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每年資助逾2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生,赴港升讀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文系的博士研究生蔡素非(Sofiia Zaichenko)就是其中之一,擁有中國名字、來自烏克蘭的她,熱愛中國新詩的複雜構成,故加以研究,並翻譯成土耳其語及俄語,是全球首位把內地著名詩人歐陽江河的作品翻譯成土耳其語的學者。
「詩歌僅百年歷史,是『很年輕』的傳統,多元而富有能量。」蔡素非主要研究中國新詩的發展傾向、傳承及改革,其既有古詩詞的特徵,又吸收了不同國家書寫新詩的風格,聯接傳統與現代,具研究價值;此外,她也深入研究內地著名詩人歐陽江河的作品,「我想在仍有機會時,多與當代詩人交流、學習。」
蔡素非指,她從小就喜歡挑戰複雜的事物,於大學修讀當時熱門的中文系,也因得知中文相較其他語言更複雜,而感到好奇,學習中文並研究現代文學、古代文學、古詩詞,更多是為了超越自我,「我真正接觸中文是在大學第一堂課,它遠比我想像的複雜。」
本科畢業後,蔡素非前往土耳其攻讀漢學碩士,那時她收到友人贈予的一本歐陽江河集,雖然那時她並不了解中國社會狀況,卻在閱讀書中詩歌時,感受到無法言喻的「偉大」,於是對中國新詩有了興趣,開始閱讀更多不同詩人的作品,「並非我找到詩歌加以研究,是它找到我。」
為了令中國新詩更廣為人知,蔡素非也致力研究新詩翻譯,她是首位將歐陽江河20餘篇作品,翻譯成土耳其語的漢學家,儘管她笑稱翻譯後的修改工作「很痛苦」,但仍樂此不疲。
此外,蔡素非也於不少國際會議上發表自己所寫的逾10篇新詩作品,「對我而言,中國新詩不止是事業,也是閒暇時的娛樂,更是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