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時期,歷年徵戰,攻城略地,斬首無數,是秦國前期軍事行動最頻繁的階段。那麼,文臣猛將到底有多少?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丞相主要有樗裡疾、樓緩、魏冉、壽燭、範雎、蔡澤,中間還曾經讓孟嘗君田文、金受、杜倉擔任過一段。
樗裡疾是秦武王的舊臣,也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王的異母兄弟,足智多謀,能說會道,人稱智囊,主要輔佐的是秦惠王,秦武王驅逐張儀後為丞相,和善於韜略的甘茂,分別為左右丞相,開疆拓土,是一位大功臣。但是輔佐秦昭襄王僅僅七年就去世了。
樓緩,本來是趙國人,擅長縱橫,也是一個官運亨通的人物,很能當官。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時候,他抓住機會,遊說趙武靈王,受到重用,歷經多年官場沉浮,始終不倒。趙武靈王的改革在國內很受阻撓,這個時候秦惠王去世,在魏國的秦昭襄王想回國接班,也是趙武靈王牽線搭橋,並幫助其順利接班的。接班後的秦昭襄王一開始權力不大,因為有羋宣太后在,因此不斷地和外戚做鬥爭,鬥爭需要幫手,國內找不到,就像趙武靈王借人,借的這個人就是樓緩。樓緩到了秦國,當然也是很照顧趙國的,可惜好景不長,趙武靈王因沙丘之變餓死了,和樓緩關係不好的人就趁機挑撥關係,迫使樓緩辭去了秦國丞相的職位。
魏冉,四次為相,是響噹噹的有背景有勢力,也有野心的人物。昭襄王同母弟公子巿封於涇陽,號涇陽君,與太后異父長弟魏冉(穰侯)、同父弟羋戎(華陽君)及昭襄王同母弟公子悝(高陵君)權重當時,號稱「四貴」。魏冉就是四權貴之一。原來秦武王舉鼎作死後,留下的王位成了搶手貨,都在爭奪,因為周武王的突然死亡,造成了王位空虛。主要競爭對手與兩個,一個是魏國派系的擁護公子壯,一個是楚國派系的擁護秦昭襄王,魏國和楚國都是大國,秦國的宗室好像很無奈,外面是趙武靈王發力,內部是羋宣太后和魏冉發力,通過流血讓秦昭襄王坐上了寶座。可惜,羋宣太后和魏冉把持朝政四十來年,內部是羋宣太后說了算,外部是魏冉說了算,包括秦國不遠千裡攻打齊國,奪取飛地陶,都是一己之私。好在秦昭襄王活得時間長,身體健康勝過一切,終於熬到了羋宣太后故世。其實秦昭襄王也不是傀儡,只是很能忍,只要自己的願望能夠實現,維持表面上的相安無事也是好的,不高興,找個理由拿下魏冉,為了維護平衡還要起用,秦昭襄王的太極功夫很深。魏冉最後還是被範雎擠兌走了,回到封地,鬱鬱而終。其實趕走他的不是範雎,而是他的外甥秦昭襄王,只是鍋需要範雎來背。遷哥說了一句公道話,「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因為魏冉能幹,符合秦昭襄王的利益訴求,再加上羋宣太后的背書,只好用魏冉。
壽燭是魏冉第一次沒免職後上任的相國,擔任相國一年時間,屬於臨時過渡,但應該也是很厲害的。只不過因為任職時間較短,沒有提出戰略性的策略,但能夠延續舊政策,也是成績。
範雎是一個厲害人物,就是他提出的遠交近攻戰略,深深影響了戰國時期局面。他本來是魏國人,得不到重用,四處遊說,爭取上位的機會。結果英雄無用武之地,只好灰溜溜回到魏國。家裡很窮,沒有機會拿到通往富貴的敲門磚,只好做別人的門客。在魏國須賈手下做門客的時候,受人陷害,罪名是通齊賣魏,差一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來蒙貴人鄭安平相助,潛逃到秦國,憑本事當了相國。
那一次,須賈奉魏王的命令,帶著範雎去齊國辦事。在齊國待了好久,事情也沒有辦成。當時的齊襄王聽說範雎很有才,就想結交範雎。結交是好事,可以私底下示好,表達自己的心意。齊襄王不知道是腦子不好使,還是故意設了一個圈套,專門派人給範雎送了很多東西。東西老多了,黃金十斤,美酒、牛肉等物品更是一大堆。錢,還可以悄悄的收下,一大堆物品可無法掩蓋,何況還大張旗鼓的送過去。這不是送禮,是送命。
果然,須賈很吃醋。一個區區門客,怎麼會受到齊襄王的重視,認定是範雎出賣了魏國的秘密。回去後,就報告了丞相魏齊。魏齊聽聞此事,哪裡會把一個小小門客放到眼裡,命令左右打範雎,只打得是皮開肉綻、肋骨折了,牙齒也少了幾顆。好在範雎機靈,趕忙裝死。裝死是一門學問,好多高手在不如意的時候都曾經施展過。
魏齊那是魏國公子之一,一看人打死了,氣也消了大半,但是依舊沒有放過範雎,想藉此殺一儆百。命令左右用一張蓆子卷了範雎,扔到廁所裡,吃酒的人就胡亂向範雎身上撒尿。真不知道魏齊是如何想得,既然草菅人命,何必還捨棄一張蓆子,胡亂扔到廁所裡就行了,難道是怕嚇到如廁之人?貴族的心思猜不透!
範雎趁沒人的時候,就哀求看守的人放了自己,承諾今後一定報答。看看,貴族的廁所都要有人看著,否則一個死人何必看著?看守心生不忍,就向魏齊報告,人已經死了,尿也撒得差不多了,乾脆拖出去扔了。當時魏齊喝多了,沒有多想,就答應了。酒醒後又後悔了,派人全國通緝。結果,有一個魏國人叫鄭安平的,救了他,並安排他想法進了秦國。後來,在秦昭襄王面前獲得欣賞,擠走丞相魏冉,自己出謀劃策,為秦國打下了一片天地。
蔡澤更有意思,居然能夠憑藉口才勸退了依靠口才的範雎,秦昭襄王也居然能夠僅憑範雎的推薦就重用蔡澤,神奇的人物自然有不凡的地方。蔡澤信奉道家,講究功成身退,憑藉此番理論讓範雎自動退位,安享太平,自己接班當丞相後短短不到一年,就因有人中傷自己,找理由不幹了,甘心當一個小吏,還在在秦國,不是返回老家燕國。人才就是人才,安享太平,四朝元老,秦始皇的時候還出使,也幫助秦國滅了周朝。
其實,秦國的丞相很多,也很有能耐。商鞅、張儀、範雎、呂不韋、魏冉、樗裡疾、甘茂、李斯等等都是歷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不過不出名的不一定厲害,秦國的郡縣制一級丞相制度重用了人才,贏得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