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6夜的「生死巡邏路」 西藏軍區某旅完成高原無人區既定任務

2020-12-23 雲南網

原標題:7天6夜的「生死巡邏路」 西藏軍區某旅完成高原無人區既定任務

圖為戰士們在巡邏途中展示國旗,迎接國慶節的到來。 馬志國 攝

近日,西藏軍區某旅奉命組織巡邏分隊在高原無人區歷時7天6夜,徒步抵達預定地域完成既定任務。

圖為巡邏隊途中穿越峽谷。 張海強 攝

圖為戰士們在巡邏途中。 馬志國 攝

據悉,此次巡邏路段地勢險峻、環境惡劣、生存條件極差,是出了名的「生死巡邏路」,巡邏分隊的戰士們需要穿過泥濘的沼澤地,翻越高山峽谷密林區,走過危險重重的簡易獨木橋,不僅要提防蚊蟲、毒蛇和馬蜂的襲擾,更要時刻警惕途中的各種突發情況。

圖為巡邏隊戰士途中遭受螞蟥叮咬。 梁鴻鈺 攝

圖為巡邏隊戰士途中遭受蚊蟲襲擾。 梁鴻鈺 攝

巡邏途中,高度戒備的戰士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吃住都在野外,對體力、耐力和戰鬥力都是一大考驗,但他們輕傷不退,以軍人的勇氣、毅力和忠誠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

圖為戰士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吃住都在野外。 馬志國 攝(王詩堯)

