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藥店違規刷卡(指醫保卡,下同)受到查處的新聞特別多:在一線大城市北京、上海時有發生,在邊遠的寧夏、青海的一些二三線城市似乎更多;媒體記者暗訪,職能部門明查;或被課以重罰,或遭停機(取消醫保定點資格)處分。藥店違規刷卡,確實是一件讓監管部門和藥店管理者都頭疼的事。按照政策規定,顧客手中的醫保卡只能用於購買醫保目錄內的藥品,不能用於購買生活日用品和目錄外藥品,職能部門也在努力治理這個問題。然而,雖然屢屢嚴查,各地藥店違規刷卡問題一直沒法杜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怎麼樣才能找到一條破解之道?
違規刷卡為何屢禁不止
違規刷卡,不論顧客還是藥店,動力來源都是眼前利益,但主要原因還在顧客。
先從顧客的角度來分析:在不少顧客的意識中,醫保卡上的錢是自己的錢,自己當然應有自由支配的權利,憑什麼要讓別人管?但卡裡的錢無法提現。眼看卡裡面的錢逐月增加,自然會產生刷卡消費的衝動。藥品不是經常需要,有時甚至一年都花不了幾十元,而用來購買日用品,既不需要花現錢,又能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同時,在顧客的眼裡,醫保卡上那點錢,在看病貴的現在,真正到需要看病用錢時,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因而也就沒把卡裡的錢當成「救命錢」。這是顧客一心想違規刷卡消費的思想根源。
對藥店來講,表面上看,違規刷卡可以提高藥店的銷售額,特別是在目前藥品銷售低迷的情況下,尤其如此。但在職能部門的嚴厲查處下,違規刷卡其實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如被發現,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違法成本遠大於違法收益。對這一點,每一個藥店人都是清楚的。何況,從經營成本來講,顧客如果願意交錢,藥店絕對不會強迫顧客刷卡。因此,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藥店雖然是違規刷卡的主要責任者,固然要受處罰,但並不是違規刷卡的動力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顧客是上帝。只要在競爭對手中存在違規刷卡的行為且沒有得到查處,很快就會「感染」其周邊的藥店。因為如果藥店拒絕顧客的刷卡請求,顧客會因此轉向其他能「通融」的藥店刷卡購物,那麼藥店損失的將不僅僅是一筆生意,還會因此失去一個個顧客。這是許多藥店冒著被查處的風險私下為顧客購買日用品刷卡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藥店違規刷卡固然難避見利忘義之嫌,但真正的動力源還在於顧客的要求。而當前政府職能部門的處罰只對藥店而未對顧客,實際上就是只治標而未治本,所以效果不明顯。
制度改革是整治的關鍵
針對零售藥店違規刷卡屢禁不止的現象,一些地方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定點藥店銷售非藥品。個人認為,這樣做雖然有效果,卻嚴重損害了藥店的經營權益。特別是當前受新醫改的衝擊,不少零售藥店的銷售份額驟減,經營陷入困境,需要通過多元化經營來分攤經營成本,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如果因為醫保定點而失去了多元化經營的資格,權衡利弊,當多元化的收益超過醫保定點時,肯定就會有不少零售藥店在違規刷卡方面更加無所顧忌,最終放棄醫保定點資格,這對參保的患者來說是很不利的,至少是不方便的。因此,筆者覺得還是從其他方面想辦法才好。
對於藥店來說,既然政府管理目前主要針對藥店,那麼藥店經營者就有必要想辦法應對——當然不是考慮如何應對政府,而是要考慮如何避免違規。
筆者認為,要想徹底解決醫保卡違規刷卡的問題,必須從制度入手。對於醫保卡可不可以購買非藥品,包括保健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各地的規定並不一致。有些地方可以刷卡買保健品,如今年6月,山東濰坊市醫保定點藥店的刷卡範圍就擴大到了除「藥準字」藥品外的部分消毒用品、「衛食健字」商品,受到市民的歡迎。但大部分地方仍不允許定點藥店刷卡購保健品。為此,藥店應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向政府部門或人大、政協等機構反映情況,列舉存在的問題,爭取政策的支持,儘量縮小限制的範圍。
郵政法規中曾有「100克以內郵件由郵政專營」的規定,但由於民營快遞公司的積極爭取,這一規定最終被取消。這件事給藥店經營者帶來的啟示是:蛋糕是坐等不來的,利好政策也不能坐等,必須積極爭取。「所有商品都能刷醫保卡」的想法肯定無法做到,但把醫保卡購物的範圍擴大到跟醫療衛生保健有關的產品,應該還是有希望的。事實上,這樣一來,違規使用醫保卡的現象會大幅度減少,藥店的經營困境也會有相應的改善。
給藥店的三點建議
目前,在現行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藥店應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令,禁止亂刷醫保卡。面對個別顧客的刷卡要求,藥店除了要積極做好解釋工作外,還需要在技術上做一些改進。
在門店裡增設銀聯刷卡機(POS機)。顧客樂意使用醫保卡,而不願意付現錢,很大程度上在於刷醫保卡沒有付錢的「痛苦」。藥店可以利用顧客的這一心理,搞一個功能相近的替代品,以滿足顧客心理需要。POS機就具有這樣的功能。通過銀聯刷卡,把購物的「快樂」跟支付的「痛苦」隔離開,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顧客刷醫保卡的衝動。在顧客想用醫保卡來刷生活日用品時,請顧客刷POS機,總比勸顧客掏現錢容易得多。
在非藥品區內設立一個專門的收銀臺。一般情況下,顧客買了藥品和生活用品,到一個收銀臺付帳,當然希望能用一個醫保卡結帳,而不願意一半付現金,另一半刷卡。因為這往往既給收銀員增加了解釋的負擔,同時還容易引起顧客的不滿情緒:為什麼在一個店裡買東西,要用兩種支付方式?如果在非藥品區專門設一收銀臺,把藥品區與非藥品區的支付方式隔開,用這種方式告訴顧客:兩種商品不能一起刷卡。絕大多數顧客是通情達理的,會比較願意配合。這種方式的弊端就是提高了人力成本,增加了藥店的開支,比較適合規模較大的藥店或藥品超市採用。
在收銀臺前張貼醫保卡使用規定。將政府的規定原原本本張貼出來,以適當的方式對顧客進行溫馨提示,讓顧客明白:政府有規定,藥店必須遵守。這樣,也有利於減輕顧客對藥店拒絕違規刷卡的牴觸情緒。
藥店應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向政府部門或人大、政協等機構反映情況,列舉存在的問題,爭取政策的支持,儘量縮小醫保卡購物的限制範圍,爭取使醫保卡的刷卡範圍擴大到跟醫療衛生保健有關的產品。這樣一來,違規使用醫保卡的現象會大幅度減少,藥店的經營困境也會有相應的改善。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