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0-12-15 湖南日報

    湖南日報記者 蘇莉 何金燕

    就業創業成效顯著,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83.8萬人,全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努力實現應保盡保,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21.55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274.5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59.71萬人;

    人才隊伍更具活力,全省技能人才總數達516萬人;

    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有效根治;

    ……

    「十三五」以來,全省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攻堅克難、創新突破,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書寫了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展望「十四五」,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深入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 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 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深化工資制度改革,持續提升人社領域民生福祉水平,不斷滿足三湘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築牢民生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全省人社系統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轉化為用心用情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責任擔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築牢民生之基。

    把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重中之重,多措並舉,使我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年初,湖南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10條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推進「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全面推廣應用「湘就業」微信公眾號,搭建高校畢業生供需對接信息平臺。湖南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楊丹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畢業前夕,她通過網絡遠程面試,被嶽陽市經開區一家上市公司錄取。

    除了高校畢業生之外,我省積極做好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相繼出臺「點對點」勞務輸出、技能培訓等多項穩就業措施。

    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加大創業培訓和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力度,「十三五」以來,全省人社部門累計為12.82萬名創業者發放擔保貸款164.51億元。同時,實施「雙百資助」等創新創業工程,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創業服務。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各級共計投入就業資金183.96億元(不含2020年市縣投入),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8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累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33.48萬人,轉移就業總規模達1600萬人以上。

    織牢社會保障網絡,兜住民生底線

    一個月前,在江蘇務工的王育峰接到永州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自己斷繳的養老保險已經補繳到位。「太好了,我們這些下崗失業退役軍人的社保有了著落,解除了後顧之憂。」王育峰說。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十三五」期間,湖南牢牢託底民生保障網,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截至2020年11月底,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21.55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274.5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59.7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636.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819.4萬人。「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險制度廣泛惠及三湘父老。

    社會保障待遇穩步提高。企業養老保險率先實現以「統收統支」為核心的省級統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從2015年的2007元提高到2020年的2506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2016年每人每月75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元。

    經辦服務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5878.6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85%,籤發電子社會保障卡1089.22萬張,佔實體卡的18.53%。部署即時制卡網點1622個,實現了全省範圍內跨地區跨銀行社會保障卡辦理「立等可取」。升級改造讀寫終端、業務系統動態庫,全面實現跨省用卡和線上線下融合用卡。人社部規定的102項應用目錄全部開通,實現了社保卡在公共就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並向政府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拓展。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服務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東省廣州市開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湖南代表團共派出91名選手,參加81個項目的比拼。

    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強化專技人才平臺載體建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設立了299家博士後科研站點。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技能人才總數達51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1萬人。

    近年來,我省逐步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建設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技術工人工資待遇激勵計劃等11項配套政策,廣泛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健全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技工教育體系。完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對一線優秀技能人才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破除資歷、年齡等限制。通過一系列綜合施策,技能人才總量大幅增加。

    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日益增強,得益於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十三五」以來,我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績效工資全面實施,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進展順利,有力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待遇。加大政策創新,積極引導人才服務基層、紮根基層。績效評估考核機製取得突破。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強高層次專家人才選拔培養。

    活力四射的人才隊伍,正成為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2019年12月3日,湖南法院發布2019年根治欠薪工作十大典型案例。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25日,湖南三級法院共兌付農民工工資及工程款9.175億元,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拖欠農民工工資犯罪分子331人。

    近年來,我省紮實推進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紮實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有效根治。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諸多的懲戒手段中,最具強制力和震懾力的是欠薪入罪。為用好這一刑事司法的懲戒手段,省人社廳、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不斷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及時依法查辦了一批有社會影響的典型案件。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省企業勞動合同籤訂率動態保持在90%以上,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結案率穩定在90%以上。穩慎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工資分配更趨合理,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從2015年的1030元-1390元/月調高到2019年的1220元-1700元/月。

    「勞動關係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全方位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網絡基本建成。」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深化工資制度改革,不斷改善分配結構,共同構建更加和諧的勞動關係。

