責任,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安排好孩子放學後和節假日生活,倡導使用公益性未成年人上網監護軟體,保障孩子限時、安全、理性上網,學習使用文明、健康的網絡語言,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孩子的網絡沉迷和不當消費等行為。
市教委表示,各區教委和學校要積極配合網信、公安、新聞出版、市場監管、電信等部門,加大對涉未成年人網站、教育APP及有關信息內容的審核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置有害信息,形成部門工作合力。
原標題:北京市教委喊話中小學:用豐富活動與手機爭「注意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冕
流程編輯:T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