相關焦點

  • 西藏軍區:某汽車運輸旅穿越冰山雪嶺 運送冬季物資
    西藏軍區:某汽車運輸旅穿越冰山雪嶺 運送冬季物資 央視網消息:近日
  • 走進西藏軍區駐訓部隊品讀高原帶兵人堅持官兵一致發揚民主的故事
    戰鬥在高原駐訓場的西藏軍區各級帶兵人認識到:戰爭年代重視官兵關係無往而不勝,新時期推進強軍興軍更應鞏固內部團結;戰火雖已遠去,光榮傳統仍在燃燒,只有解其難、送溫暖,才能聚兵心、添勝算。高原帶兵人牢記西藏軍區黨委的要求,在聞聞戰士的汗腳味、聽聽戰士的牢騷話中扎進兵堆、走進兵心,傳承戰爭年代的那份生死情誼,將戰士的生命舉過頭頂。說得響亮,幹得漂亮。盛夏,在野外駐訓的某旅千人百車轉場,到達峽谷江畔不得不停下。偵察分隊報告:山上積雪消融,山體鬆動,隨時可能發生雪崩。
  • 新年伊始,邊防軍人踏上巡邏路!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邊防軍人依舊堅守在祖國的邊關遠眺萬家燈火守護萬裡平安新的一年他們再次踏上巡邏路01河尾灘邊防連2021年元旦新疆軍區河尾灘邊防連的官兵們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踏上了巡邏路(作者:陳偉)02西藏軍區邊防某團2021新年第一天西藏軍區邊防某團馬泉河邊防營組織了2021年第一次邊關巡邏巡邏之途艱險異常戰士們需要跨越荒原有時還需翻越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山再大的困難
  • 西藏軍區特戰旅成建制空降高原,運20空投多管火箭炮
    9月7日,印度高官參加了一名特別邊防部隊士兵的葬禮,而這名士兵正是在上周班公湖南岸行動中因誤踩地雷而喪生。由此也不難看出,印度方面的特種邊境部隊成員已經參與進中印邊境的爭端之中。據中國軍事網報導稱,西藏軍區某特戰旅與某陸航旅聯合在海拔4000米多的陌生地域組織高原首次成建制傘降訓練。特戰小組攜帶25公斤裝備在預定地域迅速集結,以六人為一小組迅速登機。特戰隊員不僅是陸上猛虎,海上蛟龍更是空中利刃尖刀。首次高原傘降在西藏區域,以多機型編隊,也是首次在西藏區域內以分段編組形式展開的低空傘降訓練。
  • 西藏軍區高原火力全開,現場畫面令人熱血沸騰
    高原相比平原地區空氣更稀薄,環境更惡劣,因此對人員和裝備性能的發揮有著較大的不利影響;為了掌握在高原地區作戰特性和協同作戰,我軍常常會在高原地區展開聯合演訓,從而積累了寶貴的高原作戰經驗,還檢驗了各種裝備的可靠性與有效性。
  • 西藏日喀則:通信女兵踏上巡邏路
    海拔4500多米的則裡拉哨所地處西藏亞東縣境內,是西藏日喀則軍分區最艱苦的哨所之一,前段時間,那裡的通信設備出現技術故障,軍分區的兩位通信女兵主動請纓執行這次任務,這也是她們第一次踏上這條艱險的巡邏路。通信分隊從海拔2900多米的亞東縣出發,隨著海拔越來越高,路途也越來越險。
  • 軍營追夢人:「藏東犛牛」的巡邏路
    西藏昌都軍分區邊防某團四級軍士長陳永國一遇到巡邏執勤,就有使不完的勁,一談起巡邏執勤,就有說不完的話。請看——「藏東犛牛」的巡邏路「祖國交給我一條邊防線,我把使命扛在男兒雙肩。爬冰臥雪不懼風寒,槍林彈雨衝鋒向前……」一曲《我愛邊防線》,迴響在藏東南的高山峽谷間,一群鋼鐵哨兵在複雜氣候條件下穿越攀爬。
  • 西藏軍區某旅開展多課目連貫考核 檢驗部隊實戰能力
    梁鳴宇 攝中新網拉薩11月18日電 (段宏文 邱月飛 何蓬磊)近日,西藏軍區某旅在模擬實戰環境下,實施多種軍事課目連貫考核,檢驗部隊道路搶修、開避通路,浮橋架設等課目的綜合能力。部隊前進。 王鵬程 攝受領考核任務後,按照課目要求,官兵迅速登車前出,到達指定地域。
  • 中國軍人高原記憶:寫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1952年2月10日,以18軍為基礎組建的西藏軍區正式成立。7月,隨著最後一支部隊進駐亞東縣,18軍勝利完成了和平進軍西藏的歷史使命。    平叛和民主改革——「邊平邊改!」    陰法唐回憶,川藏公路與晚期施工的翻越崑崙山、唐古拉山和黃河、長江源頭,橫跨雪山、草地和激流的青藏公路,同被西藏各族人民親切地稱為「彩虹」「金橋」!    「這兩條路,使北京與拉薩、內地與高原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陰法唐說。    青藏公路由青海西寧至拉薩,經過改線,現全長2143公裡。
  • 走近西藏軍區「裡孜戍邊模範連」—— 邊防線上,有我們的青春和...
    前不久,本報記者採訪了身處祖國西陲的西藏軍區「裡孜戍邊模範連」,傾聽官兵們的動人故事,感受拳拳強軍之心、報國之志。  ——編  者      青藏高原,雪山起伏。風從山間吹來,呼呼作響。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巍峨群山間,一條公路從下蜿蜒到山上。
  • 新型邊防巡邏被裝詳解:保養功能使用「全攻略」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孫興維 編輯:陳小菁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官兵穿著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在林間行進記者:請簡要介紹一下我軍新型邊防巡邏被裝的研製過程。負責人:我軍邊防部隊新型巡邏被裝系列自2014年初啟動研製,軍需能源部門著眼邊防巡邏官兵面臨的地理條件、氣候特點等特殊環境,對照現行裝備的07式系列被裝難以適應勤務需要的問題實際,專門抽調相關設計人員,成立科研課題組,先後多次前往新疆、西藏等邊防一線部隊現地調研。
  • 無人機向駐守高原邊關的將士空投月餅
    新華社近日,陸軍後勤部在西藏墨脫進行了一場硬核「投餵」他們使用無人機給邊防哨所送去了新鮮的果蔬、雞蛋、肉還有月餅↓↓↓一線執勤點大多在無人區以往物資全靠官兵徒步接力背運墨脫位於西藏的東南部「山頂在雲間,山腳在江邊,說話聽得見,走路要一天。」
  • 穿越無人區,地質學家36天科考紀實:西藏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天書
    全文1300字,閱讀約需2.5分鐘 2020年9月,經過歷時一年的準備,時隔40年的青藏科考再度啟程,南京大學和中科院南古所地質古生物科考團隊穿越青藏高原無人區,進行了為期36天的青藏科考活動,從世界第三極獨特的人文與自然風光中
  • 西藏軍區總醫院利用豬皮成功救治三度燒傷患者
    原標題:西藏軍區總醫院利用改良異種豬皮成功救治三度燒傷患者   這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因為她是一位普通的藏族群眾;這又是一個不普通的故事,因為它彰現了雪域高原醫者仁心。   7月20日9時,西藏軍區總醫院住院一部13樓燒傷科,痊癒的燒傷患者卓瑪為醫護人員一一獻上哈達。
  • 仁心仁術暖高原——醫生遲路湘的西藏情
    前不久,在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心血管科,來自拉薩的巴桑,向心血管科手術組的醫護人員一一獻上潔白的哈達,並把一面寫著「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西藏」的錦旗送給了專家遲路湘。    今年7月,81歲高齡的大格桑突然雙腿劇痛,無法站立行走,日夜輾轉難眠。兒子巴桑帶著父親跑遍拉薩各大醫院求治無果。巴桑不忍心看到父親被病痛折磨,四處打聽,求醫問藥。
  • 西藏陸航米-17直升機型號分析,高原極限飛行,挑戰生命禁區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近日,新疆軍區某陸航旅進行了一場海拔6000米的高空極限飛行訓練,克服低溫缺氧和惡劣天氣,通過險難課目,錘鍊部隊高原作戰能力。其駕駛的直升機,就是以皮實耐用著稱的米-17系列的一種改型,即米-171E直升機。
  • 4500米高原「外賣」來了!西藏軍區演練無人機送餐
    (原標題:4500米高原「外賣」來了!西藏軍區演練無人機送餐)
  • 西藏軍區用無人機空投「外賣」,真硬核!|圖說
    文/懶人西藏軍區近日利用無人機進行了各種軍事訓練,包括無人機送餐的模擬訓練。海拔4500米高原腹地,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編組支援保障群,模擬為前線部隊送熱食。近日,西藏軍區還展開了反無人機蜂群來襲的演練。「敵」方派出無人機「蜂群」和多機編隊襲擾,我方迅速組織高炮分隊和各類飛彈分隊,構設高低協同的立體防護火力,精準殲「敵」!面對「敵方」無人機群來襲,防空旅迅速作出反應,精準毀殲遠、中、近不同來襲目標。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人員承擔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任務圓滿完成
    為綜合評估區域土壤質量變化及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為青藏高原地區土壤-植被系統穩定發展及區域生態安全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和諮詢建議,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生態系統與生態安全」任務「土壤質量變化及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專題科考分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察分隊於7月29日至8月14日,對藏西和藏南地區土壤理化性質進行了全面考察和樣品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