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物理學三大革命 愛因斯坦貢獻了兩個半

2020-12-11 青瞳視角

昨天下午,「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開幕,與會嘉賓中唯一見過愛因斯坦的人,是97歲的楊振寧教授。

1922年,愛因斯坦到訪上海前一個多月,楊振寧在合肥出生。很多年後,楊振寧在普林斯頓進行博士後研究期間,多次聆聽愛因斯坦的演講,受過他的教誨。不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我一生沒有跟愛因斯坦拍過一張照片」,楊振寧說到這裡,現場聽眾一陣唏噓,似乎比他還要感到遺憾。開幕式結束後,楊振寧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這次您專程從北京來上海參觀這個展覽,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楊振寧:我聽說解放日報社要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合作一個關於愛因斯坦的展覽,而愛因斯坦又是我非常佩服仰慕的物理學界大人物,能參觀這個展覽我當然很願意,我自然就來了。

記者:您是當今世界極少數曾見過愛因斯坦的人,能否談談您和愛因斯坦的交往?

楊振寧:我個人非常榮幸曾與愛因斯坦有過好幾次接觸。1949年我去了普林斯頓後,跟愛因斯坦有過一些接觸。當時他做了一些最後的學術演講,把他以前十幾年的研究分享給大家,前後共有5次演講,我都參加了,那時我是個年輕的博士後。後來的一次,我在愛因斯坦的辦公室跟他談了一個半小時。當時見到這位我非常敬仰的大師,我有點緊張,沒有能夠完全記得他講了什麼,而且他的英文裡夾雜了很多德文,我不懂德文。

記者:您心目中,愛因斯坦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楊振寧:愛因斯坦是個了不起的物理學家,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構造引入非常重要而有影響力的方向。在做人方面,他也很有意思。他寫的那些非科學的文章,雖然短,但都很中肯。我尤其佩服的是,居裡夫人逝世後,愛因斯坦寫的一篇關於居裡夫人的文章,只有幾百字,可對居裡夫人的人格及她對世界的影響,作了非常簡單但重要的評述。我不懂德文,據我朋友說,他的德文文章,比翻譯成英文的更有力量。

記者:在20世紀的物理學界,愛因斯坦被譽為「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而您也被稱為「白銀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您怎麼看待兩代物理學家之間的區別?

楊振寧:20世紀頭30年中,物理學有三個大的觀念上的革命,分別是1905年的狹義相對論、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上世紀20年代的量子力學。這三個大的革命裡,有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貢獻。他對整個20世紀物理學的貢獻是非常大的。而這些貢獻對人類日常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比如,通過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研究,人類發展出半導體技術。也正是由於半導體的發展,才有了今天人們對於手機和網絡通信的應用。也就是說,這三大革命不只是重大的學術突破,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改變和發展也非常重要。到了20世紀50年代,整個物理學最集中要解決的就是統一場論的方向。統一場論是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就提出來的,他一生都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沒有解決。而且,這還是今天整個物理學界最主要的、有待解決的問題。

記者:您鼓勵年輕人繼續從事物理這個行業嗎,尤其是對基礎物理學的研究?

楊振寧:物理學的方向非常廣,就像法律中除了憲法,還有民法、地方法律,還有很多其他法規。物理學也是這樣,所以一個年輕人如果要問我的話,我說你要找到像磁共振成像這樣應用的方向,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當然如果你能研究出統一場論,你的成就會更大。

記者:您2003年回到北京,是什麼原因促成您回國?

楊振寧:我選擇回國,在之前就已經有過討論。1997年,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跟我在北京談過一次,希望我回到清華,幫清華設立一個研究院。我因為是在清華園長大的,又是西南聯大畢業後申請留美的,和清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義不容辭。但當時很多問題,加上當時我的太太杜致禮身體非常不好,所以就拖了好幾年。到了2003年,杜致禮因病在美國去世,我就回來了。曾經有一位作者寫過一篇文章,說楊振寧最幸運的事情是親眼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這話有深遠意義。

