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古樂傳承人和永輝小記

2020-12-20 雲南網

原標題:讓古老音樂迸發活力——納西古樂傳承人和永輝小記

年輕的納西古樂傳承人和永輝在麗江古城三聯韜奮書店分享音樂歷程。 (趙坤玉 攝)

12月8日晚,麗江三聯韜奮書店音樂沙龍邀請25歲的納西古樂傳承人和永輝做客書店。記者和聽眾朋友一起,聆聽了古老而不失鮮活的納西古樂及這位年輕傳承人的故事。和永輝從12歲開始接觸納西古樂,10如一日的熱愛讓人感動。在現場,和永輝或手持橫笛,或撥動蘇古篤的琴弦,氣定神閒,身上流露出納西族喜書嗜樂的民族氣質。

14歲組建村裡的納西古樂隊

和永輝的家鄉是麗江玉龍縣大具鄉金江村。他從小就聽說村裡一直有一支古樂隊,過去稱作「談經班」。每逢初一、十五就樂隊就在村裡的文昌宮演奏。到了20世紀80年代,和永輝的表爺爺重新組織了村裡的古樂隊,每逢樂聲響起,常常令小小年紀的和永輝心馳神往。

到了12歲,他「混」進了樂隊,乘樂手們休息的空檔,偷偷地練上幾曲。那時候,和永輝最渴望的就是有一件屬於自己的樂器,因為買不起樂器,所以和永輝自己想辦法,約著朋友上山去打蛇,用蛇皮做琴面,用竹子做琴筒,沒有琴弦 ,就把自行車的剎車線拆下來作琴弦。就這樣,一把簡易的京胡做成了。從此以後,和永輝每天晚上拿著自己做的樂器去村裡的古樂隊,跟大人們一起演奏。因為父母不支持自己學古樂,回家時不敢把樂器拿出來,每次都要藏在大門口的石縫中或是藏在牛草堆裡。

在農村,學樂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充足的學習資源,和永輝的老師就是村裡的樂手們,他們白天要忙農活,為了向樂手們借一次樂器或是學一首曲子,和永輝還幫樂手家裡摘花椒、撿牛糞,通過勞動換取學習的機會。

隨著表爺爺年紀增大,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村裡的古樂隊解散了。沒有了樂隊,和永輝心裡很焦急,他決心把古樂隊重新組建起來,挨家挨戶去敲門,將樂手們一一召集起來,重新組建了樂隊,那一年他14歲。

到麗江城裡拜師學藝

初中畢業後,和永輝沒能繼續到高一級的學校學習,在家務農同時,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到了納西古樂上,買了錄音帶,用隨身聽反覆播放,悉心琢磨。和永輝的朋友都打趣他是「小老頭」,成天和老人家泡在一起學習古樂,與同齡人相比,他覺得自己的性格稍顯沉悶。

和永輝渴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17歲那年,聽別人介紹後,他隻身一人到麗江城裡,到福慧村拜訪和鴻章老師,當時80多歲的和鴻章是大研古樂會的元老,在古樂會已經待了20多年了。他的表演和對樂品的痴迷贏得了老人的讚許,老人認為他在學習古樂方面很有靈性和天賦。和永輝跟隨和鴻章學習了京胡、三弦還有古樂琵琶。此後,他又先後拜師楊友和、王立偉等麗江一些知名的古樂演奏者,向他們學習不同的樂器。

在宣科莊園裡收玉米

大研古樂會納西古樂的最佳展示平臺,能夠進入大研古樂會也是和永輝最大的心願。在與和鴻章老師學習的過程中,和永輝也多次表達了自己的願望,但老人告訴他,大研古樂會的樂手都是在音樂上有一定造詣的老人,覺得和永輝太年輕了。那一段時間,和永輝也跟隨和鴻章出入大研古樂會,在一次演出結束後,和永輝鼓起勇氣向宣科先生作了自我介紹,但宣科先生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他。

不久後他又再次到古樂會表達了自己想演奏古樂的想法,宣科先生表示還要再考慮,兩次受挫的和永輝沒有氣餒。第三次,他直接來到了宣科莊園,這一次,在宣科先生的會客廳裡,看到這個如此心切而執著的小夥子,宣科先生說:「你就先在莊園做安保工作吧。」得到應允的和永輝欣喜若狂。

莊園裡有2畝玉米地,閒不住的和永輝在安保工作的同時,就幫著種玉米、收玉米,各種活兒他都搶著做。他的誠心打動了宣科先生和莊園裡的工作人員。有一天,和永輝像平時一樣在門衛室裡吹起笛子,宣科先生走過來 ,說道,小夥子,今晚就和我去古樂會演奏吧!