相關焦點

  • 濰坊高新區書寫高質量民生答卷
    「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持續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濰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說。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民生實事,極大地提升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質,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濰坊高新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地生根。
  • 貴州日報評論員:奮力書寫穩中求進精彩答卷
    原標題:奮力書寫穩中求進精彩答卷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和參加內蒙古代表團、甘肅代表團、河南代表團、福建代表團審議時,都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充分體現了穩中求進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 500句英語推介湖南---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2日訊(記者 周帙恆)「『Cece Will Do』,原來是『策策就會了』的意思啊。」今天下午,湖南省委外事辦舉行「湖南省國際語言環境建設開幕式暨第一次培訓活動」,旨在以籌備2021年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契機,倡導全民學外語,為湖南省開放崛起營造良好的國際語言環境。
  • 奮力書寫經濟社會發展優秀答卷
    奮力書寫經濟社會發展優秀答卷 2020-12-09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歡迎刊登中縫廣告---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分類廣告已開通線上自助登報業務,微信掃碼關注「湖南日報分類廣告」公眾號即可辦理。    遺失聲明    湖南潔創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遺失法人(蔣宏)私章一枚,聲明作廢。    遺失聲明    文藝生活雜誌社遺失開戶許可證,許可證號為:J5510004066004,聲明作廢。
  • 民生銀行濟南分行:書寫小區金融領域「齊魯答卷」
    五年來,所有民生人用五年如一日的堅持,見證了社區支行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五年的辛勤付出、五年的不懈堅守、五年的精益求精、五年的溫暖相伴,民生銀行在山東這片土地上,書寫了獨具特色的小區金融「齊魯答卷」。
  • 大美「暖心之城」——伊旗阿勒騰席熱鎮奮力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黨的十九大以來,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奮力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做大經濟蛋糕的同時,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驗著決策層的執政智慧和民生情懷。  阿勒騰席熱鎮的答案樸實而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用一個個有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的民生工程,持續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中南大學湖南師大名列前五---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2月17日訊(記者 王亮)在網絡大數據基礎上,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今天聯合發布會了「2015中國普通高校體育競賽榜」,我省4所大學進入100強,中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還高居前五,分別是第4和第5位。    此外,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列第49和第58位。
  • 汲取首倡之地脫貧經驗,書寫新時代精彩的民生答卷
    湖南打造了全國精準扶貧村級樣板——十八洞村。首倡之地當建首倡之功。「十三五」以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囑託,奮力攻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這個時候,「精準扶貧」的思想理念反而更快速地延伸,首倡之地以非常之力、非常之策,書寫了脫貧攻堅史上的非常之際,讓首倡之地書寫了更多的首倡之為,不僅讓湖南的脫貧攻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更是推動了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向前跨步。首倡之地,扛起精準扶貧的新時代擔當。
  • 臺安縣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服務中心書寫新時代惠及百姓民生答卷
    臺安縣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服務中心書寫新時代惠及百姓民生答卷 來源:臺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12-17 瀏覽次數: 次 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臺安縣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服務中心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 蓴湖奮力交出「重要窗口」模範生高分答卷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趙帥 水芬葉)今年以來,蓴湖街道瞄準「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各項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抓好街道各項工作,奮力交出「重要窗口」模範生高分答卷。    重大項目有力推進。「五年奉獻一個新奉化」項目進展順利。
  • 【地評線】多彩時評:「民生清單」傳遞新時代中國溫度
    透過報導不難發現,「中國答卷」舉世矚目,「民生清單」傳遞溫度,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蒙志軍 孫敏堅    6月2日,大雨傾盆。進入露天焊裝階段的湖南路橋公司南益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南洞庭(勝天)特大橋工程暫停主體施工,項目黨支部利用空閒時間,舉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討論。
  • 不斷書寫亮麗的數字經濟答卷
    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前不久,習近平在給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正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把憲法鐫刻在每個人心中---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沙兆華     通訊員 劉輝 蔡建勳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憲法宣傳周。連日來,圍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主題,我省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把憲法鐫刻在每個人心中。
  • 開門寫報告 建言十四五 期盼書寫更精彩的民生答卷
    吃得更放心、行得更通暢、居住環境更優美、公共服務更完善……「十三五」期間,我市把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全力向高質量發展,不僅讓廣大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保障也更加有力,人民群眾獲得了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湖南時隔11年雙喜臨門再續殊榮---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0日訊(記者 陳薇)今天,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河南三門峽市舉辦,來自紀實攝影、藝術攝影和商業攝影三大類別的19位攝影師獲得殊榮。湖南兩名攝影家喜獲金像獎。兩名攝影家分別是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謝子龍獲中國攝影金像獎(藝術攝影類),湖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嚴志剛獲中國攝影金像獎(紀實攝影類)。
  • 湖南自修大學:最早培養革命人才的「職業學校」---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孫宸 張璐    【銘刻】    湖南自修大學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全國第一所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學校,為黨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革命人才。
  • 打造「邵陽月嫂」地理標識服務品牌---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8月21日訊(記者 周月桂 實習生 張移珍)邵陽縣與到家集團合作,打造「邵陽月嫂」地理標識服務品牌,開啟家政扶貧新模式。湖南省「百城萬村」家政扶貧邵陽縣對接會今天舉行。會上,邵陽縣政府與到家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討「網際網路+家政」業態融合發展。
  • 向我看齊---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通訊員 胡佩生 鄧華麗    湖南日報記者 唐愛平    2017年1至5月,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利潤超過8億元,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最好的經營業績。    曾經連續多年生存艱難的華菱湘鋼,重振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