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何嘗不也是:欲達則速!
感慨一本教材,一到兩個時態的編排;
一年、兩年、三年,寒來暑往......
六年學完所有的時態和語態,
著實讓人一言難盡。
記錄典型問題 分享教學方法
導語:關於時態語態的問答時間
(S:學生 T:老師)
S: 老師,動詞的時態那麼多,如何快速記住其名稱和含義?(一個遲到的問題,總有學生胡亂組合時間和狀態,什麼一般進行時,現在將來時,胡言亂語。)
T: 方法:先顧名,後思義
首先,搞清楚動詞的時態名稱有哪些?
排列組合法明確各時態名稱:
即三大時間(現在、過去、將來)
與三大狀態(一般、進行、完成)
進行排列組合,三三得九:
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
統稱一般時;
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將來進行時
統稱進行時;
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將來完成時
統稱完成時。
(常用的九大時態名稱,可否脫口而出?
這就是組合的智慧。)
其次,搞清楚各時態的含義。
顧名思義法:可獲得某一時態著重表達的情況。
(特例除外)
因為名字為的就是讓你顧名思義,這也是優秀的語法名稱應該追求的狀態。
在此值得解釋一下,狀態中的「一般」為何意?
一般,即通常,一種常態;或者乾脆理解為動作既不「進行」,也不「完成」就為「一般」。
比如:一般現在時表示的就是現在的一種常態。以此類推。
S: 各時態的被動語態結構也比較複雜,如何快速記住?
T: 方法: 先時態,後語態
被動語態的結構二部分組成:be + done
前面的be來體現時態,後面過去分詞done來表被動(此處足以見證過去分詞的本質)
你需要做的是:
用be來表示各時態結構:
(注意:此時be和do的功能一樣,代表任何一個行為V)
一般現在時:is/am/are
一般過去時: was/were
一般將來時:will + be
現在進行時: is /an/are + being
過去進行時: was/were + being
現在完成時:have/has + been
過去完成時: had +been
情態動詞:can/must...+be
然後在這些時態結構後分別加過去分詞done,就構成各時態下的被動語態。即:
一般現在時:is/am/are+done
一般過去時: was/were+done
一般將來時:will + be+done
現在進行時: is /an/are + being +done
過去進行時: was/were + being+done
現在完成時:have/has + been+done
過去完成時: had +been+done
情態動詞:can/must...+be+done
S:明白了,根本不需要死記硬背嘛。
S:老師,那怎麼快速且正確的判斷時態呢?
T:方法:先時間,後狀態
必須強調:
判斷一個句子的時態,請先判斷時間:是現在、過去、還是將來?(不管這個句子是否帶有明確的時間狀語,請先確定動作發生時間。)
時間的確定意味著:正確的時態選擇大局已定。
然後具體到狀態:是一般、進行、還是完成?
此方法也可稱為「先總後分法」,請將各種時態按時間進行分類:
現在時態範疇包括: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現在完成進行時(注意新成員哦,此時態約等於現在完成時)
過去時態範疇包括:一般過去式;過去進行時;過去完成時;過去將來時(新成員)
將來時態範疇包括:一般將來時;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此時態真不怎麼常用)
注意:學習各種時態無需平均用力,因為有的時態一般很少用到。比如: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
實踐一下,下面句子該用什麼時態?
譯:太驚喜了!我不知道你在這兒。
S:先時間,後狀態:「驚喜」是現在,「不知道」是過去;狀態既不進行,也不完成,那就是一般咯。所以是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即:
What a surprise( it is)!
I didn’t know that you were here.(賓語從句時態:主過從必過)
T: 時態的判斷,如此而已。
切記:先時間後狀態。(此法絕對簡單高效)
本節課教與學心得體會:
強烈建議:時態的教與學,不要長時間孤立地進行某一個時態,綜合各種時態對比學習,效果更好,曠日持久戰實在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