就這樣,和永輝加入了大研古樂會。直到和鴻章老師逝世,他才離開了古樂會。

傳承民族氣質

在和永輝看來,納西古樂不僅僅是納西族留給麗江、留給世界的音樂活化石,更是老一輩納西族留給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永輝把音樂分為「文樂」和「武樂」,他認為納西古樂屬於「文樂」,而現在的年輕人更偏向喜歡重金屬的「武樂」。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學習的隊伍中來。

多年來,和永輝在麗江一直從事跟古樂有關的工作,並且還免費的教一些學生。為什麼要如此執著地學習納西古樂,和永輝用堅定的語氣說道:「最初是純粹的喜愛,到現在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擔負起傳承的重任。」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古老的生活方式在年輕人身上迸發著炙熱新鮮的活力,在不知不覺中涵養著一批又一批的納西兒女成長成熟,麗江也才會有這般獨特的魅力。像麗江的原創歌手在歌詞裡所寫的那樣,麗江總是吸引著「聞歌起舞的藝術家」,吸引著「說走就走的旅行家」!(趙坤玉)

相關焦點

  • 在三聯書店,聽聽這個小夥與納西古樂的「愛情」故事
    12月7日晚上7點,一場以納西古樂傳承與分享為主題的音樂沙龍在麗江古城三聯韜奮書店舉行。活動邀請到「最年輕」的納西古樂非遺傳承人和永輝,給大家分享自己學習納西古樂的路程和經歷。和永輝,納西族,1995年出生的他雖年紀不大,但卻成為了許多人學習古樂的老師,12歲時開始接觸納西古樂,跟著表爺爺和耀宗學習納西古樂,17歲到麗江城裡福慧村拜師和鴻章老師,後在宣科老師的引領下,進入了大研古樂會,如今的他已成為傳承納西古樂的一顆新星
  • 大師第64期_宣科:納西古樂的掌門人
    都認為中國的音樂原來在西南邊陲這樣一個小地方,並不是在北京,也不是在天津,更不是在上海。 上海沒有文化,上海有什麼文化?算是近現代發展起來的一個商業城市,等於紐約、華盛頓,華盛頓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紐約是純粹經濟的,一樣的。 「這個民間團體是真正的一代一代傳承到現在的人,真正的民間的人。」《大師》:納西古樂的精神本質是什麼?
  • 解密納西東巴古國
    為了解麗江文化,融入納西族的真實生活,小編親自去體驗了一把。玉湖村位於玉龍雪山腳下,因居民房屋均用石頭建造而稱為「石頭城」。納西女人的服裝叫「披星戴月」,寓意著她們勤勞能幹、賢德善良。一是因為勞動時將披肩的布帶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繫緊,看上去如七顆星星圍繞一輪明月;二是象徵女子起早貪黑勞作,「星星月亮永長生,白天黑夜幹活忙」。這是最適於勞動的服裝:防風雨,耐磨損。
  • 重新發現|音樂人肖煜光:納西文化的誤解與自信
    就拿現在麗江市青少年宮來說,好多小朋友在學納西古樂。另外就是一些中原地區已經失傳的樂器,只有納西族把它保留了下來。比如波珀(音譯),形似豎笛,有300多年歷史;還有納西曲項琵琶,比漢琵琶更大,全長約1.1米,保留著古老的形制。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 葉文智:市場推動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第二,我們看到的納西古樂也好,東巴文字也好,是因為市場打開了,讓更多消費者去尋找文化差異,去感受那種特別的、異樣的、少數的文化。它原來不是一個產品,但是今天它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旅遊產品,今天的納西古樂和東巴文字肯定有更多人在學習和傳承。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印象麗江》這樣的節目,把整個雲南少數民族文化,通過舞臺的形式把它集合地展現。對我們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市場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 納西「智者」
    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東巴文化已有上千年歷史。十九世紀末以來,先後有法國、英國、美國、俄國、德國、挪威、義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蘭等國家的學者前來收集、調查、研究納西族東巴文化。歷代東巴用納西象形文、標音格巴文記錄的宗教祭詞、卜辭及其它相關資料,經過長期加工整理,融入民間口頭文學的內容,形成卷帙浩繁的東巴古籍文獻。
  • 海峽兩岸首屆京津冀民間古樂赴臺展演
