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有不少地方國有企業因為虧損而倒閉破產、清算,那麼現在不少公辦的大學每年花政府的錢是天文數字,比國有企業虧損的錢還要多,有的學校可是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即失業。這樣的大學讓一些人如魚得水,活得很滋潤。
現在不少大學畢業生的水平不敢恭維,有關部門雖然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建立了專門查詢文憑真假的網站,但是治標不治本,即使文憑是真的,那些大學生的水平不會因為這個文憑網站而提高一點點。幾年前,全國兩會期間,兩位人大代表(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位是集團公司董事長)對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質量進行了嚴厲批評。
現在不少新聞報導,說有的大學生畢業後無法適應社會,乾脆再回爐進入技校學技術,結果還能找到好的工作。很是有諷刺意味。
我國畢業的各個專業各個層次(從技校中專大專本科一直到碩士博士博士後)的人才比德國明顯多,但是-----德國是世界上公認的一個人才強國,而我國的口號是人才強國。
現在,拼了命的把原來的中專升級為大學,師資力量拼湊,教學可想而知,高考二三百分、平均分連及格線不到就可以上大學,用腳都能想出來,這樣的大學能出來什麼樣的大學生?
高校為了校為了教職工都有收入,不管從這裡畢業的學生能不能找到工作,先把學生忽悠進來,學生進來了,學校就有兩方面的錢進來,一是學生交學費,二是政府撥款。至於學生幾年後畢業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學校懶得理了,學生利用完了,沒什麼價值了。
有網友建議,先撤銷一百所畢業生質量和買了假文憑的假大學生不相上下的大學,節省下來的錢提高烈士家人的撫恤金,提高見義勇為者的獎金,覺得這真是一個好主意。
現在大學生的質量問題,儘管不少人說,但是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學畢業生的質量可以從幾個方面考察。一,是否託關係送禮花錢才找到工作。二,收入是否比同樣年齡的高中畢業生明顯高,高中畢業生早工作早賺錢,大學畢業生上大學幾年還花父母錢,計算投入產出,才合理。三,用人單位感覺這大學生能力比中專生高中生明顯強,還是不相上下。
英國女王安娜有一次參觀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當她知道臺長的薪金級別很低時,表示要提高他們的薪金。臺長懇求女王千萬別這樣做,他說:「如果這個職位一旦可以帶來大量收入,惦記這個位置的人會很多,那麼以後到天文臺來工作的人,就將會不是真正天文學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