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有一段話:「我們的心,好像一隻美麗的小箱子容量有限, 當它儲存物品的時候,經過了嚴格的挑選,把那些引起我們憂愁和苦悶的往事。甩在了外面,保留的是親情和友情。」
那麼,我的小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呢?
細想來,卻是苦悶憂傷佔了大半,我不夠勇敢不夠堅強,但曾經的我,好像不是這樣,不知何時起,我開始變得越來越脆弱。現在翻開心底,回憶起過往,其實還是有很多快樂的時光,但它伴隨著少年時代已經遠去,如蒲公英的種子般隨風飄落,留下的,有回憶,有眷戀,那時候,沒有任何的顧慮,沒有其他的所謂,有的只是那樣的天真純潔,無知無畏,無憂無慮,自在安然。
心,是一隻小箱子,可以給它裝滿美麗。
繼續翻開我這個心的「小箱子」,回首曾經的生活,有些事情記憶猶新,有些容顏恍若眼前,如同天空划過一抹流星,,一下子將記憶的夜空點綴得璀璨而美麗,那星子,或許是父母爺奶的關愛,師長的教誨,同學的友誼,或許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歡愉。可是,那顆流星好像一下子就在夜空滑落。
我的「小箱子」是不是一下就關閉了呀,曾經笑的盎然恣意,哭的酣暢淋漓,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所以我這心,大概是個魔箱吧,在打開它之前,我自己都不敢去猜測裡面裝的是希望還是悲傷,亦或許是悲喜交加,或者是不敢猜吧,不敢打開吧。那時,爺爺奶奶都還在,疼我愛我寵我,爺爺會送我上學,雖然他已是八十多的年齡,但身子還是硬朗,他不放心我一個人自己走那麼長的路,所以總會送我到學校。奶奶呢,總擔心我在學校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怕我吃不飽,經常塞給我給我零花錢,有時候我犯了錯被爸爸打,奶奶總是護著我。後面爺爺奶奶先後離我而去,我大感時間之可怕,人事之深沉,物是人非,所以我也試著成長了,我學著承受,也必須承受著,時間對每個人都是殘酷的。
時間是殘酷的,你的心要變得堅強。
暮然回首,如果可以,我只想請求時間流轉得慢一些,四季也不要再分明。但時間果然是可怕的,我慢慢,也已將一切看透想變得鐵面無私刀槍不入,儼然已將一切淡然,我把我的「小箱子」 關閉了。我成年了,也成長了,赫然已不是當年那個小女孩,成人的世界需要冷靜和專業,單純爛漫、自由不羈的青春總會過去,遲早,那些避之不及的責任會對我們緊追不捨,我們逃不過,也不能逃,逐漸我們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就算我再不願意被磨平稜角,不喜歡人情世故,不喜歡生活瑣碎,也要收起三五分天真,在別人面前,在陌生人前擺出端莊成熟的姿態,不能給他們看你笑話。對於你的牢騷脾氣,除了你的父母親人,沒有人有那麼好的脾氣,他們不會花那麼多的時間來容忍你的脾氣和習慣,來耐心地等待你破繭成蝶成為大人的那一刻。
人生如春蠶,或破繭成蝶,或作繭自縛。
在父母的呵護下,我們慢慢長大,羽翼漸豐,可是在無情歲月的侵蝕下,秋霜早已偷偷爬上他們的鬢角,時間壓彎了他們原本挺直的腰背,所以我,不可以不堅強,不可以不成長,我該承擔起一份責任。我不想體會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與懊悔。「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等到物事人已非,追悔莫及呀。
我把,塵封了那段摻雜著各種心情,萬千悲喜的時間,壓到「箱底」,「箱子」上層,放入勇敢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