    海峽兩岸首屆京津冀民間古樂赴臺展演 2017年12月04日 13:0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3日廈門訊 (記者 張玲)經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河北省臺辦主辦,九洲音像出版公司承辦的海峽兩岸首屆京津冀民間古樂巡演於12月2日到12月8日在廈門、金門、新竹、臺北等地進行演出。
  • 古樂造句和解釋_古樂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古樂(gǔ lè)。古代帝王祭祀、朝會時所奏音樂。也稱雅樂,以別於民間音樂。古樂參考例句:1、相傳戰國時魏國統治者魏文侯,就抱怨過「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古樂有關的成語:1、腰鼓兄弟(yāo gǔ xiōng dì):腰鼓:古樂器,兩頭粗,中間細。比喻兄弟輩裡居中的的那一個較差。2、膠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è):膠:用膠粘住;柱:瑟上調音用的短木;鼓:彈奏;瑟:一種古樂器。
  • 甜蜜蜜的納西幹 甜滋滋的小日子
    「咱們村的納西幹甜瓜個頭大、甜度高、品相好,歡迎大家來玉斯屯克塔木託格拉克村選購!」7月8日,在新疆阿瓦提縣塔木託格拉克鎮玉斯屯克塔木託格拉克村村委會村民亞庫甫·賽買提在駐村工作隊隊員的幫助下在微信朋友圈編輯道。
  • 湖北宜昌:舉辦首屆古樂欣賞會,3千年前琴聲繞梁不絕,美不勝收
    圖為古樂欣賞會全體參演琴詩和嘉賓。琴詩美兮,明月玉若。2018年9月21號晚,一場琴詩盛宴,在湖北宜昌市城區三峽書局多功能廳上演,近百名古琴和詩歌愛好者,齊聚一堂,用詩一般的古樂欣賞會,歡慶中秋。圖為琴蕭合奏曲《古剎》劇照。
  • 安德瑞斯·修爾高男高音演繹「個性」古樂
    所以說,高男高音的再度走紅與古樂興起密不可分。「巴洛克時期的古樂不同於之後時代寫出的歌劇。當時像約翰·道蘭 、巴赫寫一部作品的時候主要是傳達一種上帝神聖的教化,讓人們從人性提高的角度成為更好的人類,對於演繹古樂的樂手來說,這點很重要。要明白自己是在傳達上帝的意思,而不是為了張揚自己。」
  • 【周有光】納西文字中的「六書」——紀念語言學家傅懋勣先生
    納西文字的演變是罕見現象。納西文字的演變歷史使我們更多地了解從「形意文字」到「意音文字」的演變過程和「音節文字」的產生過程。這是人類文字史的重要收穫。漢字的造字和用字原理可以用「六書」來說明。納西文字的造字和用字原理也可以用「六書」來說明。對一切自源和原生的文字,「六書」有普遍適用性。證明「六書」有普遍適用性,可以深入理解漢字的性質,破除漢字的神秘觀。
  • 永輝超市與騰訊百佳設合資公司使用「百佳永輝」品牌
    10月24日晚間,永輝超市(601933,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百佳中國和騰訊擬設立一家合資經營企業,並將永輝超市持有的廣東永輝和深圳永輝的股權,以及百佳中國持有的廣州百佳、江門百佳、東莞百佳的股權和部分現金置入合資公司。
  • 永輝超市國慶連開兩店 重慶總部明年入駐
    家住人和的張先生在國慶節期間看到自己樓下新開了一家永輝超市。永輝重慶副總遊達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永輝在國慶節期間開出了兩家新店,一家位於人和的協信星光,另一家則位於大學城龍湖。  記者在永輝8月初發布的半年報的公告中看到,公司年初制定「新開業門店逾50家」的目標已完成36%,公司擬視市場環境調整開店速度,先開好店、盈利快的店,遠程店以現有大區經營,不再組建新的大區。  永輝9月4日晚發布公告稱擬募資10億元用於公司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永輝在擴張過程中,存在著犧牲利潤擴大規模的可能性。遊達表示,新開兩店均在其今年的開店計劃中。
  • 四川梓潼洞經古樂亮相高雄文昌文化季
    四川梓潼洞經古樂亮相高雄文昌文化季 2019年04月03日 16: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高雄市鳳山體育場舉辦的開幕典禮上,洞經古樂團所演奏的文昌洞經古樂,贏得了廣大群眾陣陣掌聲。樂團除演奏以《文昌贊》《吉祥咒》《山坡羊》《三六》《梅花引》為代表的洞經古樂經典曲目外,更有《阿里山的姑娘》《花好月圓》等兩岸民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民樂合奏。
  • 鄰間金秋 - 麗江古城英迪格酒店舉行納西「班濤」會
    麗江2019年8月30日 /美通社/ -- 2019年8月29 日,為了讓入住賓客更好地領略當地人文與歷史風情,體驗納西族節慶傳統飲食文化,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麗江古城迪格酒店英迪格鄰感之星,邀請納西老阿媽們,帶領賓客及媒體在茶馬餐廳,體驗納西傳統中秋大月餅 --  「班濤」的傳統製作手藝及現場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