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年味 柳泉居豆沙包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按照北京的老講究,進了臘月一準兒得開始備年貨,尤其是春節前的蒸貨。不過有件年貨還真別趕著「小年」近前再入手,要不絕對免不了排隊購買,那就是「京城頂級豆沙包」柳泉居豆沙包。

柳泉居豆沙包,慢慢咬下,齒尖劃破綿軟、略帶彈牙的包面,舌尖觸及到豆沙,細膩如絲般的潤滑輕撫味蕾,不禁讓人陶醉其中。

也正是如此經典的味道,使得逢年過節,柳泉居豆包專賣店外賣窗口前便會排起長隊。雖然現在柳泉居豆包專賣店已經發展到二十多家,但仍是供不應求。

先說這豆沙餡,其必須用精選的顆粒飽滿、富有光澤的「天津紅」,這種紅小豆種植在黃沙土中,豆皮薄,出沙多,糗出的豆餡格外香甜而細膩。豆餡的烹製必須由經驗豐富的麵點師親自掌握糗餡時間,為了保證其獨特的口感,一鍋炒制的豆餡不能超過40斤,再恰到時機地加入特定比例的綿白糖、桂花等調料,沒有十幾年的經驗是難以掌握的。隨著紅小豆特有的香氣漸漸溢出,豆沙幹稠適度,達到不粘鍋、不粘鏟的程度,豆餡已經基本成形,晾涼方可使用。

再說這面,略帶彈牙的口感,與豆沙餡的香甜配合得「天衣無縫」,店裡的高級麵點師介紹,柳泉居豆包專賣店的壽桃,要按照特定的比例加入優質的河北高筋雪花粉、山東麥心粉與來自澳洲的雪花粉等,反覆壓制40次方可使用。

今年,除了傳統的豆沙包提袋和禮盒,柳泉居豆包專賣店還特別推出了「蒸貨禮盒」,此款禮盒除了豆沙、松仁、棗泥、芝麻、山楂5種口味的柳泉居豆沙包,還包括烤饅頭、紫面饅頭、年糕等京城百姓喜愛的蒸貨。