相關焦點

  • 楊振寧為理論物理學做出了哪些成就?
    關於楊振寧的科學成就以及他所做出的貢獻,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不了解。這主要是因為楊振寧的主要貢獻都在理論物理學領域,而且很多人接觸到的物理學都是牛頓理論,對他們來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也僅僅是一個名詞,你要問具體都說了啥,其實絕大多數人是回答不上來的。
  • 中國物理科學家楊振寧,成就不輸愛因斯坦,他有哪些學術貢獻呢?
    人生在世,水到渠成,楊振寧只不過是憑著自己的一身本領,不偷不搶,不做任何壞事,不因為自己是美國公民,就可以否定自己在生活中取得的一切成就。在楊振宇傳奇的一生中,他在世界物理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丁肇中先生對楊振寧的理論成就給予了絕對的肯定,他說,20世紀物理學發展到一個裡程碑階段,除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就立刻可以想到楊振寧這三個字。
  • 中國物理科學家楊振寧,成就不輸愛因斯坦,他的學術貢獻有多大?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個人叫做楊振寧,對於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面孔,而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楊振寧,而正是因為這個獎項才得以讓他聞名於世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楊振寧只是憑藉著自己的本事往高處走,不偷不搶,也沒有幹出任何違心的事情,不能就只因為他入籍美國這件事而否定他人生中所有的成就。縱觀楊振宇傳奇的一生,他在全球物理學領域都做出了不小的成就。丁肇中先生就曾對楊振寧的所做出的理論成就給予過絕對的肯定,他說,在20世紀物理發展的裡程碑當中,除了相對論、量子力學,立馬就能想到楊振寧這三個字。
  • 楊振寧的科學地位到底能不能和牛頓、愛因斯坦相提並論?
    上個世紀最初的二三十年是物理學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是在那個時期建立起來的,同時也造就了愛因斯坦、狄拉克等一大批傑出的物理學家。尤其是愛因斯坦,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了相對論,同時他提出的光量子概念對之後量子力學的建立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 不少網友認為楊振寧對科學界的貢獻僅次於牛頓,是否言過其實?
    楊振寧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但是他最多能排進物理學家排行榜的前十名!而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屆僅次於牛頓的最偉大物理學家的第二名!其實看到這裡大致上能了解,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偉大更在於carry某個時代物理學界,兩者在物理學貢獻榜單上也自然要位列首席和次席,而對於楊振寧來說,其在物理學界的貢獻也是巨大的,雖然未能奪得物理學貢獻排行榜次席,但進入前十的能力還是足夠的。
  •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聊了一個多小時,最後他一句話反而成就了現在的他
    不過大部分都是以前的了,在現在的整個社會來說,楊振寧先生都算得上是一個。他可以說是中國物理界裡面最厲害的,在以前拿到過物理學界裡面的最高獎項,之後回到了中國,是很多國家的院士,被全世界很多人都尊敬。楊振寧的一生都為了物理學,最終沒有讓自己失望,取得了很多驚人的成就。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學習,年紀大了就退出來了,開始教書教學生,為中國的物理做了很大的貢獻。
  • 千年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楊振寧上榜,他的貢獻你知道多少?
    那麼我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一定是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人,而這些人的建樹我們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然而在中國有一位不比這幾位差的物理學,或許被我們國民給遺忘了,他就是楊振寧先生。說起他,或許國人首先想起的便是他與其妻子翁帆的駭人「爺孫戀」,這些花邊新聞的熱度比他在物理學貢獻上的熱度還要高,還要多。
  • 楊振寧在物理學的地位那麼高,為何沒有出現在教科書中?
    楊振寧老先生是上世紀後期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有開創性的成果,但是因其理論比較高深,所以九年義務教科書上沒有任何提及,即便是大學物理系的教科書也少有提及,如果你繼續在物理學領域耕耘,到了研究生、博士生階段才算正式接觸楊振寧的理論。
  •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多次與愛因斯坦交流,卻遺憾不曾留下合影
    說起諾貝爾得主楊振寧先生,很多人都會把所有關於聰明的詞語用在他的身上。他確實應該獲得這些誇讚,因為楊振寧先生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物理學上,他的研究結果更是影響著後面一代一代的人。
  • 楊振寧坦言:與愛因斯坦交談沒獲得任何智慧,看看他的排名才明白
