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0月27日電(記者 許祖華)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業團隊「蒜泥科技」的Visbody人體三維掃描儀項目、「慕聲科技」的慕聲3D列印定製耳機項目,雙雙獲得金獎。
近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結合學科專業特色,以能力素質拓展「第二張成績單」為牽引,以培育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線,注重團隊培養、重點扶持,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我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高度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圍繞「創新」和「實踐」來進行育人已成為這所學校的特色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鄭曉靜說,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關乎長遠、關係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的系統工程。要幫助學生走上自我發展之路,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培養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意識、造就創業本領。
2013年,西安電子科大實施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計劃」。在本科生培養方案中,設置了能力素質拓展模塊「第二張成績單」。「第二張成績單」以「崇尚學術、回歸工程」為要義,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方式和實踐創造能力的評價,量化記錄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創業實踐等情況。
據統計,全校超過80%的本科生參加了「第二張成績單」的認定,這一舉措調動了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熱情。
西安電子科大實施了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面向學生開設近百門與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聘請110餘位優秀企業家擔任創新創業導師,確保創新創業教育覆蓋全體學生。
從1988年開始,西電連續27年舉辦「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每年有萬餘名大學生參加,提交作品3000餘件,形成了大學生主動實踐、參與創新的良好氛圍,發現一大批有創新創業意願和潛質的學生。
針對自主創業的學生,西安電子科大實行了「彈性學習年限制度」,休學創業時間最長2年,並設立「創新創業校長基金」1000萬元,加強對處於種子期和初創期創業團隊的扶持力度。
學校還整合校內資源,重點打造具有電子信息特色的「眾創空間」,面向學生開放37個國家和省部級實驗室、研發中心,在校內集中建設了1000平方米的創客工作坊、創業苗圃,促進創意產生、產品落地,幫助項目獲得政府和社會資金支持。
「在西電,只要你願意做,有項目,學校都大力支持。」正備戰「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競賽的王博說,從大一便開始參與國家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大二就申請到5萬元的國家創業實踐項目。每棟宿舍都有實驗室,各學院都有科協,創新創業已經不再僅僅是成績單上的一個個績點,而已成為每個西電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深深印刻在西電人的思維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團委書記朱文凱說。
近3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國際大獎73項,國家級獎勵245項,已孵化50餘支學生創業團隊,學生創業公司累計獲得風險投資4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