坐標:北新華街12號(六部口店)、西四北大街79號(西四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柳泉居豆包 京城頂級豆沙包
    而用「京城頂級豆沙包」柳泉居豆沙包餡料烹製的壽桃一經出世,便成為節日裡看望老人、送去美好祝福的最佳禮物。出自名門,傳承經典這齣自名門的柳泉居(創建於明代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京城頂級豆沙包」,之所以讓人牽腸掛肚,源於那紅豆沙所能帶來的「至尊」級享受。柳泉居的豆沙包,慢慢咬下,齒尖劃破綿軟、略帶彈牙的包面,舌尖觸及到豆沙,細膩如絲般的潤滑輕撫味蕾,不禁讓人陶醉其中。
  • 柳泉居豆沙包熱賣 12萬個出鍋就搶光
    這不,剛剛到了「小年」,柳泉居豆沙包的日最高銷量已經突破12萬個,超過去年農曆同期20%。「現在每天蒸出12萬個豆包,基本上出鍋就被搶光,」柳泉居豆包專賣店王經理告訴記者,「今年,剛進臘月銷售勢頭就超過了往年,從臘月初十我們就提前安排了加班生產。」按照王經理的估算,照這個勢頭下去,估計今年「臘月二十八」柳泉居豆沙包的銷量最少達到18萬個,同比去年農曆同期上升超過30%。
  • 400年老字號—柳泉居
    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柳泉居,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有著451年的歷史,是飲譽京城的老字號。柳泉居初建時,是北京有名的黃酒館。因其釀製的酒味道醇厚,酒香四溢,被食客們稱為「玉泉佳釀」。如今的柳泉居闊別11年,強勢回歸大眾視野,讓人不禁欽佩老字號企業頑強的生命力!
  • 時隔15年「柳泉居」恢復賣早點,「老北京的最愛」這兒都有
    昨天一大早,位於新街口南大街的柳泉居飯莊門口又熱鬧起來。幾天前,老字號柳泉居時隔15年再次開始銷售早點。自打門前立上這塊「早點供應」的招牌,附近居民天天都是從早晨6點就陸續開始前來打包帶走包子餛飩,大伙兒又有了吃早點的新去處。
  • 柳泉居 老店珍饈 王者歸來
    (原標題:柳泉居 老店珍饈 王者歸來) 風    味
  • 柳泉居 寫入老舍《四世同堂》的老字號
    始建於明隆慶年間的柳泉居是享譽京城的中華老字號,距今已經有400餘年的歷史。當年黃酒盛時北京的酒館分為山東、山西、紹興和北京四種,而柳泉居售賣的正是北京黃酒。早年的柳泉居是由一個山東人創辦的。伊始店面的後面有一個寬敞的庭院,據史料記載,當時院中有一顆碩大的柳樹,樹下有一棵泉井,井水甘洌。店主以泉水釀製黃酒,酒香四溢、回味悠醇,在食客間有「玉泉佳釀」的美稱。
  • 時隔15年重開張,柳泉居早點回來啦!
    3月29日一大早,位於新街口南大街的柳泉居飯莊門口又熱鬧起來。幾天前,老字號柳泉居時隔15年再次開始銷售早點。自打門前立上這塊「早點供應」的招牌,附近居民天天都是從早晨6點就陸續開始前來打包帶走包子餛飩,大伙兒又有了吃早點的新去處。
  • 闊別11年:柳泉居又回來了 老街坊尋找當年味道
    2016年9月22日訊,(本報記者 孫杰)京城八大居之一的柳泉居,2005年因修建地鐵4號線停業關張。按計劃,柳泉居只需從新街口南大街路西搬到路東。可誰也不曾想到,一條馬路,卻讓老字號柳泉居跨了11年。
  • 重張柳泉居保留八成老菜品 新添外賣窗口
    2005年7月,柳泉居飯莊因地鐵4號線施工被拆除。11年間,柳泉居飯莊曾多次傳出要重張開業的消息。「每次有消息出來,老顧客都電話過來詢問開張的事情,直到去年,大家多年的願望才成為現實。」屈德森說,「我今年58歲了,以為柳泉居就在我們這代人手裡沒了,沒想到還能重新回到這裡。」58歲的屈德森說起這段話時,感慨頗深。
  • 闊別11載的柳泉居重新開張 老師傅傳幫帶原汁原味不走樣
    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記者 孫杰   京城八大居之一的柳泉居,2005年因修建地鐵4號線停業關張。按計劃,柳泉居只需從新街口南大街路西搬到路東。可誰也不曾想到,一條馬路,卻讓老字號柳泉居跨了11年。   近日,毗鄰平安裡地鐵站的柳泉居飯莊終於重新開張,老字號仍一如既往受歡迎。
  • 老北京人年貨都有啥
    過年最大的年貨就是吃,咱們老北京人的過年歌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只雞,在咱們老北京一下幾種食品那是必須得有的,要是沒有,那就等於沒有過年,月盛齋的燒羊肉,天福號的醬肘子,豬蹄。還有一種就是咱們老北京人不得不吃的一種食物那就是米粉肉,米粉肉在咱們老北京有兩種,葷素兩種,小編當然是吃有肉的一種了,您是哪一種呢,小編愛吃聚寶源的醬牛肉,再來上咱們老北京的燒餅,燒餅中間切開吧醬牛肉加在中間,只要是吃聚福園的醬牛肉還有咱們老北京的燒餅,小編可以吃到天昏地老,醬牛肉可以醬一切。
  • 老北京平民酒肆——蝦米居
    老北京人對自己有一句評論:「吃盡穿絕」。這是一句公道話,一點兒也沒誇大其詞。        平民雖然囊中慚愧,但也不滿足於終年總啃「窩頭熬白菜」(昔日北京典型的平民家庭飯食)之屬,他們也往往有饞了的時候;而專為這些平民解饞的理想酒肆,便是蝦米居。         蝦米居位於阜成門外月牆吊橋內,傍河而設肆,開業於明代,本名永興居,以賣從柳泉居躉來的甜、苦兩種黃酒出名。
  • 藍螞蟻小記者柳泉居飯莊採訪北京市勞模屈德森
    柳泉居經理鄭傑帶領小記者參觀柳泉居中國網8月24日訊  2018年8月21日下午,"致敬勞模"小記者採訪團來到了京味老字號--柳泉居飯莊,採訪了柳泉居總經理、北京市勞模屈德森。聽說您已經有35年沒在家裡過年了,對此您家人怎麼看,他們理解您的工作嗎?" "如今的青少年熱愛洋快餐,外賣也日漸盛行,柳泉居作為傳統風味飯店,如何與這些現象進行競爭?"……在隨後的面對面採訪中,小記者們專業的提問角度及新聞素養讓屈師傅連連稱嘆,他詳細地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解答。屈師傅談到,勤奮刻苦,持之以恆,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到最好是他工作這麼多年來取得成功和解決一切困難的唯一法寶。
  • 100年只做一道菜!這才是真正的北京範!
    始於1780年。白魁的燒羊肉和燒羊肉麵仍是家傳秘方傳統工藝製作,保持了傳統風味兒,可謂百年不衰,百吃不厭,老北京最愛吃這口兒。說起同和居,老北京人習慣說西四的同和居。他創建於道光年間,招牌菜是「三不沾」(不沾盤、不沾筷子和匙、不粘牙)。許多名人都到過這裡用餐。遠有魯迅、齊白石、老舍。近有小澤徵爾、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都到過這裡。
  • 老北京人如何選餐廳?八大堂、八大居……這些「榜單」名噪一時
    既有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的柳泉居,也有開業於清代的都一處、砂鍋居、烤肉季、全聚德、正陽樓、東來順,還有始於民國年間的萃華樓、豐澤園等。這些老字號飯館大多恪守「勤儉誠信」的經營之道,創業者無不是從擺小攤做起,勤懇經營,方得以名揚京城。他們各有「特色招牌」,既是長久興旺經營之本,又是吸引食客主動進店光顧的利器。有的以「招牌菜」吸引食客。
  • 北京的百年老字號美食,吃過10種以上,才敢說自己是個「老北京」
    砂鍋居砂鍋居飯莊是創建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的中華老字號,迄今已有274年的歷史,以其特有的燒、扒、白煮等手法將豬肉類精粹烹於一身,贏得「名震京都三百載,味壓華北白肉香」的讚譽,因當年用一口據傳是明代年間的特大砂鍋,煮賣上好豬肉,肉肥美不膩,味道極佳。
  • 15家老北京餐館上榜!米其林出首版北京指南「必比登推介」
    人均:60元地址:海澱區甘家口北街甘家口小區21號樓底商電話:010-883851088、柳泉居飯莊入選榜單的柳泉居是京城有名的八大居之一,集宮廷、山東、清真三大菜系精華為一體,柳泉居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2005年7月,柳泉居飯莊因地鐵4號線施工被拆除。今年8月份,從原址新街口南大街路西搬到了路東,重新開張。期間,柳泉居停業整整11年。