    我們來看看世界五大物理學家排名:第一名:愛因斯坦,第二名:牛頓,第三名:麥克斯韋,第四名:玻爾,第五名:楊振寧。楊振寧和米爾斯共同研究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這被認為是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創建,而楊振寧的貢獻較大,所以他的名字在前面。
  • 為什麼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之後,楊振寧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人類歷史上有沒有比愛因斯坦更牛的物理學家?不少人都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非同一般,以至於負責其逝世後遺體解剖的醫生,趁著難得的親近機會將這個讓世人好奇的器官直接偷走,就連愛因斯坦的眼球都沒有放過。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楊振寧,美國華裔,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 楊振寧:物理學盛宴已過.中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哪裡?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8月份,老闆特許,讓科學迷·技術宅·阿信去上海溜達了一趟,在「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上,遠遠見到了久仰的物理學大神——楊振寧先生。在目前的國內科學界,能夠真正挺直腰板說「我的同事愛因斯坦」的,除了楊振寧先生以外,應該別無他人了吧。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那個時候,愛因斯坦已經被譽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而楊振寧只是一個尚未有所成就的年輕學生,楊振寧當年對於愛因斯坦的崇拜,不亞於任何一個追星族,只要愛因斯坦出來演說、講課,他都會千裡迢迢趕去聽。與此同時,楊振寧也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1948年他博士畢業,隨後來到位於普林斯頓的研究院實習,在這裡他遇到了他最好的搭檔李政道,那一年楊振寧26歲,李政道只有22歲,都很年輕,也都處於一個科學家大腦高速運轉的時期,這對搭檔一拍即合,開始在粒子物理學方面研究自己的構想,第二年,他們做出了第一個粒子複合模型,在物理學界聲名大噪。
  • 楊振寧:這個敢罵愛因斯坦的人,到底有多厲害?
    :這個敢罵愛因斯坦的人,到底有多厲害?在這本熠熠發光的校友錄上,有兩個名字是怎麼都繞不過的,他們就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有一回,黃昆問楊振寧:「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沒有?」
  • 從牛頓、愛因斯坦再到楊振寧,五分鐘帶你看懂物理學300年發展史
    由此,現代物理學體系的兩大支柱便應運而生,1916年,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之後,便一直專心致志想要完成物理學的大一統,就是統一引力、強力、弱力、電磁力這宇宙四大力,然而,因為時代的關係,愛因斯坦最終沒有完成這個目標。
  • 愛因斯坦、楊振寧、費曼和貝利如何解讀麥克斯韋方程
    一組麥克斯韋方程,愛因斯坦看出光量子和狹義相對論;楊振寧看出幾何;費曼看出波函數;貝利看見量子力學,…,您看出了什麼?
  • 愛因斯坦楊振寧霍金等偉大科學家,他們愛吃什麼食品?
    在倫琴教授來看,物理學是至高無上的地位,其他的科學研究都是無關緊要的。當然,倫琴教授的話有些極端。我們現在知道生物醫藥學也是很重要的,不亞於物理學。但不管怎麼說,不妨暫且把「科學家」一詞的範疇,暫定為物理學家這個狹隘的範疇以內,就談談我知道的那些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們他們平時喜歡吃什麼。
  •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了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筆者-小文提到影響物理界的偉大科學家,除了愛因斯坦、霍金等人以外,當然也少不了楊振寧。作為物理學界泰鬥界別的大人物,1949年,楊振寧與諾比爾獎得主恩利克-費米合作,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但你是否知道,在楊振寧獲得的諸多獎項之中,哪一項成就最為傑出,足以影響世界嗎?這項成就就連愛因斯坦都沒能達成。提到楊振寧的成就,宇稱不守恆原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過去,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守恆的,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更是提出「上帝不會個左撇子」這種說法。
  • 王正行讀《物理學的進化》︱愛因斯坦眼中的物理學三百年
    《物理學的進化》,[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波]利奧波德·英費爾德著,周肇威譯,中信·見識城邦2019年3月出版,304頁,48.00元愛因斯坦和英費爾德合著的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半個多世紀。因為學理論物理,愛因斯坦的書自然是看到就買,在那時期我還買了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也是屬於面向一般讀者的,俗稱「科普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