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很多人從電視劇或者小說中了解到,龍生九子,九子不同的說法,可究竟是哪九子,恐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另外他們的父親肯定是龍,那麼他們的母親又是誰呢?下面請聽筆者細細道來。
1.老大,囚牛。
囚牛同學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神獸龍的嫡長子,傳說他性格溫順,不喜歡惹是生非,非常喜歡欣賞音樂,經常蹲在在琴頭上欣賞一些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它的母親是老龍的原配夫人——母神龍,所以它的形狀和父母非常形似,是一頭有鱗角的黃色小龍,相當的可愛了。
2、老二、睚眥。
睚眥是眾多兄弟中的老二,這位同學性格比較莽撞,是個兇狠好鬥的愣頭青,嘴裡總是喜歡銜著寶劍,對別人怒目而視,稍有不對勁就上去猛肝。經常喜歡蹲在兵器上,來增強自身的威力。
它的母親是一條豺狼,所以它的形狀是豺身龍首,傳說當初母豺狼生下它的時候,龍父很不喜歡它,若不是母親苦苦哀求,可能以後就是龍生八子了。
3、老三,嘲風。
嘲風同學排位老三,它一位是真正的探險家,喜歡各種涉險,所以很難見到它的身影,經常站在懸崖邊上或者屋簷上迎風眺望遠方。另外各路妖魔鬼怪也不敢和這種沒事就玩命的主來往,所以古人就把他刻畫在殿角上,讓它技能迎風遠眺,又能鎮邪驅煞。
它的母親是一隻很漂亮的大鳥,後來它父親給了大鳥名分,叫做鳳凰。只是嘲風同學長得不隨母親,倒是大半隨父親。
4、老四,蒲牢。
蒲牢雖然身為老四,可基本上沒什麼愛好,平時基本上盤踞在深海底下,也沒什麼法力,不過仗著身材碩大,一般東西也不敢惹它,唯一的天敵就是鯨魚,每一次見到鯨魚都是哇哇大叫,嚇走鯨魚,時間長了叫聲就越來越大。
所以人們回把它雕刻在大鐘上,然後把敲鐘的木頭弄成鯨魚形狀,一旦靠近就把蒲牢嚇得哇哇大叫,真是太沒人性了。
它的母親是一隻很大的蛤蟆,所以它哇哇叫的能力也算是繼承了母親的優良基因了,不過它形象是一條龍,不過小了很多。
5、老五,狻猊。
狻猊身為龍的五子,性格溫順,不像它幾個哥哥,不惹事也不喜歡亂跑亂動,可它生下來就喜歡抽菸,所以沒事的時候就偷跑到寺院的香爐上吞雲吐霧。時間長了,人們就把他形象刻在香爐上,讓它光明正大得償所願。
它的母親是一頭威風凜凜的獅子,而它的也是繼承了父親和母親共同的基因,所以長著類似龍的腦袋,獅子的身體。發怒的時候,能撕裂一切豺狼虎豹。
6、老六,霸下。
霸下在眾多兄弟中排行老六,還有另一個名字叫贔屓(bixi),之所以叫贔屓是因為有很多「貝」,用這兩個字來形容霸下的厚重, 能承受巨大的壓力。
它的特點就是特別能負重,而切能頂住巨大的壓力,經常背著一塊石碑,昂著頭,一副不屈的樣子。
它的母親是一頭相當長壽的龜,所以它還代表了吉祥長壽的意思,它的形狀和母親差不多,不過有些差異,它樣子雖然像龜,可長得及其雄壯,而且有一副細密而且鋒利的牙齒。
7、老七,狴犴。
狴犴排行第七,長得特別威嚴,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而且能仗義執言,斬斷犯罪份子的腦袋,代表了正義的力量,所以它經常呆在縣衙裡,監獄門上虎頭裝飾就是狴犴,虎頭鍘也是模仿它的形象。
它的母親是百獸之王,一頭猛虎,它基本上完全繼承了母親的外形,而它在民間的形象也是一頭威風凜凜的猛虎,帶著點龍的猙獰。
8、老八,負屓。
老八負屓和老六霸下是真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不過它顯然繼承父親的基因比較多,它外形像是一條小蛇,是一個典型的文學愛好者。碑文的兩側刻畫的就是它的形象。
母親當然是那頭長壽龜了,它長得纖細又愛好文學,所以它和霸下,一個盤踞在碑文兩側,一個負重石碑,所以負屓的日子貌似比它哥日子好過。
9、老九,螭吻。
螭吻在眾多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別名比較多,鴟吻、鴟尾、魚龍等別名,它的特長是嘴特別大,喜歡吞噬,一張大嘴基本上佔據了臉的一半,古代經常被固定在宮殿的屋脊上,意為大嘴吞四方。
另外它生活在水裡,所以還有避火的寓意,就是讓火不敢過來。傳說中鯉魚躍龍門,就是因為看見螭吻的樣子,以為它也是由魚變化而成,所以一代一代的鯉魚不懈努力跳龍門,當然沒聽說過成功的。
它的母親自然是一條自由自在的魚,不過考慮到龍的提醒,所以這條魚應該特別特別的大,可能是傳說中的鯤。
結語:很多人以為饕餮是龍子,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是龍孫,《山海經》記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在仔細的看看「饕餮」字形,很有可能是老七小虎子在玩耍,然後渾身燥熱,然後看到了一隻羊,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